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5 道试题
1 . 细胞巨自噬是细胞自噬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图表示某种巨自噬的过程,其中自噬小体来自内质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巨自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细胞进行巨自噬活动的部分产物可被重新利用
C.细菌细胞也存在图中的巨自噬过程和机制
D.受控条件下,一定程度的自噬利于细胞的稳定
2023-06-23更新 | 255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脂滴是储存脂肪的细胞结构,存在于大多数物种和细胞类型中。脂滴的大小和生长与肥胖密切相关,由磷脂分子包裹脂质组成。脂滴的生成过程是:首先在内质网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合成中性脂,形成类似眼睛的结构,然后中性脂不断累积并最终从内质网上分离成为成熟的脂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脂滴从内质网上分离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B.脂滴的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基本骨架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脂滴中的脂肪被染成橘黄色
D.与糖类相比,质量相同的脂肪氧的含量低、氢的含量高
2023-06-21更新 | 354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实验结果是对实验现象的直接描述,而实验结论则是对实验现象的更深层次的解释和认识。下列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对应,不合理的是(       
实验名称实验结果结论
A伞藻的嫁接、核移植伞藻帽的形状与细胞核有关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B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融合细胞膜上两种颜色荧光染料标记的蛋白质分子均匀分布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D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酵母菌数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逐渐趋于稳定营养物质、生存空间及代谢产物都会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
A.AB.BC.CD.D
2023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4 . 囊泡运输是细胞内重要的运输方式。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运行,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囊泡的运输依赖于细胞骨架
B.囊泡可来自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
C.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D.囊泡将细胞内所有结构形成统一的整体
2023-06-12更新 | 5727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下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毒的过程是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因为有巨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6 . 生物膜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正常温度时,膜既可保持正常的结构,又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称为液晶态;温度很低时,膜的流动性急剧降低,转变为凝胶态;如果环境温度很高,则变成无序的液体状态。胆固醇分子与磷脂分子相结合既能限制磷脂分子的热运动又能将磷脂分子相隔开使其更易流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高温会使生物膜变成无序状态,可能与膜中蛋白质空间构象被破坏有关
C.胆固醇可以调节动物生物膜的流动性,使生物膜适应温度的范围变小
D.生物膜的流动性表现在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能运动
7 . 科学的发展依赖于技术和研究方法的进步,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成功的前提。下列相关结论和所用科学方法或原理有误的是(       
A.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减法原理
B.人鼠细胞融合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荧光标记法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同位素标记法
D.摩尔根利用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
8 . 下图表示细胞中溶酶体(b)的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膜结构共同构成了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溶酶体中含有的多种水解酶由细胞器a合成和加工
C.f中线粒体被消化不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D.b的发生过程和f的形成过程均离不开膜的流动性
9 .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膜中①和②都是不断运动的
B.②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性
D.细胞之间的识别主要取决于③
10 . 对某动物细胞进行如图所示实验: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S,该区域荧光消失。停止激光照射一段时间后,细胞表面荧光变化情况最可能是(  )
A.细胞表面荧光逐渐消失
B.区域S又将出现荧光斑点
C.荧光消失区域逐渐扩大
D.细胞表面无明显荧光变化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