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用测交的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组别

亲本的处理方法

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紫色子叶

白色子叶

实验一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409粒

0

实验二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0

405粒

实验三

将甲植株和乙植株杂交

396粒

0

实验四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297粒

101粒

据表分析回答:
(1)在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2)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___________
(3)若欲检测丙植株的基因型,人工传粉时要选择接受___________植株的花粉,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1:1,上述的实验方法被称为___________
2 . 某兴趣小组在科研部门的协助下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取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水稻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完全显性,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P

F1

F1个体自交单株收获,种植并统计F2表型

甲与乙杂交

全部可育

一半全部可育

另一半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

(1)控制水稻雄性不育的基因是____________,该兴趣小组同学在分析结果后认为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2)F2中可育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种;仅考虑F2中出现雄性不育株的那一半,该部分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利用F2中的两种可育株杂交,使后代雄性不育株的比例最高,则双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4)现有各种基因型的可育水稻,请利用这些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确定某雄性不育水稻丙的基因型。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3 . 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表为严格人工授粉条件下三组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亲本表现型F1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花白花
红花×白花503497
红花×白花8070
红花×红花1240420
(1)自然状态下的豌豆一般都是纯种,原因是_____,对豌豆进行人工异花传粉时需先对_____(填“父本”或“母本”)进行去雄处理,授粉后还需_____以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2)通过表中数据可判断_____为显性性状,得出此结论的实验组别是_____(填组别序号)。
(3)写出各组别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①_____;②_____ ;③_____
(4)组别①和组别②实验都是让红花个体与白花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这可用于测定_____,此类杂交实验在经典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
(5)组别③中,F1代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约为_____
4 .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中国科学家团队对水稻科研做出了突出贡献: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朱英国院士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先驱,农民胡代书培育出了越年再生稻等。某兴趣小组在科研部门的协助下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取甲(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性不育)、乙(可育)两个品种的水稻进行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水稻雄性育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A对a完全显性,B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
PF1F1个体自交单株收获,种植并统计F2表现型
甲与乙杂交全部可育一半全部可育
另一半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
(1)水稻是雌雄同株两性花的植物,杂交实验中,为了防止母本_________________须进行人工去雄。水稻的花非常小,人工操作难以实现。后来,科学家在自然界发现了雄性不育(雄蕊不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水稻植株,其在杂交时只能做_________,这就免除了人工去雄的工作,因此作为重要工具用于水稻杂交育种。
(2)不育系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上述实验中控制水稻雄性不育的基因是___________,该兴趣小组同学在分析结果后认为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F2中可育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仅考虑F2中出现雄性不育株的那一半,该部分可育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若要利用F2中的两种可育株杂交,使后代雄性不育株的比例最高,则双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5)现有各种基因型的可育水稻,请利用这些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确定某雄性不育水稻丙的基因型。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昆虫的红眼与白眼、正常翅与裂翅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都不位于Y染色体,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红眼裂翅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

红眼裂翅

红眼正常翅

白眼裂翅

白眼正常翅

雌性个体(只)

179

0

60

0

雄性个体(只)

90

91

30

3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昆虫的红眼与白眼的遗传符合______定律,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F1红眼裂翅雌性个体中有_______种基因型。
(3)若要验证F1红眼裂翅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可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的雄性个体与之杂交。若后代表现为_______,则该雌性个体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上述过程。_________________
2021-12-08更新 | 3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生物高考真题及变式题(3)
6 . 茄子(2n=24)是我国 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其果皮和果肉的颜色是重要的农艺性状。茄子果皮颜色主要有紫皮、绿皮和白皮,果肉颜色有绿白肉和白肉。为研究茄子果皮和果肉颜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用纯合紫皮绿白肉茄子与纯合白皮白肉茄子杂交,F1表现为紫皮绿白肉,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皮绿白肉:紫皮白肉:绿皮绿白肉:白皮白肉=9:3:3:1.回答下列问题:

(1)茄子果肉颜色中_____为显性性状,判断依据是_____
(2)茄子果皮颜色至少受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_____定律;只考虑果皮颜色,F2中紫皮茄子的基因型有_____种。
(3)F2中未出现白皮绿白肉和绿皮白肉的性状,推测其原因可能是:控制果皮颜色的其中一对基因和控制果肉颜色的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请依据上述推测,将F1果皮和果肉颜色的相关基因标注在如图的染色体上,并做简要说明。(相关基因用A/a、B/b、C/c·····表示)
(4)请从F1和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一代杂交实验验证(3)中的推测。(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
杂交方案: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
2022-06-30更新 | 352次组卷 | 5卷引用:易错点15 关于基因定位实验设计的遗传题-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7 . 研究表明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距离影响到两者之间交换重组的概率,相距越远的两对等位基因发生交换的概率越大。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距离非常远的两对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的比例很接近而难以区分;而同一条染色体上距离很近的两个基因几乎总是同时进入同一配子中。
(1)黄身截翅棒状眼雌果蝇与黑身正常翅圆眼雄果蝇杂交,F1雌性均为黑身正常翅圆眼,雄性均为黄身截翅棒状眼,F1雌性与父本杂交,子代各种表型的数量如下表所示:
黑身正常翅圆眼黑身正常翅棒状眼黑身截翅圆眼黑身截翅棒状眼黄身截翅圆眼黄身截翅棒状眼黄身正常翅圆眼黄身正常翅棒状眼个体总数
雄性2022199821262019197925208110
雌性811008110

