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 . 肺炎支原体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均可引起肺炎。青霉素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的遗传物质都含有核糖、碱基和磷酸
B.二者均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可通过检测抗原或核酸来区分这两种病原体
D.青霉素能杀灭肺炎支原体,对新型冠状病毒无效
2 . 通过研究发现,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合成是由蛋白质的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SRP)、内质网上信号识别受体三种因子协助完成,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内分泌蛋白合成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与新冠病毒的组成成分相似
B.SRP催化信号肽与信号识别受体的结合,反应前后结构不变
C.切除的信号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物质
D.肽链主要靠氨基酸之间形成氢键等,完成在内质网腔中折叠
3 . 肺炎可分为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支原体肺炎等)、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关于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糖类且都不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B.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
C.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抗生素对以上三类肺炎均有效
4 . 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我国科学家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疫苗的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核酸1不能被限制酶切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含有S基因的DNA片段上3种限制酶(BamHⅠ、EcoRⅠ、HindⅢ)的识别序列如下图所示。限制酶BamHⅠ在碱基G和G之间进行切割,其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是____________(要能体现出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为保证S基因序列能与载体正确连接,最优限制酶选择方案是____________;切割后的反应体系中还需加入DNA连接酶,其作用后新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
      
(3)为检测CHO细胞中是否导入了S基因,本实验中所用pBR322质粒上还应该具有_________
(4)病毒的S基因能在CHO细胞中表达出S蛋白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筛选出的CHO细胞在发酵罐中扩大生产时,培养液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3点),此外还需保证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终可在培养液中获取S蛋白用于疫苗的制备。
2023-09-07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变式题19-2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是一类通过连接头将细胞毒性药物连接到单克隆抗体的靶向生物药剂,能对靶向细胞进行选择性杀伤。第三代ADC具有更低的偶联脱落速度,更高的药物活性以及低抗原水平下的高细胞活性。ADC通常由抗体、接头和药物(如细胞毒素)三部分组成,它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
   
(1)ADC药物所需抗体分子的基本要求是优先结合靶细胞上的抗原,从而将细胞毒药物浓缩在肿瘤部位,即单克隆抗体要具有______的特点。药物在靶细胞内释放并起作用,同时诱导______破裂,加速了癌细胞的凋亡。
(2)我国科兴及北京生物两款新冠灭活疫苗均使用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的传代细胞系)进行病毒扩增培养(见图)。
   
①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多种,其中______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Vero细胞的培养应在培养箱中进行,箱内的气体环境条件为______
②Vero细胞的传代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______酶使细胞分散,并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______等天然成分。此外,在培养过程中,应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______
③将已对新冠病毒发生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Vero细胞系获得杂交细胞,再经过______筛选、克隆化培养和______检测,获得产生特定抗体的______,用以生产单克隆抗体。
6 .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棘突蛋白(蛋白)与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2021年12月8日,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得中国药监局的上市批准,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均为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中和抗体,可靶向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棘突蛋白(蛋白)。这标志着中国拥有的首个全自主研发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抗体特效药正式问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制备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时,向小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最为有效,从小鼠脾脏内获得免疫过的淋巴细胞(细胞①)与骨髓瘤细胞(细胞②)置于培养液中培养时,需在培养液中添加________等天然成分。
(2)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细胞①②特有的促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筛选后的杂交瘤细胞还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筛选出足够数量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④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以获得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
(3)临床试验发现,以上方法获得的抗体进入人体后会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导致抗体失效,结合图乙分析,为解决抗体失效问题,可从杂交瘤细胞中提取编码鼠源单克隆抗体________(填“5区”或“6区”)序列的基因,与从人体中获得的编码抗体________(填“5区”或“6区”)的基因进行拼接,然后导入骨髓瘤细胞中,进行培养获得新的抗体。
(4)利用以上方法获得的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诊断出某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从单克隆抗体特点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新冠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细胞,这是因为病毒囊膜表面刺突蛋白S能与呼吸道或肺部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ACE2)结合,囊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核酸和相关的酶进入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囊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
(2)预防接种是预防新冠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有些疫苗需两次接种,初次接种产生免疫后,按规定时间间隔再次接种。若提前进行再次接种,则会减弱二次免疫效果,原因可能是______
(3)在抗击新冠病毒研发中,发现中药制剂X有一定的作用。为验证中药制剂X的作用,以年龄、体重等均相同的健康小鼠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注射药物X,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然后给两组小鼠同时接种新冠病毒。实验后,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据此判断,你认为注射疫苗和中药制剂X后可使小鼠不患此类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原理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
2023-08-25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8讲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8 . 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存在30多处改变,使其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更紧密,逃避抗体结合的能力增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变异的根本原因是控制S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B.生产灭活疫苗需先培养病毒宿主细胞
C.毒株“奥密克戎”抗原检测利用了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需要设计多种引物
D.大规模人群免疫接种,群体免疫力增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也会上升
9 . 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可作为血清学诊断标准,如图曲线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IgM抗体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
B.新冠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丧失
C.某人核酸检测为阴性,但是血清学诊断体内存在IgG抗体,最大的可能是采集的呼吸道标本过少
D.在阻断病毒传染上,核酸检测比血清学检测更有优势
2023-08-24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9讲 免疫失调及免疫学应用
10 . 2020年8月16日,由我国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被授予专利权,是我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全面接种新冠疫苗,建立免疫屏障,可有效防止新冠病毒大规模传染。
(1)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通过其表面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膜表面ACE2受体结合而完成感染。研制疫苗时,通过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取S蛋白基因所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1分析,选择的引物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R的产物一般通过电泳来鉴定,结果如图2所示。1号泳道为标准(Marker),2号泳道为阳性对照(提纯的S蛋白基因片段),3号泳道为实验组。3号泳道的杂带出现的原因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腺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基因组中的E1区蛋白与腺病毒的复制有关,对宿主细胞的毒性很强。科研中将去除E1基因构建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作为运载S蛋白基因的载体,经过改造后的腺病毒应该具备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试说明科研中选用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作为载体制备新冠疫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