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419 道试题
1 . 珊瑚虫是一种体型微小的腔肠动物,因体内有虫黄藻而色彩斑斓(图1),能捕食海洋里细小的浮游生物,生长过程中分泌的钙质“骨骼”能形成珊瑚礁。许多珊瑚虫聚集一起形成珊瑚,高温胁迫会引起珊瑚“白化”现象的出现(图2)。

(1)根据题意,珊瑚是一个______(个体/种群/群落)。
(2)结合图1,下列有关珊瑚与虫黄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虫黄藻寄生在珊瑚虫的内胚层中
B.虫黄藻能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
C.珊瑚虫能为虫黄藻提供无机物和栖息场所
D.虫黄藻对环境的需求会影响珊瑚的分布

(3)结合图2推测,高温胁迫导致珊瑚白化的原因可能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虫黄藻死亡②珊瑚虫繁殖过快③虫黄藻的色素被分解④虫黄藻光合速率提升⑤虫黄藻从珊瑚虫体内排出
(4)厄尔尼诺是一种海水温度周期性升高的现象。图3表示了1979年-1999年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大范围珊瑚白化情况,其中箭头指向表示强厄尔尼诺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珊瑚虫的环境容纳量增加
B.环境适宜时,白化的珊瑚可一定程度地恢复
C.海洋生物多样性可能会随之发生周期性改变
D.图示强厄尔尼诺年中,1982-1983年珊瑚虫死亡率最低

除珊瑚外,珊瑚礁生态系统还有许多其它生物。如棘冠海星等食珊瑚类动物喜食新移居的珊瑚,能覆盖珊瑚的大型海藻会在水流中与珊瑚发生摩擦……
(5)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存在从浮游植物开始的食物网,其营养级效率如表1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能量输入

至第二营养级

至第三营养级

至第四营养级

至第五营养级

营养级效率

8.90%

10.34%

17.8%

19.57%

A.从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营养级效率为8.90%
B.从表中可以看出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C.有机氯农药在第五营养级中的浓度最高
D.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倒置情况

(6)科学家对某珊瑚礁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生物量进行研究,得到表2数据。请将表2中功能群①-⑤匹配至图4生物量金字塔中合适的等级:Ⅰ__________;Ⅱ__________;Ⅲ__________。(编号选填)

功能群


珊瑚

大型海藻

食珊瑚鱼类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生物量

——

2.37

0.75

5.69

11.44

(7)下列措施①-⑥单独运用时,可减缓或恢复珊瑚白化情况的措施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控制碳排放②投放虫黄藻③减少人类对海洋污染④投放食珊瑚鱼类⑤种植大型海藻⑥培育耐高温的虫黄藻
2 . 图1为某同学从网上订购的多套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有氧发酵袋明显膨胀),以及其他检测试剂,如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等。图2为实验室常用的研究细胞呼吸的装置示意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以上两套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控制条件、现象更明显等优点
B.图1装置中,有氧发酵袋的体积在反应过程中会明显缩小
C.图2装置中的A、B所示容器在反应过程中都会产生气泡
D.图2装置中的B所示容器应在液体表面覆盖一层植物油
2.该同学根据图中的使用说明,开展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条件、产物等一系列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发酵袋在反应过程中会出现温度升高的现象,无氧发酵袋不会出现
B.在反应过程中有氧发酵袋和无氧发酵袋两个内层表面都会逐渐出现水气
C.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条件时,注入的酵母液的成分和条件都是一样的
D.从无氧发酵袋中抽取液体加入重铬酸钾酸性溶液,颜色变化为橙色→灰绿色
2024-02-1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高考选考调研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2月调研生物试题
3 .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患者产生的自身抗体会结合到肌肉质膜的关键蛋白上,抑制兴奋的传递,引起肌肉收缩无力。图显示了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兴奋传递的过程,过程I与MG发病的机制有关。

(1)图所示的肌肉质膜类似于突触中的______结构。
(2)与健康者相比,MG异常的结构属于反射弧五个环节中的______
(3)根据图,以下有关MG发病时细胞a-d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物质甲是AchR抗原肽
B.细胞b是抗原呈递细胞
C.结构乙是AchR抗原受体
D.细胞d是浆细胞

