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风雨大泽乡

某校历史学社将组织演出历史剧《风雨大泽乡》。关于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编剧A同学以《史记陈涉世家》为蓝本撰写剧本。

材料一 二世元年七月,发左(贫苦农民)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今…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史记陈涉世家》

社长B同学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史记》的记载不可全信,并给出如下证据: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发现秦墓12座,其中第11号墓墓主人为一名“喜”的基层官员,随葬海量秦律竹简。其中《徭律》有如下记载:(译文)

材料二 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二副铠甲。迟到35天,斥责;610天,罚一个盾牌;超过10天,罚一副铠甲。因大雨或洪水导致的耽误,可免除本次征发。

——《秦律徭律》


(1)B同学要对材料一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应如何利用材料二进行论证?

针对B同学的质疑,A同学进一步查找资料。他查找到睡虎地11号墓出土的其它秦律,并对比4号墓墓主“衷”所随葬的在前线作战的兄弟“黑夫”和“惊”的两份家书(木牍)(以下译文)

材料三 一家父子兄弟不同时征发兵役。

——《秦律戍律》

在咸阳服役的,凭券向大内领衣;在其他县服役的,凭券向所在的县领衣。县或大内都按照其所属机构所发的券,依法律规定发给衣服。

——《秦律金布律》

材料四 黑夫再次写信的目的是请家里寄些钱,再让母亲做件夏衣。信到后,母亲比较一下安陆丝布贵不贵,不贵的话一定要做整套夏衣,和钱一起带过来。要是贵,就只多送点钱就行,黑夫就在前线买布做衣服。信和衣物寄南方军营千万别寄错呀!

——黑夫家书(节选)

钱和衣服,希望母亲寄五六百钱,好布至少二丈五尺。…我借了垣柏的钱都花完了,家里再不送钱来,必死无疑,急!急!急!

——惊家书(节选)


(2)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结合材料说明。
(3)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请谈谈你对大泽乡起义原因的看法。
2022-05-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届高三等级考综合复习测试(六)历史试题
2 . 历史文献纪录着人类社会演变的足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1   竹简木牍


2002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湘西里耶古城遗址发掘出土了(甲)3万多枚秦简牍,主要是官署文书。文书格式由年月日、地名、职官、事件及办理时刻构成,内容包括政令、各级政府之间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物资登记及转运书等。(乙)简牍的时间是公元前222年至前210年。(丙)书写字体和楚国字体风格相距甚远。右图为我国发行的《里耶秦简》邮票。(丁)左边秦简内容为“乘法九九口诀”

有的同学结合材料和所学,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材料结论
秦朝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湘西在秦始皇完成统一后才纳入秦的管辖范围
秦始皇在楚国旧地推行了“书同文”的政策
秦朝已将乘法九九口诀运用于农业生产
(1)请指出材料与结论对应准确的序号。如果要使其他序号的材料和结论准确对应,应该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对结论进行怎样的修改?

主题2   学者著述


18世纪中叶,法国出现了重农学派。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主张限制国家的权力,扶植和保护人民的权利,自由择业,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2)根据材料,概括两国经济思想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所学,比较这两种思想反映的不同社会背景。

主题3   新闻报道

清末创刊的《北京醒世画报》记录了宣统元年(1909-1910)间的北京民众生活。其中,一则报道述评:“汪姓少妇时常与他(她)男人讲平权自由,前两天该妇人晚上出去没回家。他(她)男人一问他,他(她)反炸啦,说现在时代平权自由,我不能受你压制,我爱怎么就怎么,你管不了。咳,这叫野蛮不要脸,那能算自由吗?”此外,诸如反对女子公开抛头露面、斥责主家虐使婢女、同情女子外出摆摊补贴家用等均有报道。


(3)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材料所述社会现象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充分运用材料。)

主题4   文献荟萃

《理想国》《九章算术》《十日谈》《哈姆雷特》《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论法的精神》《共产党宣言》《狂人日记》《地质力学概论》


(4)围绕“历史文献与人类社会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三项文献,提炼出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文献,以这4项文献的主要内容为材料,写一篇小短文。(要求:主题明确;文献选择完整、准确;材料运用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0-04-21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届北京市西城区2013年高三4月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昌汉代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是近几年我国考古领域的重大发现。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不仅有200万枚(约10余吨)五铢钱、478件(重达115公斤)马蹄金,还有编钟、琴、瑟等礼乐用器,以及各式棋盘、砚台和一件画有孔子像的屏风,此外还有大量记载着儒家经典著作的简牍。

据《汉书》,刘贺为汉武帝之孙,袭昌邑王。公元前74年,汉昭帝崩,无子。刘贺为大司马霍光所诏,嗣为昭帝之后。然即位二十七日即被霍光废归昌邑。公元前63年,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后因扬州刺史奏言,刘贺被削去三千户。公元前59年薨于豫章(今南昌)。后又因豫章太守奏言,以为不宜立嗣,国除。


(1)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海昏侯墓发掘后,刘贺的历史形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有人认为应该依据出土的文物,推翻众多史书对刘贺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的记载,为其“正名”;也有人认为应当依据《汉书》等正史的记载,继续维持对刘贺的评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0-04-24更新 | 33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古老的通州焕发出新的生机。

北京通州大运河物质文化遗址名录(部分)

遗址名称遗址说明
通惠河元朝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开凿的运河,总长164华里,是元明清三代著名的运粮河。
张家湾码头遗址元世祖时大都用粮依赖江南,张家湾成为运河码头,直至清嘉庆七年北运河改道而止,作为大运河北端码头达七百余年。
大运中仓、西仓遗址元明清三代,每年要由南方诸省运来三四百万石漕粮,其中的十之二三储存在通州。明代在通州建四仓,到了清代仍沿用中、西二仓。
皇木厂村遗址群包括皇木厂遗址、花斑石厂遗址和上、下盐厂遗址。明永乐年间建设北京,木材砖石多由大运河自南方运至此处存储。明清时期皇家建筑物料和官盐多在此储存。

(1)结合材料,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谈谈通州大运河遗址的价值。

2018-09-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丰台区2017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历史研究开始了“眼光向下”的学术转向。 ……弥补了书面文献多限于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缺陷,为研究以普通民众为对象、以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为中心的研究取向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料基础。不过,更重要的还在于不同人群从不同角度……,打破了过去“一元”“单向”的研究模式,……如果研究者习惯于从官方文献与精英话语中爬梳资料,就很难摆脱精英主义的思维窠臼。……而且,在研究“触角”不断向底层探索的过程中,研究者也越来越感觉到“眼光向下”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而要进一步追求“自下而上”。尤其是在近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民的行为选择与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市民视角”已经成为重新书写城市历史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1)请给材料中提到的历史研究的“眼光向下”下定义。
(2)谈谈你如何看待历史研究中“眼光向下”的学术转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