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核酸的元素组成及基本单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多样性取决于肽键的多样性
B.晒干的种子因自由水含量太低而不能萌发
C.DNA完全水解后可得到磷酸、核糖和碱基
D.可用斐林试剂鉴别麦芽糖是否水解
2024-04-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四中2022-2023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甲流H1N1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引起的病症与感染新冠病毒(遗传物质为RNA)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有关甲流H1N1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流H1N1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序列中
B.甲流H1N1病毒和新冠病毒彻底水解的产物完全不同
C.甲流H1N1病毒复制子代所需要的原料来自宿主细胞
D.甲流H1N1病毒易发生变异,与其所含核酸的结构无关
2024-01-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是___
(2)图乙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可用图中字母___表示,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___(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
(3)图丙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___,是由___种氨基酸经___过程形成的。
2023-12-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4 . 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都是生物大分子,因为结构中都有碳链
B.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因为蛋白质分子由多个核苷酸脱水缩合而成
C.不同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可能相同
D.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细胞中共有5种
2023-12-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A.1 种B.4种C.5 种D.8 种
2023-11-22更新 | 391次组卷 | 110卷引用:2015-2016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6 . 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下图表示生物大分子的模型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
B.构成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单糖相同
C.人体细胞中的核苷酸有4种,氨基酸有21种
D.核酸的多样性与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有关
7 . 近期以奥密克戎为主的新冠疫情暴发,已知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是2019新型冠状病毒毒株的变种。研究表明,德尔塔毒株中棘突蛋白突变位点有15处,奥密克戎毒株中目前已知的棘突蛋白的突变位点有32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奥密克戎的棘突蛋白合成场所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B.奥密克戎与HIV的核酸中都含有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C.奥密克戎毒株是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
D.奥密克戎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与人类不同
8 .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
B.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
C.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DNA中有4种
D.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病毒中有8种
2023-06-10更新 | 599次组卷 | 76卷引用:西藏拉萨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中a、b、d、e、f代表小分子,A、B、E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表示_________,其在原核细胞中共有_______种。
(2)若E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储能物质,则E是_________,其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肌肉细胞和 _________细胞。
(3)物质d是_______。物质f是_______,其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体 积小,被生物体作为长期储备能源的物质。
(4)物质b的名称是________,图中的“?”是指________。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为m)形成的两条链组成,则该 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
(5)如图是两个b组成的某物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补充完整:_______
2023-01-07更新 | 286次组卷 | 17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10 . 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具有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清液中,也具有少量的放射性,而下层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________________。该方法叫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清液中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一些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在实验中,若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如果过长,会使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原因:________________,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4)上述实验中,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在_______中含有N元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