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1: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2019-nCoV"病毒,该病毒为有包膜RNA病毒,具有RNA聚合酶基因,无逆转录酶基因。新冠病毒借助其表面的S蛋白(棘突蛋白)与人体黏膜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目前病毒出现了传染性更强的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株。
材料2:疫苗接种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力措施。目前病毒的检测方法有:①核酸检测:以病毒的基因序列为检测对象,通过PCR扩增,水解荧光标记探针产生荧光;②抗原检测:检测病毒表面的特异性糖蛋白;③抗体检测:检测感染者体内是否存在特异性抗体。
1.下列有关新冠病毒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变异株中发生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B.奥密克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C.S棘突蛋白与ACE2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增强是病毒与宿主相互选择的结果
2.下列有关病毒的检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方法①②③都需要从患者体内采集病毒样本
B.方法②③都需要用到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
C.某人有可能①②为阳性③为阴性,也可能③为阳性①②为阴性
D.采用①方法时,需要用到引物、探针、逆转录酶、Taq酶、dNTP等
3.小韬同学自愿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射疫苗时,针头刺入的部位是静脉血管
B.注射疫苗时,小韬能够忍住刺痛感保持手臂不动,属于简单反射
C.注射疫苗前,小韬因紧张心跳加快,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有关
D.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的抗体由浆细胞分泌,与T细胞无关
2022-06-25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浙南名校联盟期末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内质网-高尔基体中间体(ERGIC)是脊椎动物细胞中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存在的一种具膜结构。ERGIC产生的囊泡可与溶酶体融合完成细胞自噬;含脂膜结构的病毒如新冠病毒在ERGIC中组装,最后通过囊泡运输至细胞膜释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构成ERGIC的膜结构可来自粗面内质网
B.ERGIC的功能受细胞内信号分子的精细调控
C.FRGTC能够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
D.特异性抑制ERGIC的功能可以有效治疗新冠肺炎
3 .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冠病毒特异性1gM和1gG抗体作为血清学诊断标准。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抗体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核酸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比血清学检测准确性更高
B.无症状感染者体内不产生抗体,不能用血清学检测法检测
C.新冠疫苗注射接种时首先进入血浆,能引起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
D.核酸检测为阴性,但血清学诊断存在1gG抗体的人可能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
2023-03-0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如今核酸疫苗已成为疫苗研发的新领域。下图是一种自扩增mRNA疫苗的设计、制备及作用机理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包裹自扩增mRNA的脂质体进入细胞需要经过识别过程
B.RNA复制酶是自扩增mRNA进入细胞后翻译而成的
C.核糖体在自扩增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3'→5'
D.抗原肽分泌出细胞后可促进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2023-02-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时荧光RTPCR用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原理是:在PCR复性过程中探针会先与DNA的一条模板链结合,探针两侧分别带有荧光基团和抑制荧光发出的淬灭基团,在新链延伸过程中,DNA聚合酶会破坏探针,导致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分离而发出荧光。利用RTPCR进行核酸检测的相关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检测结果有强烈荧光信号发出,说明被检测者可能感染了病毒
B.进行RTPCR扩增需要的酶有逆转录酶、解旋酶和热稳定DNA聚合酶
C.还可以通过检测病毒感染后产生的蛋白来检测,其原理是抗原—抗体杂交
D.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才能进行,必须控制好循环温度和时间
6 . 膜蛋白在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肝脏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胰岛素的受体蛋白
B.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被动运输水的通道蛋白
C.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上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蛋白
D.肺部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识别新冠病毒S蛋白的受体蛋白
7 . 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原检测法。如图表示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机体内病毒载量变化和两种检测方法的病毒载量最小阈值。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抗原检测法和核酸检测法运用的原理不同
B.在传染期体内新冠病毒的病毒载量可以达到最大值
C.患者康复后,会出现能检测出抗体而检测不出核酸的情况
D.在感染初期采用核酸检测法比抗原检测法对接触者检测更不容易确诊
8 . 随着免疫系统研究的逐步深入,免疫学在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和器官移植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关于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一般比注射抗体获得的更持久
B.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可用于病原体和肿瘤的临床诊断
C.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常使用免疫增强疗法
D.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无症状者,可使用抗体检测法检测
9 . 在新冠病毒的结构中,有两类很重要的蛋白:一类是被称为“皇冠”的棘突蛋白(S),它能够识别细胞表面的受体ACE2,然后侵染细胞;另一类蛋白是核衣壳蛋白(N),它具有高度保守性,与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调节细胞信号通路有关。科研人员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开发出了S蛋白和N蛋白检测试剂盒产品,有望进一步提高临床样本的检出率和准确度。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S蛋白决定了新冠病毒的感染能力
B.进入人体内的S蛋白会引起细胞免疫
C.N蛋白检测试剂盒效果会比S蛋白检测试剂盒更好
D.S蛋白和N蛋白检测试剂盒检测的原理是抗原—抗体杂交
2022-09-25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红色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联考生物试题
10 . 新冠病毒变异毒株Omcm(奥密克戎)传播能力更强,奥密克戎毒株含有包膜和刺突状结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奥密克戎变异株可以在空气中增殖因此传播速度快
B.奥密克戎毒株的核酸被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小分子
C.在光学高倍镜下观察不到该病毒外侧的刺突状结构
D.75%酒精可引起奥密克戎毒株的蛋白质变性失去毒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