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0 道试题
1 . 2022年6月26日是第35个国际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吸食毒品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使此处的神经元兴奋,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使人感到愉悦,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图1是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和转运机理,MNDA为细胞膜上的结构。研究表明,毒品可卡因能干扰多巴胺的回收,并导致体内T细胞数目下降,请回答下列问题:

(1)MNDA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3)吸毒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吸食可卡因,使突触后膜上的MNDA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一旦停止吸食,突触后膜的多巴胺作用效应会减弱,吸毒者需要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从而造成对毒品的依赖。
(4)位置偏爱是研究成瘾药物效应的常用动物行为模型。研究人员利用小鼠(具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进行穿梭盒实验如图2,记录小鼠的活动情况。
①将普通小鼠放置在两盒交界处,让其在盒内自由活动15min,正常生理情况下小鼠主要停留在________(填“黑盒”或“白盒”)里面。
②将上述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小鼠分别于第一、三、五、七天注射一定量可卡因溶液后放置白盒训练50min,第二、四、六、八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放置黑盒训练50min;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九天将两组小鼠分别放置在两盒交界处,让其自由活动15min,预期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雄性激素—睾酮(T)的分泌调节机制如图3所示。图中过程体现了雄性激素的分泌存在着_________调节的特点。研究表明吸食毒品还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的吸毒者进行了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所示。据表可知,吸毒者会减弱图中的过程__________(填序号)。有人对该调查的科学严密性提出质疑,请写出质疑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平均年龄

吸毒史

吸毒量

LH/(mIU/mL)

FSH/(mIU/mL)

T/(mIU/mL)

吸毒者32岁4年1.4g/d1.452.874.09
健康人23岁4.666.66.69
2 . 舌尖最爱“辣”,辣其实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痛觉,202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发现一种离子通道TRPV1,能被43℃以上的温度或辣椒素等物质活化,进而形成烫或辣相关的痛觉。他们的研究思路是:假设辣椒素激活的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然后筛选出可能编码特定受体的多个候选基因,再将这些基因逐一实施“基因沉默”,当某一特定基因沉默后,细胞对辣椒素不再敏感时,表明该基因对应的离子通道即为辣椒素的受体。
(1)吃辣椒时,辣椒素接触口腔黏膜(产生痛觉),与反射弧结构中________上的TRPV1结合后,激活TRPV1,导致细胞膜外阳离子(如Ca2+等)进入细胞,从而导致膜电位差下降,进一步激活Nav1.7(一种Na+通道)导致Na+内流,此时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
(2)吃辣椒时,“辣”的感觉形成于________________,吃辣味食物的同时,喝热水会增强“灼烧感”,从反射弧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与“TRPV1通道”发现者的研究思路最相似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
A.研究胰腺及其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
B.探究某种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C.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4)研究还发现,TRPV1通道与关节炎引起的慢性炎症痛也有密切关系。下图表示白介素IL-6(一种炎症因子)引发炎症疼痛时的分子机制。(注:GP130-JAK、P13K、AKT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物质。)

