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新型冠状病毒(COVID-2019)在世界多地盛行,我国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医务工作人员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率先控制该传染病蔓延发展的势头。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被新冠病毒侵染后,由免疫系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清除病毒。发热是机体被感染的重要表现,人体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_____,过高的体温通过影响_____进而影响细胞代谢。人体热觉中枢位于_____,由体温调节中枢_____进行调节,从而恢复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2)机体内的“脑—脾神经轴”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该免疫应答所属免疫类型为_____。研究发现,去除脾神经的小鼠在接种新冠疫苗后,浆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
(3)新冠病毒在进行灭活处理时,处理的关键是_____。
A.保持病毒的数量B.保持病毒的毒力
C.保持病毒的侵染力D.保持病毒的抗原结构不被破坏
(4)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在遭受新冠病毒侵染后,体内的记忆细胞会_____,从而保护人体。
2 . 下图为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利用____________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证实“a”过程为____________
(2)进行“e”过程时需要 mRNA、tRNA、核糖体等。mRNA 上决定 1 个氨基酸分子 3 个相邻的碱基叫密码子,密码子的简并对生物体的生存发展的意义是____________(答出 1 点即可)。tRNA 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核糖体与 mRNA 结合部位会形成 2 个 tRNA 结合位点,在翻译中,1 个新的携带氨基酸的 tRNA 通常进入位点____________(填“1”或“2”)。
(3)图中的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称为____________。请用图中字母回答:新冠病毒在人体肺泡细胞内可进行的是____________,HIV 在人体免疫细胞内可进行的是____________,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是____________
(4)在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DNA、RNA 是信息的载体,蛋白质是信息的表达产物,而流动过程中还需要消耗 ATP,可见,生命是____________的统一体。
3 .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其主要的抗原是S蛋白,可利用荧光PCR技术快速检测核酸。被检测者咽拭子取样后,用提取的总RNA合成相应的cDNA,再用PCR技术进行扩增。若样本扩增出了新冠病毒特定的核酸序列,则检测结果为阳性,检测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扩增出S蛋白基因(核酸序列),过程①应以________________作为模板来合成相应的cDNA。过程②是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该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步骤。
(2)过程②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了种引物,Taq酶四种脱氧核苷酸等物质,同时控制温度才能进行,最后通过荧光标记的基因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Taq酶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加入四种脱氧核苷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荧光标记的基因探针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4)3月12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五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上市。抗原检测有利于对疑似人群的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与核酸检测相比,抗原检测虽然不够灵敏,但是有__________的优点;实际使用中发现,若人体感染了其他病毒,不会造成抗原检测假阳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22-06-1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科研人员分析该病毒的化学组成,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组成关系。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物质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a与a之间通过肽键连接B.b的种类有4种
C.B主要以双链形式存在D.遗传信息储存在B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冠肺炎(COVID—2019)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严重时可致人死亡。该病的始作俑者是新型冠状病毒,它具有很强的传染力,其遗传物质为“+RNA”,繁殖过程如下图。新冠病毒与T2噬菌体比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病毒在入侵宿主时,只有病毒的核酸进入宿主细胞
B.遗传物质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原料相同,均为四种核糖核苷酸
C.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均需要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和内质网等结构
D.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遗传物质的复制,复制过程中需不同的聚合酶
6 .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可通过表面的棘突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如图为病毒侵入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呼吸道黏膜在一定程度上能抵御病毒对人体的攻击,这是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属于______免疫。
(2)图中①为______,该细胞能够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传递给②,B细胞识别入侵的病毒后,在相应物质作用下,经过细胞增殖、分化,形成______
(3)新型冠状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引起免疫应答,机体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是②产生的______和④产生的______
(4)为判断疑似患者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采集鼻咽拭子主要用于病原学检查,检测病毒的______;采集血液样本主要用于血清学检查,检测______
7 . 根据RNA能否直接起mRNA的作用,RNA病毒可分为正链(+)RNA病毒与负链(-)RNA病毒两种。新冠病毒含+RNA,增殖过程示意图如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宿主细胞的RNA不参与图示新冠病毒的增殖过程
B.新冠病毒的+RNA和-RNA上含有的密码子相同
C.新冠病毒增殖过程中需要其宿主细胞提供DNA模板
D.可通过抑制病毒的RNA复制来抑制新冠病毒的增殖
2021-07-21更新 | 343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学程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8 . 固态脂质体纳米粒(SLN)是指粒径在10-1000nm,以固态天然或合成的磷脂、三酰甘油等组成的脂质体作为载体,将药物吸附或包裹于脂质膜中制成的新一代纳米粒给药系统(如下图)。目前,SLN也被选作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递送载体。下列有关SLN的叙述,错误的是(  )
A.SLN膜由双层脂质分子组成,利用生物膜的流动性进行药物递送
B.SLN膜上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靶细胞从而实现药物的定向递送
C.SLN膜中若加入胆固醇可提高其稳定性以降低包裹药物的渗漏率
D.递送mRNA疫苗时,应将其置于图中乙处以避免mRNA被降解
9 . 新冠病毒通过表面的S蛋白与靶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实现入侵,血清中新增的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可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图1为病毒感染及发病流程,图2为相关抗体含量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易地流动人员实行集中隔离不少于14天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核酸和抗体检测,与抗体检测相比,核酸检测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等。
(2)分析图1和图2可知,检测________抗体呈阳性可作为近期感染的指标。若某人抗体检测阳性,核酸检测阴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清抗体检测常采用下图所示的试纸条,添加后的待检血样通过毛细作用沿试纸条向前移动,红色标记的新冠病毒抗原可随之移动,最终根据T线和C线的颜色对检测结果作出分析。

① 据题中信息推测,试纸条上新冠病毒抗原的成分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血清抗体检测过程中反复发生____________的特异性结合;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这种结合发生________次。
③ 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检测为阳性,说明血样中含有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若________,则检测为阴性,说明血样中不含有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
(4)新冠病毒的预防主要是接种疫苗,灭活病毒疫苗是一种常见的疫苗,灭活病毒疫苗制备前期需用细胞膜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培养新冠病毒。两次接种需间隔一段时间,若时间过短,接种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疫苗会与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导致不能产生足够多的新抗体和记忆细胞。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据图和所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细胞是指__________,乙细胞是指__________
(2)图中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__;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的是__________
(3)据图分析,机体中B细胞生长因子含量降低,可导致__________(写出两点),从而使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4)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主要方法是核酸检测,有时还可以通过血清抗体检测进行间接的判断。核酸检测通常利用RT-PCR技术,取待测人员鼻咽部标本,提取其中的RNA,配置RNA反应体系,放入PCR仪器中,在PCR仪检测的过程中,如果标本中有新型冠状病毒,会合成相应DNA,此合成过程遵循__________原则;血清抗体检测通常利用经特定处理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制成的检测试纸,检测的原理是__________。两种检测方法中,__________更利于感染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