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这是第一部昆腔剧本,它将传奇文学和昆山腔及表演艺术糅合在一起呈现于舞台,使得昆山腔的文化影响力大增,成为与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并称的四大声腔”。对这部剧本的解读错误的是
①名为《牡丹亭》   ②描写了吴越争霸之事
③创作者是魏良辅   ④产生于明代万历年间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③④
2022-02-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届高三12月份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2 .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与以下四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A.昆曲B.京剧C.元杂剧D.明传奇
2022-01-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魏良辅改良昆山腔的过程中得到了善弦索、擅长洞箫的张梅谷、擅长笛子的谢林泉、擅长歌曲的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和南曲专家过云适、北曲戏剧家张野堂的帮助,吸收了浙江海盐和余姚腔及江南民歌小调的特点而最终形成了“水磨腔”。这说明
A.昆曲吸收了京剧艺术的精华B.艺术交流为昆曲发展注入活力
C.昆曲形成了完整的表演系统D.文人集体将昆腔推上戏剧舞台
4 . 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活化石”的昆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将其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关于昆曲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A.元末年至明中期昆山腔为清唱曲B.明嘉靖、隆庆年间是昆曲蓬勃发展
C.清康熙以后折子戏取代全剧演出D.清初昆腔成为全国第一大声腔
2021-05-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图表内容为《我国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文化
A.处于世界领先水平B.深受科举考试影响
C.兼具民族化、通俗化D.由多民族共同创造
2021-03-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明曲家沈宠绥(?一1645)对昆曲评论道:“嘉隆间,昆山有魏良辅者乃渐改旧习,始备众乐器而剧场大成,至今遵之。"魏良辅“渐改旧习"取得的主要成就是
A.推动了“昆山腔”曲调名称的正式确立
B.使得昆腔具备了作为戏曲声腔的条件
C.通过《浣纱记》将昆腔推上了戏曲舞台
D.直接推动了文人争相用昆腔编写传奇
2021-02-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来,随着昆曲传播纳入“DOU艺计划”.“昆曲+短视频"以更低的艺术创作门槛加上社交分享属性,使传统戏曲元素被无数的抖音短视频用户认知、接受和再现,在潜移默化中加深用户对传统戏曲艺术的感知,并使用户在体验中参与微创作。“昆昆+短视频"的优势在于( )
①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昆曲艺术具有广泛参与性
②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丰富昆曲艺术的文化内涵
③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对传承昆曲艺术的引领作用
④立足时代实践为昆曲艺术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2-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C.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D.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2021-01-19更新 | 213次组卷 | 42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昆曲长期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以昆山方言吟唱,故名为“昆山腔”。万历末昆腔传入北京,又迅速取代了继北曲之后盛行于北京的弋阳腔。它不仅为士大夫所喜爱,而且也深受百姓欢迎。昆曲在当时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了时人的文化需求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叶以后,士与商之间已不易清楚地划界线了。明清社会结构的最大变化便发生在这两大阶层的升降分合上面。徽州和山西两地的人甚至把商业放在科举之上,这话虽可能夸张,但至少使我们不能不承认传统的四民观已开始动摇了。这和科举名额已应付不了士人数量的不断增长有关,大量士人沉滞于商人阶层。……商人恰好置身于上层文化和通俗文化的接榫之处。……明清又是小说、戏剧大为流行的时代,甚至有以小说、戏文比之六经,而说“戏文、小说乃明王转移世界之大枢机。圣人复起不能舍此而为治”。可见商人阶层所嗜好的民间文学愈来愈发达,也愈受士人的重视。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声音之道,随时递嬗,潜移默化,入人最深……至明代魏良辅梁伯龙(辰鱼)辈出,考订元焉,自制新腔,所谓婉丽妩媚,一唱三叹,极声调之致,歌法至此而大备,昆曲之名,亦称于斯时,后人称之魏梁遗韵。

——俞振飞《昆曲盛衰与提倡之必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明朝众多文人献身戏曲事业。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魏良辅、梁辰鱼对昆曲发展的贡献,据此分析明代士人在昆曲艺术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