基于IL-6炎症因子引发疼痛的分子机制,请为研制缓解慢性炎症痛的药物提供两条思路(简要阐明即可)。
思路一:_________________
思路二:_______________
2023-02-04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10-11高三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3 . I.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__________ (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
②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II.下图甲表示从青蛙体内分离出一部分新鲜的腓肠肌及相连的部分神经组织,图中a为神经纤维与腓肠肌细胞的连接处。图乙是图甲中a部位的扩大图,其中Ach(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当兴奋传到传出神经末梢时,Ach与Ach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假设在实验过程中,适宜条件下肌肉和神经组织均能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利用上述材料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实验一:将2个微电极置于上图b、c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连;微电流间隙刺激e处,结果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
实验二: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与c点之间的某处(d),重复实验一,结果与实验一相同;再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神经肌肉连接处(a处),重复实验一,结果肌肉不收缩,但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同实验一;
实验三:将一定浓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内部处,重复实验一,结果肌肉不收缩,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1)预测实验一中每一次刺激后指针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说明阿托品溶液阻断兴奋在__________________,而不影响兴奋在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结果说明脊柱内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Ach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的分解,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表示,不少重症肌无力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了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导致重症肌无力。这说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_________________与Ach受体相似。在免疫学上这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________________病。
2016-11-18更新 | 8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期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4 . 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膜内K+较膜外高约30倍,而膜外的Na+、Cl-分别较膜内高约10倍和12倍,此时,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约-70mV。二硝基苯酚(DNP)可作用于神经细胞膜上的某种离子通道(注:离子通道使相应离子顺浓度梯度转运),将DNP逐渐添加到神经细胞的轴突内并监测其静息电位变化,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
(2)据图可知,随DNP浓度从0.01mmol/L增大到0.035mmol/L的过程中,静息电位的绝对值__________。为对此现象进行解释,提出以下两种假说:
假说一:DNP能减少神经细胞对K+的通透性,使该离子_____(“内流”或“外流”)减少。
假说二:DNP能增大神经细胞对_____(Na+、K+或Cl-)的通透性,使该离子_____(“内流”或“外流”)增多。
(3)若要验证假说二,可取两组相同的神经细胞,实验组施加一定量的钠离子通道阻断剂,对照组不进行处理,两组均将二硝基苯酚(DNP)逐渐添加到神经细胞的轴突内并监测其静息电位变化,预期的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
2022-10-2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续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伴随着兴趣减退和愉快感的丧失,常常影响人的工作、学习和社交。5一羟色胺(5-HT)是一种分布广泛、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抑郁症的发生往往与突触间隙中5-HT的缺乏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海马区参与了学习、记忆、情绪和行为等的调节,海马区体积缩小可能是导致抑郁的神经生物学结构基础。为判断这一推测是否正确,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若发现抑郁症模型小鼠海马区细胞数量____,则说明神经元死亡并不参与抑郁症的发生。
(2)5-HT是一种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它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激活Na+通道,使Na+内流,在突触后膜产生____的膜电位。
(3)阿米替林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抗抑郁药物,为探究阿米替林对抑郁症ICR小鼠症状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了以下实验。
①请在下表中填写实验的主要步骤对应的序号以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备注:1.慢性束缚刺激3周可建立模型鼠;2.不动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对ICR小鼠进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6min,记录小鼠后4min不动时间,再计算得出。)

组别

实验步骤

检测指标

对照组

____

不动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

模型组

____

实验组

____

a.不做任何干预
b.慢性束缚刺激3周
c.腹腔注射阿米替林1周
d.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周
e.强迫进行游泳实验
②不动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作为测量ICR小鼠____的指标。
③阿米替林对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的影响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阿米替林使模型鼠不动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下降,说明____

实验鼠数量

平均百分比(%)

对照组

12

9.28±1.82

模型组

12

16.43±1.61

实验组

12

9.84±2.55

(4)进一步研究发现,阿米替林能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浓度,进而发挥其调节情绪的功能。推测阿米替林可能抑制了____对5一羟色胺的再摄取而发挥作用。
6 . 西医以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为主治疗失眠,但长期服用可产生药物依赖等;中医治疗常用酸枣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通过影响γ-氨基丁酸(GABA,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含量来影响睡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安全微生物(例如乳酸菌)产生的GABA可能是新型的具有改善睡眠作用的食品活性因子。为研究加入乳酸菌对酸枣仁进行发酵后的产物(酸枣仁乳酸菌发酵液)对失眠动物模型的影响,科研小组进行以下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睡眠时间(s)睡眠潜伏期(s)
失眠模型组20.33362.67
酸枣仁组52.33166.00
酸枣仁乳酸菌发酵液组65.67148.67
阳性药物(地西泮)组74.00135.67
注:睡眠潜伏期是指入睡时间,从上床准备就寝到实际入睡所需时间
(1)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___(填“会”或“不会”)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使下一神经元___(填“兴奋”或“抑制”),随后神经递质___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2)利用乳酸菌生产酸枣仁发酵液,可通过优化发酵温度、___(填2个因素即可)等发酵条件来优化发酵工艺。
(3)根据表中数据___(填“能”或“不能”)看出该科研小组成功建立小鼠失眠模型。实验组分别给予酸枣仁溶液、酸枣仁乳酸菌发酵液、地西泮溶液并持续7天,模型组的处理是___
2024-04-1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浏阳市江湾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7 .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会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5-羟色胺(5-HT)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明显偏少。临床上可用药物SSRIs来缓解抑郁症状,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突触前神经元将5-HT通过_____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对__________(填“K+”或“Na+”)的通透性增加,此时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
(2)据图分析临床上可用药物SSRIs来缓解抑郁症状的作用机理为: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注: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靶基因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SERT是一种回收突触间隙中的5-HT的载体。)

