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某种脂溶性抗生素能结合到细菌的细胞膜上,携带细胞内的钾离子,顺浓度梯度运到细胞外,使细胞死亡,如图所示。下列与该过程直接相关的是(       

A.ATP的水解B.载体蛋白的转运
C.细胞膜的流动性D.溶酶体的降解
2 . 化学渗透假说是指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会发生电子传递,形成了跨线粒体内膜的电势差和质子(氢离子)梯度差,驱动ATP的合成。为了证明质子梯度差的产生和NADH的氧化有关,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从细胞中分离得到完整的线粒体,将其悬浮于不含O2的培养液中并加入NADH,密封后溶液外接pH电极(如图1),测定其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变化情况(如图2),已知线粒体外膜可自由渗透质子。据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用的完整线粒体可以从酵母菌、霉菌等真核细胞中获取
B.实验结果可推测,线粒体基质中的质子浓度低于内外膜间隙
C.上述过程建立在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
D.参加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通过膜融合的方式进入线粒体基质
2024-04-28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3 . 科研人员尝试利用人的成熟红细胞运送药物,首先将红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甲溶液中,使其膜上出现孔洞,待药物通过孔洞进入细胞后,再转移至等渗溶液中,之后膜表面孔洞闭合,利用该红细胞可将药物运送至靶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
B.甲溶液使红细胞膜上出现孔洞,有可能是甲溶液的渗透压高于红细胞
C.转移至等渗溶液中,膜表面孔洞的闭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血红蛋白在未成熟的红细胞内合成时不消耗能量
4 . “免疫粘附”是抗原与抗体结合后,粘附于具有受体的细胞表面的现象。通过粘附形成大的复合物,便于吞噬细胞清除。研究发现,人体循环系统中 95%的受体位于红细胞膜上。下列关于人体红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红细胞可能具有免疫功能,循环系统中的“免疫粘附”主要依赖红细胞
B.红细胞能通过小于其正常大小的狭窄血管,与其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有关
C.成熟的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不能氧化分解葡萄糖
D.红细胞与蓝细菌的细胞边界均是细胞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因由于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而获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发现使有效mRNA疫苗的开发成为可能。人工合成的mRNA分子等通过脂质体包裹可制备mRNA疫苗。如图是mRNA疫苗在树突状细胞中合成、呈递抗原的过程图,请回答:

(1)疫苗中的mRNA能在细胞内表达出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分子,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反应。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
(2)mRNA疫苗在细胞内表达合成抗原蛋白后,一部分经蛋白酶体水解产生________,再在________(结构)的参与下以MHC-I类肽呈递到细胞表面,然后激活________免疫;另一部分以MHC-Ⅱ类肽呈递到细胞表面,然后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为B细胞的激活提供信号。
(3)与使用改造过的无害病毒作载体相比,脂质体载体的优点是能将mRNA疫苗更容易地导入细胞,原因是________;且不会引发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 . 某杂志刊登了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揭示了人体内蛋白质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旧的或者受损的蛋白质逮进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并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B.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C.“分子垃圾袋”边界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该结构具有流动性
D.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
2023-09-24更新 | 46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丰城中学高补班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7 . 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双层膜包裹的细胞自身物质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Atg是细胞自噬过程中关键的执行因子,其基因家族首先在酵母菌中被发现,包括约20个成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自噬可以使酵母菌在营养匮乏时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B.在细胞器a内合成的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图中细胞自噬过程受到细胞内多个基因的调控,涉及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图中细胞自噬过程涉及生物膜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8 . 胡杨具有高温45℃热不死、低温-40℃冻不死的特性,该植物是我国西北大漠的守卫者。下列与胡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季节的胡杨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没有变化
B.在外界45℃下,胡杨体内的ATP合成酶会完全变性失活
C.在胡杨的不同发育阶段,细胞内mRNA的种类无差异
D.从25℃至-40℃,胡杨细胞膜的流动性会降低
9 . 细胞自噬在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它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体等进行降解,其局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自噬体的膜来源于内质网膜
B.降解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或在细胞内被利用
C.溶酶体是水解酶合成及加工的场所
D.细胞自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10 . 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种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只与图示细胞结构有关
B.细胞器2和3中该分泌蛋白的空间结构可能不同
C.细胞器1和囊泡均不属于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该过程的进行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