(4)图过程⑥中,细胞c发生了______。(多选)
A.细胞凋亡B.有丝分裂C.细胞分化D.细胞生长

(5)关于图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单选)
A.图中抗体能阻止Ach与其受体的结合
B.Ach调控AchR离子通道对阴离子的通透性
C.MG患者肌肉质膜上的AchR离子通道数量较少
D.MuSK促进AchR离子通道聚集

(6)下列①-④措施中,可能缓解或治疗MG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增加乙酰胆碱酯酶②增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③提供AchR抗体的抗体④选择性杀死细胞d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8月24日中午12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水排海。据科学家反馈,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质会进入生物体内,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并导致DNA和蛋白质等物质的结构发生改变,对生物产生不可逆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个体死亡。
1.关于DNA和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DNA的4种核苷酸的差异取决于碱基的不同
B.合成蛋白质的约20种氨基酸的R基有些相同有些不同
C.DNA和蛋白质分子共有的元素是C、H、O、N、P
D.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不会引起特定功能发生改变
2.关于放射性物质对细胞结构及相关物质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射性物质可能影响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导致物质吸收发生障碍
B.放射性物质可能影响蓝细菌细胞内的叶绿体功能,导致光合作用发生障碍
C.放射性物质可能改变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导致细胞的生理功能改变
D.放射性物质可能影响酶的功能,导致生物体新陈代谢异常
2023-11-1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5 . 西瓜堪称“瓜中之王”,含有大量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物质,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研究人员在研究西瓜进化历史时,利用植物标本库收集的种子生成了基因组序列,并与新测序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野生黏籽西瓜是距现代栽培西瓜亲缘关系最近的种群。并发现西瓜祖先的果肉中含有生吃苦的葫芦素,不可食用,经过数代育种驯化,才培育出了果实大、果肉甜的现代西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西瓜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瓜营养丰富,任何人都可以放心大量食用
B.西瓜含葡萄糖,是还原糖鉴定实验的理想材料
C.西瓜有利尿作用,吃西瓜后机体排尿量会增多
D.西瓜能解暑,原因是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2.下列关于现代西瓜的进化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组序列为西瓜的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
B.现代西瓜的水果特性很大程度上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黏籽西瓜培育为现代西瓜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D.黏籽西瓜经过育种驯化发生定向的变异后进化为栽培西瓜
2023-11-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下题。
亨廷顿症(HD)是由于异常Htt蛋白堆积,从而损伤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左右。
1.某家庭HD的系谱图及对该家庭中部分个体相关基因分析的电泳图如下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₃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 I₂, 并遗传给III₂和III₃
B.III₃与正常女性婚配,所生孩子不会患 HD
C.由III₂与III₃的表型差异推测 HD的发病与环境相关
D.可向体细胞内随机导入正常基因用于治疗 HD
2.已知组蛋白乙酰化可促进转录,异常Htt蛋白的积累会抑制组蛋白的乙酰化,从而引起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组蛋白乙酰化不会引起DNA的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
B.异常Htt蛋白积累可能会影响染色质的状态和解旋程度
C.异常Htt 蛋白的积累会抑制RNA 聚合酶与启动部位的结合
D.抑制组蛋白乙酰化引起的异常性状可通过配子直接遗传给子代
7 . 回答下列有关人类健康与进化的问题
在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是第三大常见的癌症,也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图12所示结直肠癌的多步发展过程中,涉及一些变异所诱发的基因激活(如K-ras)或失活(如APC)。
   
(1)检测发现多个结直肠癌患者体细胞的K-ras基因的第12号氨基酸改变,这种突变是因为碱基对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结直肠癌发生的过程中,涉及到了部分基因缺失的情况,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
(3)结直肠癌的多步骤发展模式一般需要超过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对此,下列事实可以解释“结直肠癌发展缓慢”的是(       )(多选)
A.基因突变多发生于DNA复制时
B.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概率低
C.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
D.细胞癌变过程伴随着多个突变基因的积累

多种癌症都与遗传物种的变异有关,如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人白细胞中常出现“费城染色体”(如图2),其上的BCR-Abl融合基因表达BCR-Abl融合蛋白,使酪氨酸激酶一直保持活性,抑制了细胞凋亡。
   
