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5 道试题
1 . 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生往往与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神经元过度兴奋相关。药物M能抑制Ca2+进入神经细胞,进而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神经元间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突触后膜Na+内流增多可能会导致癫痫的症状加重
C.药物M可能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处Ca2+内流以治疗癫痫
D.酗酒会增加癫痫发作可能是因为酒精会增加突触前膜对递质的回收
2024-05-1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高考生物冲刺压轴卷(六)
2 . 研究表明,长期慢性压力会导致果蝇出现情绪异常,表现为缺乏动力和快感缺失。长期处于压力下的果蝇表现出明显更长的求偶潜伏期,明显对享受甜味缺乏兴趣,脑内多巴胺含量也减少。神经递质5-羟色胺可以促进愉快情绪和记忆力的产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脑内多巴胺含量长期下降可能会导致抑郁情绪产生
B.果蝇求偶潜伏期延长,对享受甜味缺乏兴趣可能属于抑郁状态
C.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递质,作用后可被突触后神经元回收
D.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通过作用于突触而起到缓解抑郁的作用
2024-05-1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高考生物冲刺压轴卷(五)
3 . 冠心病是指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前区疼痛,导致心率加快,可通过受体阻断药来治疗。预防冠心病,要注意低脂饮食。回答下列问题:

   

受体阻断药可选择性结合受体,阻止相应信号的作用。现以狗为实验对象,据图选择作用于心肌细胞的受体阻断药(假定给药过程不影响心率),通过检测心率证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率的调节作用相抗衡。
(1)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
2024-05-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压轴题06 实验专题-2024年高考生物压轴题专项训练(新高考通用)
4 . 阿尔兹海默病常表现出记忆丧失等症状。AMPA是神经递质Glu的一种受体。研究发现大脑海马区神经元上的AMPA内化与长期记忆的遗忘有关(如下图)。

(1)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轴突末梢,_____中储存的Glu释放到突触间隙中。Glu作用后会被_____,以防止后膜持续兴奋。
(2)海马区突触后膜AMPA的内化与长期记忆的遗忘有关,原理是AMPA的内化导致_____,阻碍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3)酪氨酸激酶会催化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磷酸化。为探究AMPA磷酸化与其内化的关系,研究人员将野生型AMPA肽链的Glu-3Y区段的三个酪氨酸替换为丙氨酸,获得突变型AMPA该区段称为“Glu-3A”。激素S作用下,体外培养的野生型细胞和突变型细胞的AMPA磷酸化水平和细胞膜表面AMPA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激素S能够促进AMPA的_____区段的酪氨酸发生磷酸化,_____AMPA的内化。
(4)修饰后的Glu-3Y能够进入海马区神经元内,与AMPA竞争酪氨酸激酶的催化活性中心。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修饰后的Glu-3Y可以抑制长期记忆的遗忘。_____
正常小鼠,修饰后的Glu-3Y,修饰后的Glu-3A,生理盐水;用“避暗行为”检测小鼠记忆的范式如下图所示:

5 . 帕金森病(PD)主要是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导致多巴胺分泌不足,引起运动迟绥、抑郁等症状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近期我国学者提出帕金森病新型神经调控疗法,通过逆向AAV病毒感染标记关键神经元进行精准靶向干预,提供了潜在全新治疗策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多巴胺能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细胞内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B.多巴胺能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促进Na+内流,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C.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D.PD患者临床治疗时,基于逆向AAV病毒载体,有望实现将相关药物携带至特定神经元处
2024-05-1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卷(四)生物试题
6 .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细胞外没有能分解它的酶,若突触间隙中的谷氨酸回收受阻,则可能诱发癫痫。谷氨酸在脑内的代谢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谷氨酸可能使神经元乙兴奋或抑制
B.神经胶质细胞丙能对神经元甲起辅助作用
C.癫痫发作可能与某些神经元持续兴奋有关
D.可以通过上调EAAT的表达量治疗癫痫
7 . 作为药物,芬太尼因其强效镇痛及高性价比,成为缓解人类疾苦但“天使”级的镇痛药,但因其成瘾性,又成为让人坠入成瘾深渊的“魔鬼”。其镇痛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芬太尼可能会抑制神经元膜上Ca2通道蛋白的开放,从而减少Ca2内流
B.芬太尼通过抑制突触后膜对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影响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C.芬太尼能促进突触小体内的K外流,引起膜电位变化,增大动作电位的峰值
D.芬太尼因其镇痛效果佳且性价比高,可作为长期反复使用治疗药物的第一选择
2024-05-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江省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并向周围扩散,导致大脑功能短暂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如图为三种抗癫痫药物——噻加宾、苯巴比妥和拉莫三嗪的作用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癫痫致病机理可能是释放的过多谷氨酸会作用于NMDA受体和AMPA受体,使更多的Ca2+和Na+通道打开,Ca2+和Na+大量内流,导致突触后膜突发性过度兴奋,引发大脑功能障碍
B.据图分析,噻加宾抗癫痫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突触前膜上的GABA转运体,减少GABA的分泌,降低突触间隙中GABA的浓度,进而抑制GABA受体打开Cl-通道,Cl-内流减少,最终影响突触后膜兴奋
C.拉莫三嗪具有与抗抑郁药物氟西汀相似的作用,欲探究拉莫三嗪抗抑郁的最低有效剂量(获得最大疗效的最低剂量),基本思路是逐渐增加拉莫三嗪服用量,观察抑郁症的疗效,疗效不再提高时的服用量即为最低有效剂量
D.临床上需要确定药物最低有效剂量是为了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降低医药费用,减缓耐药性的产生,避免超量服药等
9 . 研究表明,抑郁症与某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有关。单胺氧化酶是降解该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酶,药物M是一种抗抑郁药物,可抑制单胺氧化酶的作用。下列推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A.该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突触后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大
B.抑郁症患者体内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比正常人的高
C.药物M可促进该单胺类神经递质回收和释放
D.药物M可增加突触间隙中该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
2024-05-0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生物试卷(二)
10 . 图1表示人体某反射活动相关的反射弧,在b、c两点之间连接有一个电表;图2是图1中Ⅰ与Ⅱ结构的放大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可以表示人体___(填“缩手反射”或“膝跳反射”)相关的反射弧,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在其基础上建立并维持条件反射的主要条件有___(至少答出2点)。
(2)多巴胺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其与图2中结构①结合后,能增加___离子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电位变化。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吸食可卡因后,使图2中神经元___(填“A”或“B”)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导致多巴胺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使人持续产生愉悦的心情,使人成瘾。吸毒成瘾后,吸毒者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获得同等愉悦感,从而造成对毒品的依赖,据图分析其原因___
(3)若适宜强度刺激图1中d点,图中电表的偏转情况是___(需说明偏转次数和偏转方向)。
2024-05-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二中,丰城九中,樟树中学等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