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酶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有关人体内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酶可以附着在生物膜上也能游离存在
B.酶的保存温度通常应低于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C.各种细胞中含有的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一定相同
D.在任何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均高于无机催化剂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间复合物学说认为,在酶促反应过程中,酶(E)与反应底物(S)首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ES),这个过程是可逆的,然后ES再生成产物P,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上特异性的活性部位决定了E与S的结合具有专一性
B.当全部的E结合为ES时,酶促反应会出现底物饱和现象
C.ES→P+E所需要的能量比S直接分解为P时所需要的能量高
D.反应体系中加入能与E结合的其它物质可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
3 . 1897年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发现,利用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还有研究发现,乙醇发酵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某研究小组为验证上述结论,利用下列材料和试剂进行了实验。
材料和试剂:酵母菌、酵母汁、A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生物大分子)、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小分子和离子)、葡萄糖溶液、无菌水。
(1)利用无细胞的酵母汁也可以进行乙醇发酵,说明___________。制备无细胞的酵母汁时,酵母菌细胞破碎处理时需加入缓冲液,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以确保酶的活性。可通过台盼蓝染色后镜检的方法检查酵母汁中是否含有活细胞,其细胞学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
(2)为验证“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乙醇发酵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这两个结论,研究小组开展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已知乙醇的沸点为78℃)。
请完成表格。

实验步骤(目的)

实验操作要点

分组、编号

实验分成6组,编号a~f

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a组:葡萄糖溶液+无菌水;b组:葡萄糖溶液+酵母菌
c组:葡萄糖溶液+A溶液;d组:葡萄糖溶液+B溶液
e组:①___________
f组:②___________

完成酶促反应

将6组反应体系放置在③___________条件下反应相同的时间,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目的1:排除④___________(物质)对乙醇鉴定的影响;
目的2:⑤___________
将反应体系进行90℃水浴,收集挥发气体冷凝处理

乙醇的鉴定

利用⑥___________进行鉴定,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预测

若⑦___________组的实验鉴定结果为阳性,其余组为阴性,则可验证毕希纳的上述结论是正确的。

2022-07-04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
4 . 麦芽糖的生产在我国古代殷商时期已有记载,其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麦芽糖与葡萄糖一样是属于常见单糖。
B.发芽是为了减少小麦中淀粉的含量
C.切碎发芽小麦目的是为了释放麦芽糖
D.保温的过程有利于淀粉酶水解淀粉
2022-07-04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多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蛋白激酶A(PKA)由两个调节亚基和两个催化亚基组成,其活性受cAMP(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形成)调节(如下图)。活化的PKA催化亚基能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改变这些蛋白的活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调节亚基具有结合到cAMP的结构域,催化亚基包含活性位点
B.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的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
C.ATP不仅是生物的直接供能物质,还是合成cAMP、DNA等物质的原料
D.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分离,释放出高活性的催化亚基
6 . 酶和ATP在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以下关于哺乳动物细胞内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分子中一定含有腺苷,酶分子中不一定含有腺苷
B.酶均在核糖体中合成,ATP主要在线粒体中合成
C.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
D.酶能降低ATP合成所需的活化能,ATP为酶的合成直接供能
2022-06-24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一中等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联考试题
7 .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包括下列内容中的(       
A.眨眼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的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C.酵母菌的细胞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H2O2水解生成氧气
2022-06-2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联考试题
8 . 下列关于人体中的酶与ATP的表述,错误的是(       
A.细胞器内、细胞质基质中、细胞核中及细胞膜上均可能有酶
B.酶可分布于细胞内、内环境与外分泌液中
C.ATP的分布场所与酶完全相同,很多代谢反应需要酶与ATP共同发挥作用
D.ATP水解两个磷酸基团后,即可成为某种酶的基本单位之一
2022-06-13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玉米子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逐渐减少,由此提出假说:玉米子粒在发芽过程中产生了淀粉酶。为了验证上述假说,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40℃温育30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是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产生还原性糖,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检验
B.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排除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C.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高温处理过并冷却的发芽玉米提取液
D.预测试管1~4中的颜色依次为蓝色、蓝色、砖红色、砖红色
10 .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且无催化作用,但当某些氨基酸与磷酸作用合成磷酰化氨基酸时就具有了催化剂的功能,称为“微型酶”。“微型酶”与氨基酸结合时,催化形成二肽并释放磷酸;与核苷作用时,催化核苷酸的生成并释放出氨基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型酶”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微型酶”不易受到pH、温度的影响而变性失活
C.“微型酶”与腺苷作用时生成的AMP可参与RNA的构建
D.“微型酶”既可以催化化学反应又可以作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