(4)根据上述材料和已有知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费城染色体不可以遗传给子代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属于人类遗传病
C.费城染色体的出现是同源染色体易位的结果
D.抑制细胞中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药物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有研究表明,现代人类的多种疾病基因,比如抑郁症、肥胖、色素沉淀、尼古丁上瘾、红斑狼疮等等,可能来自尼安德特人。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他从化石中提取、测序并绘制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分析了现代人类和已灭绝古代人类的基因差异,并发现尼安德特人是当今人类的近亲,在人类进化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图表示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线粒体DNA(mt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

图3


(5)请依据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线粒体DNA(mt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补充完整下图,方框内填写现代人/黑猩猩/尼安德特人。 __________
   
(6)1974年,古人类学家在埃塞俄比亚阿法(Afar)地区发现了距今300万年至360万年的人亚科化石。对其骨骼进行分析表明,她既能直立行走,又仍是一个树木攀缘者。这为人类进化提供了(       
A.胚胎学证据B.比较解剖学证据C.生物化学证据D.古生物化石证据

(7)下列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变异为人类进化提供原材料
B.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就越强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原始灵长类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其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D.人们现在都生活在各种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2023-11-10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已经报道的核污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物质,其毒性来源于放射性和重金属属性。这两种属性都可以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长远的严重危害,铯-134和铯-137的半衰期分别能到2年和30年左右,而碳-14的半衰期可以长达5370年左右。
1.下列关于核能利用及核污水对环境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核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抑制全球变暖
B.核污水中的重金属很可能进入食物链逐级积累,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C.核污水造成的辐射易造成DNA损伤,进而引起细胞癌变
D.核污水排海只对海洋动植物造成严重影响,对陆地生物影响不大
2.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为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核辐射诱导的免疫细胞凋亡是一种病理性死亡
B.细胞凋亡时DNA降解,但细胞核形态结构正常
C.浆细胞分泌足够多的抗体后会发生细胞凋亡
D.细胞凋亡的前提是细胞衰老
2023-10-09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
9 . 2019年7月到2020年2月的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燃烧7个月,烧毁逾1000万公顷土地,导致凤头鹦鹉和食蜜鸟等一大批标志性物种以及大量珍贵植被受损,火烧程度不同对植被演替的影响也不同。2020年2月,持续7个月的澳洲森林大火终于在一场大暴雨中熄灭,森林植被开始复苏,又是一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景象,但这却让一些专家感到担忧。因为此次澳洲山火过后快速“复活”的是生长快速、需水需肥量大的高大乔木——桉树,且桉树还会分泌有毒物质。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调查火灾后澳洲森林中凤头鹦鹉的种群密度可以用____________法。
(2)不同强度的火烧形成的大小斑块往往镶嵌在一起,构成群落的______结构。
(3)森林火灾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
B.若没有外力干扰,该地可能重现森林
C.发生的演替过程会经历地衣阶段
D.随着时间延长,该地群落结构可能越来越复杂
(4)发生森林火灾后,消防人员顶着高温,奔赴在火情第一线,机体的生理活动会发生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温下,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实现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
B.消防员心率加速、警觉性提高主要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C.大量流汗有利于体温的维持,但不利于体内水盐的平衡
D.机体大量消耗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5)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烧毁了蓝山地区大片森林,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动物带来灭顶之灾,专家估计有超过2万只考拉丧生,考拉因大火成“濒危物种”。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考拉鼻子特别发达,形状各种各样,体长也有区别,这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B.蓝山地区考拉作为动物研究的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对蓝山地区的考拉进行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它的最有效措施
D.刺鼻的烟味和火光给考拉传递了化学和物理信息,使一部分考拉逃生
(6)在同样恶劣的环境中,桉树能比其他植物抢先一步,在很短时间内重新恢复生机。桉树在森林火灾后更具竞争优势,与它有关的特性可能有(       
A.桉树油脂含量高,易燃
B.桉树恢复快,生长迅速
C.桉树的天敌较少
D.桉树的种子十分坚固,不易发芽,但大火燃烧之后,反而容易发芽
E.过火后,桉树很多枝干依然可以发芽
(7)根据桉树的特性分析,澳大利亚森林经常发生火灾,长此以往,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______(上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山火有地下火、地表火和树冠火,这是由森林群落的______结构决定的。火灾初期,强度较弱的地表火对森林是有利的,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原因是能烧掉枯枝落叶,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作为“地球的肺”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固定到植被中来。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程度的山火对植被碳密度的影响,通过在不同程度的火烧迹地及相邻的未火烧林,设置固定样地,于火灾结束1年后测定植被的碳密度,实验结果如图:(植被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植物中碳元素的重量,单位为t·hm-2
   