果蝇的体色、翅形、眼型这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有_____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有_____对,出现表中所示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_____
(2)果蝇的另外两对性状正常翅与残翅、红眼与紫红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一对正常翅紫红眼的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F1如下表所示。
正常翅红眼正常翅紫红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红眼
F1雌性个体01/201/6
雄性个体1/121/121/121/12

亲本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F1中雄性个体数量为雌性个体数量的一半,分析其原因是基因型为_____的雄配子不育,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请在答题卡对应的方框中写出F1中正常翅紫红眼雄性个体进行测交的遗传图解。_____
2022-05-28更新 | 356次组卷 | 2卷引用:命题视角04 表格信息类-【大题拆小做·题型轻松过】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情境信息类大题必杀集训
8 . 许多植物品种表现为杂种优势。某农作物是高度自交植物,培育杂种比较困难。研究人员利用在该植物中发现的雄性不育基因,为杂种的培育开辟便捷之路。现已知相关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如下∶种皮的褐色基因(B)对黄色基因(b)为完全显性;窄叶基因(N)对宽叶基因(n)为完全显性;雄性可育基因(F)对雄性不育基因(f)完全显性,f基因使植株不能产生花粉。为研究上述基因的遗传规律,进行了以下实验,F2个体由F1个体自交获得。
杂交组合P亲本F1表现型及比例F2表现型及比例
甲(褐色可育)×乙(黄色不育)褐色可育
丙(窄叶可育)×丁(宽叶不育)窄叶可育∶窄叶不育=1∶1窄叶可育∶窄叶不育∶宽叶可育∶宽叶不育=9∶3∶3∶1
戊(窄时褐色可育)×己(宽叶褐色可育)窄叶褐色可育∶窄叶黄色不育=3∶1

(1)根据杂交组合Ⅰ,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若F2出现____的结果,可说明相关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此种情况下,可根据种皮的颜色选出雄性不育个体,用于杂种培育实验,该过程的"便捷"之处在于____
(2)根据杂交组合Ⅱ,要鉴定 F2中某窄叶不育个体是否为纯合子,最好选择表现型为____的个体与之杂交,若后代___,则说明被鉴定个体是纯合子。若杂交组合Ⅱ中F1两种表现型的个体杂交,后代出现雄性不育的纯合个体的概率是____
(3)已证明种皮颜色基因与育性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已知组合Ⅲ亲本中控制种皮颜色和叶型两种性状的基因中只有一种杂合,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请设计杂交实验,从组合Ⅲ的现有个体中筛选出种皮颜色和叶型双杂合的可育个体(要求杂交的母本为雄性不育的个体)。
2022-02-02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预测卷01-【大题小卷】冲刺2022年高考生物大题限时集训(山东专用)
9 . 已知兔子的毛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C、cch、ch、c控制,上述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不同基因型兔子的表型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基因型.

CC、 Ccch、Cch、Cc

cchcch

cchch、cchc

chch、chc

cc

表型

野生型棕毛兔

灰毛兔(毛白色,毛尖黑色)

浅灰毛兔

爪等体端黑色的白毛兔

白毛兔

A.由表可知,C、cch、ch、c之间具有一定次序的完全显隐性关系
B.不同基因型的浅灰毛兔相互交配,后代的表型为灰毛∶浅灰毛=3∶1
C.若想确定某只雄兔的基因型,可让其与多只雌性白毛兔交配,看后代表型即可判断
D.若后代出现3种表型,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一定为Ccch×cchch
2022-05-24更新 | 1225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5 基因的分离定律(练)-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10 . 某植物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茎色有紫茎和绿茎两种。花色由基因R、r控制,茎色由基因Y、y控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实验亲本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所占比例
红花紫茎红花绿茎白花紫茎白花绿茎
白花紫茎×红花紫茎3/81/83/81/8
白花紫茎×白花绿茎1/81/83/83/8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花色中隐性性状为___
(2)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___自由组合。
(3)实验一中,亲本为紫茎,后代出现了紫茎和绿茎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子代中白花紫茎的基因型为___
(4)实验二中,欲探究子代中白花紫茎植株的基因型,将其与隐性纯合植株测交,若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则其基因型为RRYy。
2024-04-08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遗传因子的发现(6大考点)-【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