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意大利口述史学者波特利记录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1949年,意大利一家钢铁厂的一名工人,在参加反对意大利加入北约的游行示威活动时,在冲突中被警察枪杀。可是在20年后,波特利对诸多亲历者的采访中,很多人把此事发生的背景,记成了是在1953年反对资本家解雇和开除工人的抗议活动中。波特利认识到,比起把枪杀事件和北约联系起来,工人与资本家、与作为资本家代理人的国家的对抗,对受访者来说,才是更加广泛、更加普遍、更有意义的经历,也更能把他们战后的经历解说为融贯的一体。这主要说明(     
A.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
B.即便是对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C.运用史料需要秉持大胆怀疑、多源互证的原则
D.亲历者的口述回忆是重要的史料
2022-03-26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八柱国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权力中枢,下表反映的是不同文献对八位柱国大将军排序的记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周书》(唐代)宇文泰、李虎、元欣、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文献通考》(宋代)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资治通鉴》(宋代)宇文泰、元欣、李弼、李虎、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A.《周书》距离当时最近,可信度最高
B.八柱国人员组成基本上可以确定
C.文献记载不同,历史真实无从考证
D.文献记载比较随意,不足为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末清初,王夫之斥责李贽“不恤君亲,不顾人伦”,其书其人宜“亟诛绝之”;五四时期,李贽被认为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的时代先驱;改革开放以后,李贽思想研究呈多元化倾向。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明末清初距李贽所处时代最近,其评价更具可信性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C.综合多人评价即可还原历史人物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观念
2020-06-17更新 | 236次组卷 | 3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其中有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它们研究视角主要是
A.社会变迁角度B.社会群体角度
C.近现代化角度D.社会思潮角度
2019-12-11更新 | 140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部分古代史籍中关于上古时期禅让的记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上古时期分封制初步建立
B.历史解读与思想立场相关
C.原始社会末期贵族地位下降
D.最古老的记载可信度最高
2018-03-2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一份材料出一份货,十份材料出十份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材料你出什么货?没有史料你写什么历史?但深入追寻一下,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不是一份材料出一份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份货。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B.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
C.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D.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