(9)据图分析:随着山火强度的增大,植被的总碳密度逐渐减小,该变化主要由______(填“乔木”“灌木”或“草本”)碳密度的变化导致。随着山火强度的增大,草本植物碳密度逐渐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图1示森林火灾中光热刺激和烟雾中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埋在土壤中的种子萌发时,幼苗的下胚轴的顶端会形成“顶端弯钩”结构,如图2该结构能避免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冲撞而造成机械损伤。下胚轴顶部两侧的细胞中生长素的不对称分布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回答有关问题:
       
(10)研究发现,重力是触发幼苗顶端弯钩形成的起始信号。形成期高浓度生长素在下胚轴_______(“m”或“n”)侧积累,导致该侧细胞生长_______,下胚轴顶端倾斜角_______(“变大”或“变小”)形成弯钩。打开期下胚轴该侧细胞中生长素被稀释到较低浓度,转而_______(“促进”或“抑制”)细胞生长。
(11)在紫外线照射下,KAR类物质不能促进种子萌发,原因可能是紫外线照射导致KAR类物质分解或紫外线照射损伤种子,为了探究其原因,某小组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A组

休眠的红杉种子100颗,在正常条件下培养48h,测定萌发率

B组

休眠的红杉种子100颗,添加KAR类活性物质,其他条件与A组一致,测定萌发率

C组

休眠的红杉种子100颗,添加紫外线照射后的KAR类活性物质,其他条件与A组一致,测定萌发率

D组

______,添加KAR类活性物质,其他条件与A组一致,测定萌发率

D组的处理是______。如果紫外线照射导致KAR类活性物质完全分解,且不损伤种子,预计这4组实验种子萌发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12)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能够调节种子的萌发。某研究小组为研究两种激素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利用拟南芥种子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已知6-甲基嘌呤能够抑制mRNA的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A通过促进种子合成α-淀粉酶来促进种子萌发
B.在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ABA与GA的作用相反
C.题图证明6-甲基嘌呤抑制GA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
D.在种子成熟过程中ABA的含量呈上升趋势
(13)研究发现,XM基因表达的蛋白发生变化会影响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XM基因上不同位置的突变影响其蛋白表达的情况和产生的种子休眠效应如下图所示,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位点1突变会使种子对脱落酸的敏感性降低
B.位点2突变可以是碱基对发生替换造成的
C.位点3突变使XM基因的转录过程提前终止
D.位点4突变的植株较少发生雨后穗上发芽的现象
(14)除影响种子的休眠外,脱落酸在植物体中的调节作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15)据生态学家估算,截至2020年7月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或已导致超过600万公顷森林被毁,大火约向空中释放了3.5亿吨二氧化碳,气候专家认为、大火释放的二氧化碳被地球上的生物吸收可能需要一个世纪或更长时间。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含碳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在大火中以CO2的形式转移到大气CO2
B.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碳元素在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
D.为了尽早实现“碳中和”,我们应优先选乘公共交通、注意节约用电
(16)有报道说,当地“火鹰”(如啸鸢等)纵火加剧了火灾灾情。“火鹰”是肉食性猛禽,喜欢在着火的森林里活动觅食,它们会衔着着火的树枝将其运送到尚未燃烧的森林里。试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火鹰”纵火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火灾后的森林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链,图中没有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丙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乙同化的能量去向中除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14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等级考试生物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矿山开发常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破坏,生境斑块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当地政府开展了矿区治理和生态恢复的系列工程。
1.对矿区生态的调查及生态恢复前后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区生态调查可采用无人机调查所有生物的分布情况
B.矿区生态恢复过程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C.矿区生态恢复后群落的结构与开采前相同
D.矿区生态恢复过程说明人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随着矿区生态逐渐恢复,生境斑块面积逐渐扩大,不同斑块间的生态廊道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境斑块面积扩大会使生境斑块内生物多样性增加
B.生境斑块面积扩大会使生境斑块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生态廊道恢复会使生境斑块间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减少
D.生态廊道恢复将导致生境斑块内种群的基因突变频率增加
2024-05-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