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2020年5月22日,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团队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结果。108名健康志愿者参与临床试验,在接种后第14天,T细胞应答达到峰值,接种后第28天,B细胞应答达到峰值。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能感染人体细胞导致呼吸困难,说明它已突破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疫苗接种后第14天,人体内的T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与之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疫苗接种后第28天,体液免疫反应达到峰值,该过程有淋巴因子的参与
D.被感染者体内新冠病毒的清除,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共同参与
2021-05-02更新 | 3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三省四城市)高三二模(高三质量监测二)生物试题
2 . 新冠肺炎病毒的检测是采用荧光RT-PCR核酸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试剂盒中一种叫“反转录酶”的物质,将病毒的RNA“反转”成DNA,并借助盒中一些特殊物质,将这种DNA扩增(PCR)。PCR检测仪会利用荧光标记法记录下这一过程。若样本中有新冠病毒,检测仪记录的数值会呈现S形曲线,即为阳性。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肺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病毒比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B.反转录过程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C.正常人体细胞遗传信息的流动有DNA复制、转录、反转录、翻译过程
D.PCR扩增时,DNA数量以指数形式增加,所以检测仪记录的数值会呈现S形曲线
2021-08-31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现阶段,我国在逐步落实新冠疫苗的免费接种计划。我国人民接种的新冠疫苗是由灭活的新型冠状病毒(一种不具有逆转录特性的单链RNA病毒,简称SARS—COV-2)研制而来,安全性较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疫苗进入人体内环境后,吞噬细胞能将相应抗原呈递给T细胞
B.该疫苗需在低温下运输和保存,以避免其在高温下丧失抗原特性
C.人体的效应T细胞都能诱导被SARS-COV-2侵染的细胞发生凋亡
D.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繁殖时,其遗传信息传递无需碱基T参与
2021-05-21更新 | 37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三5月模拟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4 . 微滴式数字PCR(ddPCR)是一种检测新冠病毒等病原体的手段,原理如图所示,分为样本分散、PCR扩增、检测三个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样本在进行ddPCR检测时,需要先进行逆转录处理
B.多孔板中如果某个孔没有核酸分子,就不需要加入引物和Taq酶
C.检测时只要有一个孔出现阳性结果,就可以说明原样本中有病毒核酸
D.相对于传统手段,ddPCR更加灵敏,更容易检测出微量病毒,但成本相对较高
2023-07-0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对于解除隔离管理标准做了新规定:轻型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可解除隔离管理。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某基因的Ct值是指将某目的基因与过量的荧光素混合后放入PCR反应体系中,随PCR产物的积累荧光信号逐渐增强,将荧光信号到达设定阈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次数称为Ct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N基因和ORF基因的Ct值时,应先通过逆转录得到N基因和ORF基因对应的DNA序列
B.采样标本中的N基因和ORF基因数量越多,Ct值越大
C.PCR反应过程中每次循环都要经历目的各不相同的两次升温和一次降温
D.基因工程中PCR技术可用于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以及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2022-05-26更新 | 5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6 . 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闭合球形囊泡,其在生物学和医学上有多种用途。新冠病毒的S蛋白是主要的抗原蛋白。科研人员将新冠病毒S蛋白的mRNA包裹在阳离子脂质体内并递送到人体细胞中,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下图为该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体包裹着mRNA能避免mRNA被相关的酶水解
B.S蛋白的mRNA可直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
C.脂质体表面带阳离子有利于被带负电荷的细胞膜吸引
D.S蛋白的mRNA需要经过翻译后才能发挥作用
2022-04-23更新 | 4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7 . 发酵工程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黑曲霉可作为酿制酱油、生产柠檬酸的菌种
B.啤酒酿制终止后,可得到啤酒、单细胞蛋白等产品
C.用纤维废料发酵得到酒精,可减少环境污染、减缓能源短缺问题
D.用液体培养基可大规模生产新冠病毒减毒疫苗
8 . 抗原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两个基本特征,抗原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引起免疫应答的性能。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疫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灭活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

有效成分

由整个灭活的新冠病毒组成

携带新冠S蛋白基因的重组型腺病毒

以新冠病毒S蛋白为主的蛋白质类疫苗


A.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可以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
B.灭活疫苗会引起体液免疫,不会引起细胞免疫
C.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免疫原性受宿主细胞的影响
D.三种疫苗中重组蛋白疫苗能产生较强的细胞免疫
9 . 在临床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时,中国科学家发现除了新冠病毒外,还有其他许多病原微生物也在推波助澜,加重病情,增大治疗难度。科学家从患者体内分离出了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以及黄曲霉等真菌,关于这些病原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属于原核生物
B.这些病原微生物属于营寄生的异养型生物
C.真菌比细菌更难杀灭的原因可能与其结构与人类更相似有关
D.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与大肠杆菌都有核糖体
10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检测对于应对新冠疫情至关重要。目前,检测新冠病毒感染的方法有三种,除核酸检测外,还包括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抗原检测的样本来源通常是鼻腔、咽喉或唾液,抗体检测的样本来源则是指尖血。
(1)下列关于抗体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接触新冠病毒前,机体血液中不存在相应抗体
B.新冠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的抗体对抗新冠病毒
C.抗体检测试剂卡利用了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
D.对新冠疫苗接种者进行抗体检测容易产生误判
(2)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制作抗原检测试剂盒。下列关于单抗制备叙述错误的是(       
A.灭活的仙台病毒可以促进B细胞和瘤细胞融合
B.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核DNA复制
C.筛选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相应的抗原
D.若体内培养杂交瘤细胞,则单抗制备过程无需使用CO2培养箱
2022-08-30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