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某植物中有抗倒伏和易倒伏这对相对性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倒伏植株×易倒伏植株
B.抗倒伏纯合子植株×易倒伏纯合子植株
C.抗倒伏植株×抗倒伏植株,或易倒伏植栋×易倒伏植株
D.抗倒伏纯合子植株×抗倒伏纯合子植株,或易倒伏纯合子植株×易倒伏纯合子植株
2 . 番茄果实的红果和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杂交实验,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亲本表型

F1的表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红果×红果

804

0

红果×红果

611

207

红果×黄果

274

265

(1)番茄的红果和黄果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判断理由是____
(2)分析杂交组合一,该组实验的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是____
(3)分析杂交组合二的结果,若让该组F1的红果番茄自交,其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红果番茄所占比例为____
(4)若让杂交组合三F1的红果和黄果杂交,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及结果____
3 . 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受B、b这对遗传因子控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粉为直链淀粉,遇碘液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液变橙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非糯性水稻与隐性个体测交,子代中非糯性∶糯性=1∶1,且该株水稻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
(2)为进一步验证B、b这对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可用该株非糯性水稻作为材料进行_______实验,实验结果为_______;还可以取该植株的花粉,滴加碘液,染色结果为_______,也可证明该对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某种扇贝具有不同的壳色(相关遗传因子用D/d表示),科研人员采用杂交的方法对壳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1:桔黄色与枣褐色个体杂交,F1全部为桔黄色;
实验2:实验1的F1与枣褐色个体杂交,后代桔黄色∶枣褐色=1∶1;
实验3:桔黄色与桔黄色个体杂交,后代桔黄色∶枣褐色=3∶1。
(3)上述实验中能够判断壳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有_______
(4)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实验2的后代桔黄色∶枣褐色=1∶1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5)桔黄壳色深受人们青睐,若某种药物能够导致含有遗传因子D的精细胞失活,请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表示该药物对实验3结果的影响_______
2024-04-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喷瓜的性别是由3个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每一株植物中只存在其中的两个基因。它们的性别表现与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性别类型

基因型

雄性植株

aDa+、aDad

两性植株(雌雄同株)

a+a+、a+ad

雌性植株

adad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喷瓜自然界没有雄性纯合植株的的原因是____
(2)现有一株两性植株,单性花,设计最简单的方案鉴定其基因型。
设计方案:
____,观察子一代的表型。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子一代____,则该植株基因型为a+a+
若子一代____,则该植株基因型为a+ad
(3)鉴定结果,两性植株基因型为a+a+,利用该两性植株的子一代与基因型aDa+∶aDad=2∶1的一个雄株群体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
5 . 喷瓜有雄株、雌株和雌雄同株(两性植株)三种类型,其相应的基因型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性别类型基因型
雄性植株aDa+、aDad
雌雄同株(两性植株)a+a+、a+ad
雌性植株adad
A.基因aD、a+、ad属于等位基因,其中aD对a+、ad为显性
B.雄株中不存在纯合子的原因是该物种缺乏含aD的雌配子
C.若子代中1/4是雌株,则两性植株一定是母本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6 .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下图。

   

(1)若亲本都是纯合子,则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
(2)图中F2结三角形果实的荠菜中,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中所占的比例_______
(3)现有2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用2包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1种子。
②F1种子长成的植株分别与卵圆形果实种子长成的植株杂交,得F2种子。
③F2种子长成植株后,按果实形状的表型统计植株的比例。
结果预测:
Ⅰ.如果F2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F2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7 . 蝴蝶兰大多为双瓣花,偶尔也有开单瓣花的品种,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科研人员利用双瓣花蝴蝶兰(其中,丙为突变株)进行如下自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注:F2为F1自交后代)。回答下列问题:
类型PF1F2
实验一甲(双瓣)全为双瓣全为双瓣
实验二乙(双瓣)3/4双瓣、1/4单瓣5/6双瓣、1/6单瓣
实验三丙(双瓣)1/2双瓣、1/2单瓣1/2双瓣、1/2单瓣
(1)依据表中实验结果判断双瓣花和单瓣花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为显性性状,理由是_____
(2)分析表中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推测出现实验三中异常遗传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答出一种即可)。
(3)为验证上述(2)问推测,请选用甲、乙、丙作为实验材料,设计出最简便的实验方案。
实验思路: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
8 . 小麦的抗条锈病和不抗条锈病受基因A/a的控制。现有甲、乙两株小麦,实验人员让两者单独自交,收获籽粒后分别播种并进行不同的处理,统计各种处理方式下F1植株中无病植株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的抗条锈病是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判断理由是____
(2)分析图中结果可知,甲、乙小麦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
(3)实验人员为鉴定甲小麦自交所得的F1中某株不抗条锈病小麦(丙)的基因型,以题中所述方法设计实验来鉴定。实验思路是____,统计后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若后代出现无病植株,则____
2024-03-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豌豆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豌豆所结种子的子叶有黄色也有绿色。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的豌豆植株,进行如表实验(相关基因用A、a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别

亲本处理办法

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黄色子叶

绿色子叶

实验一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409粒

0

实验二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0

405粒

实验三

将甲植株的花去除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

396粒

0

实验四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297粒

101粒

(1)豌豆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答两点)。
(2)仅通过实验四可知,____子叶是显性性状,判断理由是____。甲和乙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实验三中,甲植株接受乙植株花粉后应该再次进行套袋,原因是____
(3)若含a基因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则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后,理论上所结种子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
(4)若取等量实验三与表中实验四中的黄色子叶种子进行混合种植,理论上子代中绿色子叶种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若实验三中的子代与丙植株进行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与实验____最接近。
10 . 家鼠的毛色有黄色,灰色、黑色三种,分别受等位基因A1、A2、A3控制,但不知其显隐性关系。选取部分家鼠进行杂交,分别统计每窝家鼠上的毛色及比例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杂交组合

亲本毛色

F1的毛色及比例

黄色x黄色

黄色:灰色=2:1

黄色x黄色

黄色:黑色=2:1

黄色x灰色

黄色:灰色:黑色=2:1:1

A.根据杂交组合③可判断A1、A2、A3之间的显隐性
B.杂交组合①中亲本黄色鼠的基因型相同
C.杂交组合②中亲本黄色鼠的基因型相同
D.选择黄色鼠和黑色鼠进行杂交,后代可能出现三种表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