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蛋白质分泌包括经典途径和非经典途径。在经典途径中,分泌蛋白的前导信号肽可使其进入内质网,随后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膜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而无前导信号肽的蛋白质叫通过非经典途径被释放到细胞外,非经典途径可分为膜泡运输和非膜泡运输两大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膜上可能存在能识别前导信号肽的蛋白质
B.某些分泌蛋白可与靶细胞结合,从而进行信息传递
C.在非经典途径中,蛋白质的分泌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D.蛋白质分泌的经典途径需要膜上蛋白质和磷脂的参与
2 . 在无任何相反压力时,渗透吸水会使细胞膨胀甚至破裂。下图是三种生物细胞避免渗透膨胀的不同机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吸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B.原生生物通过收缩泡释放水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C.动物细胞避免渗透膨胀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三种生物细胞的细胞膜均具有选择透过性
3 . 有关mRNA疫苗的研究获得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学家发现将mRNA中的尿嘧啶替换成假尿嘧啶进行碱基修饰后,作为新型疫苗可减少免疫炎症反应,从而使高效的mRNA疫苗研发成为可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假尿嘧啶替换可导致mRNA不容易被机体识别为抗原
B.mRNA疫苗需要通过机体细胞内的翻译过程才能发挥作用
C.大量使用mRNA疫苗会改变病原体种群相应基因的基因频率
D.用脂质体微滴将mRNA疫苗送入细胞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4 . 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脂质结构使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
B.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的,因此水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C.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有物质运输功能
D.细胞的生长现象不支持细胞膜的静态结构模型
2023-07-30更新 | 479次组卷 | 55卷引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神经细胞通过其表面受体感受细菌毒素刺激,引起痛觉产生。为了生产药物抑制细菌毒素诱导的痛觉,研究者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药物,将特定药物装载到纳米笼中,与膜一同构成药物颗粒。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细菌毒素引起痛觉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B.提取的细胞膜可包裹纳米笼,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有关
C.药物颗粒可通过膜表面受体竞争结合细菌毒素缓解痛觉产生
D.上述药物颗粒用可破坏膜的表面活性剂处理后药效不变
6 . 下列关于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膜两侧都是由亲水性的物质组成的
B.细胞内各种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生物膜上的糖被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
D.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主要由其上的磷脂决定的
2023-03-26更新 | 558次组卷 | 4卷引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甜菜块根细胞中有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则能使水变红,这是因为(       
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D.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2023-01-13更新 | 53次组卷 | 59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1月考生物试题
8 . 我国已经开始部署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是指采用与基础免疫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下图是两位同学的疫苗接种记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新冠疫苗

甲同学

新冠疫苗

乙同学

2021年04月30日

完成首针(北京科兴中维)

2021年05月19日

完成首针(北京科兴中维)

2021年05月26日

完成第二针(北京科兴中维)

2021年06月16日

完成第二针(北京科兴中维)

2022年03月15日

完成第三针(兰州生物)

2022年03月16日

完成第三针(安徽智飞)

注:北京科兴与兰州生物新冠疫苗是灭活疫苗,安徽智飞新冠疫苗是重组蛋白疫苗

A.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
B.新冠病毒mRNA疫苗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可以实现不同疫苗之间的优势互补
D.甲同学与乙同学第三针均属于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2022-10-29更新 | 2331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12-13高三上·湖北襄阳·期中
9 . 氨基丁酸(GABA)(C4H9NO2)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抑制疼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判断错误的是( )
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B.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分泌出细胞
C.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
D.GABA与受体结合后,导致Cl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2018-11-01更新 | 293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3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