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能引起Cl-内流的神经递质。当人体摄入酒精后,会促进GABA释放、减少多巴胺释放,导致神经麻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多巴胺、GABA需要消耗ATP
B.GABA能降低突触后膜内外电位差
C.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被回收
D.题干信息可作为禁止酒后驾驶的生理学依据
2 . 神经递质多巴胺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脑功能的调控,可卡因能对人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下图是可卡因引起多巴胺作用途径异常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多巴胺以胞吐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产生兴奋
B.多巴胺从突触前膜释放后通过扩散作用到达突触后膜,扩散过程不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C.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阻滞多巴胺转运载体回收多巴胺引起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上升,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导致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使人产生药物依赖
D.正常情况下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也可以进入突触前膜,说明多巴胺介导的神经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
2024-03-23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一模)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3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理疾病,表现为心情长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力减弱、认知功能障碍等,对其发病机理的解释有众多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1)人脑的高级功能有情绪、___(至少答出两点)等。
(2)解释抑郁症发病机理的众多理论中,单胺类假说认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由5-羟色胺(5-HT)等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低下引起的。5-HT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SERT是突触前膜上的5-HT转运载体,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①释放至突触间隙的5-HT运输到突触后膜的方式为___
②有临床实验显示,抑郁症患者体内的SERT数量较健康人群显著增多,导致___,从而引起抑郁症的发生。据此,请提供一种研发抗抑郁药物的思路:___
(3)帕罗西汀和度洛西汀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抗抑郁药物,现欲探究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抗抑郁效果,研究人员设计临床实验:
①选择符合标准的___(填“正常个体”或“首发抑郁症患者”)若干名,随机均分并标记为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服用适宜剂量的帕罗西汀,乙组和丙组服用相同剂量的药物依次为___,连续用药八周;
③每隔两周测定各组实验对象的临床效果并比较。
4 . 随着蔡磊《相信》这本书的出版,“渐冻症”被更多人所关注。“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素硬化症(ALS),是累及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肌肉的一种慢性疾病,而患者大脑始终保持清醒。下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有关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图中NMDA为特异性受体。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临床上,可以考虑利用NMDA受体拮抗剂分解谷氨酸来治疗ALS
B.对患者注射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时,病人可能没有反应但仍然有感觉
C.ALS的发病机理可能是谷氨酸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Na+内流过多,渗透压升高最终吸水破裂
D.谷氨酸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内是为了防止被细胞内的酶降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是列管毒品最多、管制最严的国家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毒品的作用位点往往是突触
B.兴奋剂不是毒品,在体育比赛中可适量使用
C.每个公民都应洁身自好,坚持“毒品绝不能碰”的准则
D.毒品可造成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使人心理和生理双重上瘾
6 . 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厉行禁毒是我国一贯的立场和主张。可卡因既是一种毒品,也是一种兴奋剂,会影响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利用神经递质——多巴胺传递愉悦感。下图是可卡因作用机制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多巴胺合成后,通过多巴胺转运体释放到突触间隙
B.多巴胺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可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C.吸食可卡因可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增多,产生持续兴奋
D.应全面响应国家的禁毒政策,禁止使用可卡因等毒品
7 . 阿尔兹海默症(AD又称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脑组织中的淀粉样、蛋白沉积和神经元纤维缠结(NFT),使其表现为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者设计了针对淀粉样蛋白的抗体,开发出治疗AD的药物X,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神经元兴奋时,细胞膜内钠离子/钾离子的值会降低
B.患者体内神经细胞之间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C.神经元纤维缠结,可能会导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受阻
D.药物X发挥作用时,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代谢会更活跃
8 . 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愉悦感。可卡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的作用,使人愉悦感持续时间延长,吸食者会形成瘾癖,相关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卡因阻断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含量增加
B.吸食可卡因后,多巴胺持续抑制突触后膜,使人产生愉悦感
C.吸食可卡因会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产生毒瘾
D.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坚决不能吸食
9 . 临床上常用以吗啡为代表的麻醉性镇痛药,吗啡通过激活感觉神经突触前膜上的相关受体,引起一系列反应,使致痛物质释放减少,最终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产生镇痛作用,但具有成瘾性。科学家为研究新型镇痛药,设计了实验装置(图甲,电表Ⅰ的电极分别在Q点细胞内外侧、电表Ⅱ的电极分别在 R、S点的细胞外侧)并建立了痛觉产生的神经通路模型(图丁)。科学家发现河豚毒素(TTX)可以特异性且快速阻断Na+通道,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来镇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静息时,若升高细胞外K+浓度,则电表Ⅰ的指针右偏幅度增大
B.刺激P点,电表Ⅰ和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分别为图乙和图丙
C.停用TTX后刺激P点,电表Ⅰ指针偏转幅度变大,最大处Q点膜内Na+浓度可能高于膜外
D.X 物质可代表吗啡,长期使用吗啡后突然停止,会使得致痛物质释放量迅速增加
10 . 药物甲、乙、丙均可治疗某种疾病,相关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N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药物甲的作用导致突触间隙中的NE减少
B.药物乙抑制NE释放过程中的正反馈调节
C.药物丙促进突触间隙中NE的回收
D.NE-β受体复合物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