组别

数量

miR-16相对含量

SERT相对含量

对照组

10只

0.84

0.59

模型组

10只

0.65

0.99


①据表中数据可知,miR-16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SERT基因的表达,其原理是miR-16与__________结合,导致mRNA的降解,影响SERT的合成。
②结合上述研究,推测引起患者情绪低落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
(4)我们要快乐健康的生活,平时我们应如何更好应对情绪波动?请写出两点__________
2023-03-01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常会产生无助感或无用感,严重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为探索抑郁症的发生与5-HT含量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突触前神经元将5-HT释放到突触间隙,与______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5-HT发挥作用后少部分被______,大部分通过转运蛋白(SERT)摄取回突触前神经元。
(2)研究者提出的假设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下列能支持此观点的现象是______。
A.抑郁症患者脑神经元间5-HT含量降低
B.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SERT表达量提高
C.5-HT受体基因的突变对抑郁症发病无影响
D.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会导致实验动物出现抑郁症表现
E.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逐步提高

(3)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表。表中结果可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数量

中缝核miR-16相对含量

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

对照组

10只

0.84

0.59

模型组

10只

0.65

0.99

(注:miR-16是一种非编码RNA,可与靶基因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
(4)研究者进一步测定了中缝核处miR-16与SERT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如下图。据图可知中缝核miR-16可____________SERT的表达。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上研究,请写出抑郁症患者产生情感低落等抑郁行为的分子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人体雄性激素---睾酮(T)的分泌调节机制如图甲所示。

(1)激素GnRH的中文名称是____
(2)图中①②⑤④过程体现了雄性激素的分泌存在着____调节和____调节。人体内的激素:____的分泌也存在与图中类似的调节机制。
(3)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细胞中合成该激素的细胞器是____
(4)激素与靶细胞上的____结合发挥作用后会失活,所以需要不断产生才能维持含量稳定。
(5)有研究表明吸食阿片类毒品(如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等)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别

平均年龄

吸毒史

吸毒量(g/d)

LH(mlu/mL)

FSH(mlu/mL)

T(mlu/mL)

吸毒者

32岁

平均4年

平均1.5

1.44

2.86

4.08

健康人

32岁



4.65

6.3

6.51

从表中说明吸食毒品最可能影响图甲中____(器官),使其受损,导致睾丸酮分泌量减少。为了确定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激素LH和FSH减少所引起的,可将体内的____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的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6)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卡因是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吸毒成隐后,吸毒者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获得同等愉悦感,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吸毒导致____减少,为获得同等愉悦感,需要更多的多巴胺,而增加吸食毒品的剂量可以增加多巴胺的量。

调查发现吸毒者容易出现怕冷、寒热交替等症状,说明吸毒会使位于下丘脑的____受损。
2023-11-0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形成性检测生物试题
10 . 河豚毒素能引起神经或肌肉麻痹,为了研究其对神经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影响,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组号

处理

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

室温,0.5 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

未加河豚毒素(对照)

75

75

浸润在河豚毒素中

5min后

65

65

10min后

50

25

15min后

40

0

(1)第Ⅰ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____(低或高)75 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 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_的方式释放____,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___识别,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2)进一步研究发现河豚毒素能抑制神经元上某种离子通道的开放,据表分析可知,河豚毒素作用于____通道。
(3)据表分析,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起抑制作用,判断依据是____。根据河豚毒素的作用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检测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和神经递质释放量。若突触前神经元的___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2023-11-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