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碑刻价值

材料一 在地面立石作为永久性纪念物或标记者,多称为碑,其上镌刻文字者,称为碑刻。中国古代碑刻的内容涉及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军事、艺术、教育、科学、技术、民族等许多方而,有人认为它可与中国古代“廿四史”相媲美。中国最早的碑刻为战国时代的秦石鼓及中山国守丘刻石等。《史记》曾对秦始皇刻石加以著录;汉“石经”刻就后,《后汉书》《洛阳伽蓝记》等曾予记载;唐代先秦石鼓文出土后,记述与研究风气大盛;宋代形成了专门研究青铜器和碑刻的学问“金石学”。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碑刻的特点。

材料二   中国古代部分碑刻简介

名称(朝代)简介
石鼓文(战国)用大篆记载了周天子使臣与秦献公一起出游的情况。原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琅琊刻石(秦)前半部用小篆记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绩,后半部记述李斯请求秦二世在秦始皇刻石旁刻诏书的情况。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熹平石经(东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典刻石。汉灵帝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把儒家经典抄刻成石书,竖立于太学门前。残石分藏西安碑林博物馆等
北魏曹望憘造像题记(北魏)流失海外最著名刻石之一。记载北魏时期襄城将军曹望憘建造佛像并作发愿题记,书法精美。现藏于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
颜氏家庙碑(唐)颜真卿为其父刻碑,历数颜氏家族满门忠烈上百人,德风操行,一脉相承。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蕃会盟碑(唐)用汉藏两种文字记述唐穆宗与吐蕃赞普结立舅甥之谊,订立友好盟约等事。立于拉萨大昭寺
青阳乡约碑(明)记载明代嘉靖年间,福建泉州府晋江县的青阳乡订立乡约及实施成效等内容。现立于青阳乡石鼓庙
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清)清乾隆皇帝为纪念土尔扈特部归来钦命竖立,叙述土尔扈特蒙古西迁一百多年后重返祖国并被清廷接纳的经过。现藏承德普陀宗乘之庙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任意选择三个视角,说明碑刻的历史研究价值。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古以来,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随处可见如王村、李庄、张店等以姓氏来命名的地名。含有寺、庵、庙、观等字的村名,不胜枚举。在南方许多地方有城隍庙,“城隍”是民间宗教中护国保城的偶像神。汉文帝姓刘名恒,《史记》则将恒山改称常山,刘秀叔父叫刘良,寿良县就改成了寿张县。我国历史上与年号有关的地名大约有40个,如宋真宗景德年间改昌南镇为景德镇。杭州现有的一些地名在南宋时期已经出现,例如盐桥、炭桥、莱市桥、米市巷、卖鱼街等。不少汉语地名来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北京的“胡同”一词来源于蒙古语…

——据《浅析汉语地名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等

材料二:1900年后,天津出现了社总领事路、樊主教路、维多利亚中街等:上海宝昌路更名霞飞路,以法国名将霞飞命名。辛亥革命后,北京一些地名中的“皇”字改为了“黄”字,河南新威立了博爱县、民权县;武汉命名了黄兴路和蔡锷路;甘肃平番县改勾永登县,抚彝县改为临泽县,宁夏镇戎县改为豫旺县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新地名随之大批出现,如和平路、人民路、建设路、解放路、八一路、英雄街、英雄山等。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明朝时赐名为归化城,1954年更名为蒙语的音译名呼和浩特(意即青色的城)。80年代以来,各地纷纷设立经济开发区、新区,如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年)滨海新区(1994年)。

——据《中国地名史话》等

材料三:江苏省沭阳县的项家宅村,相传为项羽客庄,他在此和虞姬结婚,后虞姬随项羽出征。桑墟镇有个三兴庄,庄上原来只有沈、霍、倪三姓人家,农忙季节互相帮助,人畜两旺。后来,就有了“三兴庄”的名称。贤官镇的名称来源于一位清官,出现旱灾时,他上奏皇上减税,动员民众奋斗抗旱,后来获得粮草大丰收。沭阳县七雄乡、沂涛镇、王华村都是为纪念革命先烈而命名的。周集乡有个小胡庄,因刘少奇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化名胡服住在庄上指挥革命战争而得名。

——摘编自《老地名的价值——以沭阳县老地名文化为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地名中所传递出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时期“新地名”寓意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研究和利用地名文化的意义。
3 . 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的利簋(guǐ),是目前所知西周最早的青铜器。簋底部铸有铭文,大意为:武王在甲子日早晨出兵伐商,经占卜和观星象,果然很快攻克商都。七日后战争结束,武王赐金(即铜)给一个名叫“利”的官员,为他的先祖铸造这尊青铜簋,以作纪念。该文物的出土,一定程度上说明
A.西周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B.周代青铜器主要用于赏赐军功
C.武王伐纣有确切史实依据
D.周王赏赐礼器以强化宗法制度
4 .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人们在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主要是纪念他
A.不慕名利的情操B.改革弊政的功绩
C.爱国爱民的精神D.不畏权贵的气节
2011-05-23更新 | 7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