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斑马鱼在面临“饥饿胁迫”时,仍能在一定范围内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为探究斑马鱼对“饥饿胁迫”做出响应的调节机制,研究员对斑马鱼的成纤维细胞(ZF4)开展研究,如图所示。其中,I~VI代表生理过程。

(1)虽然斑马鱼个体间存在差异,但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相似。根据已学知识,分析原因最可能是相关调控基因中______相似。(单选)
A.遗传信息B.脱氧核糖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种类D.磷酸与脱氧核糖的组合方式
(2)据图分析,ZF4可能属于______。(多选)
A.生殖细胞B.体细胞C.成体干细胞D.胚胎干细胞
(3)由受精卵最终发育成斑马鱼的过程中,I代表的生理过程的本质是______
(4)饥饿处理0~48h,测得ZF4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细胞总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如表所示,

所处时期

处理时间

G1期(%)

S期(%)

G2+M期(%)

0h

71

18

11

12h

80

10

10

24h

83

8

9

48h

91

5

4

据此推测,“饥饿胁迫”对细胞增殖过程最主要的影响是______。(单选)
A.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
B.促进纺锤体的形成
C.抑制DNA复制酶的合成
D.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5)“饥饿胁迫”会激活斑马鱼ZF4的相关基因表达,据图及已学知识分析,在IV和VI中可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编号选填)

(6)图中III是斑马鱼的细胞自噬过程,在atg/2基因的调控下,能促进细胞自噬的活动,从而分解自身衰老或损伤的细胞结构,图中与“细胞自噬”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单选)
A.核糖体B.中心体C.线粒体D.溶酶体
(7)细胞自噬过程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流动性       ②信息交流       ③选择透过性       ④物质交换
(8)据图推测,V所需的酶最可能是______。(单选)
A.DNA甲基转移酶B.RNA聚合酶
C.切割RNA的核酸酶D.组蛋白修饰酶
(9)图中经过VI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的生理现象可能是______。(多选)
A.细胞坏死B.细胞凋亡C.细胞衰老D.程序性死亡
(10)研究员为探究斑马鱼响应“饥饿胁迫”的机制,对ZF4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开展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斑马鱼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可能是______。(多选)

A.长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I为机体提供新的细胞
B.长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VI帮助机体“及时止损”
C.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III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原料
D.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V来降低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2 . 分散到水溶液中的磷脂分子会自发组装成充满液体的球状小泡,称为脂质体。图是一种能定向运送药物的“隐形脂质体”。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脂质体的“膜”与细胞膜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B.图中脂质体所运载的药物B为水溶性药物
C.脂质体膜上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癌细胞,从而将药物定向运送到癌细胞
D.由于脂质体表面不具备可供白细胞识别的糖蛋白,故能避免被白细胞识别和清除
4 . 痢疾内变形虫能分泌蛋白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再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引发阿米巴痢疾。以下关于痢疾内变形虫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真核生物
B.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分泌蛋白分解酶
C.“吃掉”肠壁组织细胞与溶酶体作用有关
D.“吃掉”肠壁组织细胞的过程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变形虫表面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和异物。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B.一定的流动性
C.自由扩散D.主动运输
2021-03-08更新 | 119次组卷 | 41卷引用:上海市2019-2020学年高中合格考经典复习生物试题
6 . 细胞内的运输系统是一个非常精密而又复杂的系统。如果细胞内的物质转运失控,细胞就无法实现正常功能,甚至会因此而死亡。图1表示细胞内物质合成、运输及分泌过程,图2表示这一过程中囊泡运输机制。

1.图1中物质甲的合成、运输与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所表示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性激素       B.抗体       C.胰岛素 D.ATP合成酶
2.图2中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进行识别和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内的膜结构具有______
A.一定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C.信息交流功能D.相似的物质组成
3.图2中信号蛋白的功能是识别高尔基体膜上受体蛋白,据此推测此过程依赖于膜上的______
A.磷脂分子的排布方式B.胆固醇的数量
C.这两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多糖的种类
4.细胞内囊泡运输机制一旦失控,会引起很多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自闭症等。根据题意及图示信息推测以上疾病可能的发病原因是______
A.包被蛋白缺失导致囊泡无法脱离内质网
B.包被蛋白无法脱落,阻碍囊泡在细胞内迁移
C.控制囊泡运输的基因发生突变
D.高尔基体膜上受体蛋白缺失,导致囊泡无法精准“投递”
5.细胞中物质的合成与运输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生命活动,综合上述分析,简述细胞完成这一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人体成熟红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富含血红蛋白,用来运输氧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B.人体成熟红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
C.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D.温度升高会影响钾离子进入红细胞的速率
9 . 下列生理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的是(     
A.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C.动物细胞融合D.肾上腺素与膜上受体结合
10 .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与另两位发现了阿维菌素(从一类气生性腐生放线菌中提取)的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能干扰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使疟原虫较快出现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能排出体外,从而损失大量细胞质而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放线菌与宿主成熟红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明显下降
C.疟原虫自噬泡的形成与排出均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D.青蒿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疟原虫的线粒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