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发酵工程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黑曲霉可作为酿制酱油、生产柠檬酸的菌种
B.啤酒酿制终止后,可得到啤酒、单细胞蛋白等产品
C.用纤维废料发酵得到酒精,可减少环境污染、减缓能源短缺问题
D.用液体培养基可大规模生产新冠病毒减毒疫苗
2 . 世界卫生组织5月19日宣布,由中国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研制的新冠疫苗克威莎正式列入“紧急使用清单”。该疫苗为单剂接种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是我国第三款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的新冠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制备克威莎所用的腺病毒是基因工程载体之一
B.克威莎可能对感染过腺病毒的人有效性较低
C.记忆细胞群可杀灭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
D.注射克威莎后马上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会出现假阳性
2022-07-02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在临床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时,中国科学家发现除了新冠病毒外,还有其他许多病原微生物也在推波助澜,加重病情,增大治疗难度。科学家从患者体内分离出了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以及黄曲霉等真菌,关于这些病原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属于原核生物
B.这些病原微生物属于营寄生的异养型生物
C.真菌比细菌更难杀灭的原因可能与其结构与人类更相似有关
D.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与大肠杆菌都有核糖体
4 . IFN-I是机体被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类干扰素,具有广抗病毒活性,已被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人员对新冠患者的病情与IFN-I的相关性进行了3项独立的研究,结果如下。
研究①:危重症患者的血清中检测不到或仅有微量IFN-I,轻症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到IFN-I。
研究②:10.2%的危重症患者体内检测到抗IFN-I的抗体,血清中检测不到IFN-I。轻症患者血清中未检测到该种抗体,血清中检测到IFN-I。
研究③:3.5%危重症患者存在IFN-I合成的相关基因缺陷,血清中检测不到IFN-I。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②中10.2%的危重症患者不能用IFN-I治疗
B.研究③中3.5%的危重症患者同时还患有自身免疫病
C.部分危重症患者的生理指标之一是血清中缺乏IFN-I
D.结果提示测定血清中的IFN-I含量有助于对症治疗新冠患者
2021-11-09更新 | 325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福建生物高考真题
5 . 新冠病毒表面的棘突蛋白(S蛋白)是介导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关键蛋白,据此,某科研团队研制出mRNA疫苗。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mRNA作为抗原直接刺激机体产生抗S蛋白抗体
B.疫苗发挥作用需APC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参与
C.该mRNA的首端应具有启动子,提供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
D.对新冠患者注射该mRNA疫苗,是目前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
2022-03-04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3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6 . 为救治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输入已康复患者的血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这是因为已康复患者的血浆中含有大量能对抗病毒的抗体。下列有关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抗体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C.抗体分子中含有多个肽键D.低温和高温下抗体都会变性
7 . 固态脂质体纳米粒(SLN)是指粒径在10-1000nm,以固态天然或合成的磷脂、三酰甘油等组成的脂质体作为载体,将药物吸附或包裹于脂质膜中制成的新一代纳米粒给药系统(如下图)。目前,SLN也被选作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递送载体。下列有关SLN的叙述,错误的是(  )
A.SLN膜由双层脂质分子组成,利用生物膜的流动性进行药物递送
B.SLN膜上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靶细胞从而实现药物的定向递送
C.SLN膜中若加入胆固醇可提高其稳定性以降低包裹药物的渗漏率
D.递送mRNA疫苗时,应将其置于图中乙处以避免mRNA被降解
8 . 下图为我国新型冠状病毒(RNA病毒)核酸检测的基本流程,采用的是“实时荧光定量RT-RCR”技术,1~2h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其基本原理是DNA的复制,过程中加入与特定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这样每新合成一条DNA链,就会产生一个荧光分子,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即可确定是否为阳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都需要加入四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B.若只考虑一个DNA,其复制了n次,则整个过程中可以检测到2n+1-2个荧光信号
C.若样本RNA中A占碱基总数的20%,则其产生的DNA中C占碱基总数的30%
D.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出现假阳性,可能是外源DNA片段的污染
9 . 新冠肺炎病毒的检测是采用荧光RT-PCR核酸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试剂盒中一种叫“反转录酶”的物质,将病毒的RNA“反转”成DNA,并借助盒中一些特殊物质,将这种DNA扩增(PCR)。PCR检测仪会利用荧光标记法记录下这一过程。若样本中有新冠病毒,检测仪记录的数值会呈现S形曲线,即为阳性。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肺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病毒比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B.反转录过程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C.正常人体细胞遗传信息的流动有DNA复制、转录、反转录、翻译过程
D.PCR扩增时,DNA数量以指数形式增加,所以检测仪记录的数值会呈现S形曲线
2021-08-31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现阶段,我国在逐步落实新冠疫苗的免费接种计划。我国人民接种的新冠疫苗是由灭活的新型冠状病毒(一种不具有逆转录特性的单链RNA病毒,简称SARS—COV-2)研制而来,安全性较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疫苗进入人体内环境后,吞噬细胞能将相应抗原呈递给T细胞
B.该疫苗需在低温下运输和保存,以避免其在高温下丧失抗原特性
C.人体的效应T细胞都能诱导被SARS-COV-2侵染的细胞发生凋亡
D.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繁殖时,其遗传信息传递无需碱基T参与
2021-05-21更新 | 37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三5月模拟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