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它可通过作用脑部的神经元影响学习记忆。请依据资料回答问题。
(1)甲状腺激素通过在细胞内与受体结合来调节细胞生理活动。当全身多数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异常时,患者表现出甲减症状。但若受体异常只发生在垂体和下丘脑,甲状腺激素通过_____调节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TRH和TSH分泌_____,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量。
(2)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合成,从而促进学习记忆,而长期高脂肪膳食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记忆减弱。科研人员利用小鼠研究了蔬菜水果中富含的槲皮素对高脂膳食危害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BDNFmRNA(相对值)BDNF(pg/mg pr)
_____1.0026
高脂膳食0.6519
高脂膳食+槲皮素0.9525
表中横线处的处理为_____,上表数据表明_____
(3)甲状腺激素有T4和T3两种形式,主要以T4的形式分泌。在脱碘酶的作用下T4转变为T3并发挥生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槲皮素的作用机理,研究人员分别取高脂膳食组、高脂膳食+槲皮素组小鼠的血液,测定T4、T3和TSH(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结合相关信息和上图结果,推测槲皮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
2024-04-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航天员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英雄,进驻太空后机体会产生多种失重效应。
(1)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了类似于地面的环境,有利于航天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其中的_____保持相对稳定。
(2)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头部体液增多,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_____(填“促进”或“抑制”),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现象。
(3)经专业训练的航天员可通过位于_____的神经中枢调节,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减轻体位翻转症状。
(4)当航天员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血糖升高,此时血糖的来源为_____
2024-04-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将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导致糖尿病的肥胖小鼠分成两组,实验组服用阿司匹林;对照组未服用,三周后给两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测量2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研究的是阿司匹林在治疗胰岛素不敏感糖尿病中的作用
B.实验中给两组小鼠注射胰岛素而不是口服,因为胰岛素是蛋白质
C.对照实验表明阿司匹林可以提高实验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D.胰岛素不敏感而导致的糖尿病,其原因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所致
2024-04-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则靶细胞不一定为神经细胞
B.若信号物质是细胞因子,则靶细胞是树突状细胞
C.若信号物质是促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
D.若信号物质是胰岛素,则靶细胞是肝细胞、肌肉细胞等
2024-04-1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虽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但机体依旧处于正钠平衡(总Na+摄入多于排泄)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
B.细胞内液渗透压变化不干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C.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与主动饮水、激素调节有关
D.参与该过程的主要激素有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2024-04-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降低C.尿量增多D.胰岛素减少
2024-04-1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下表为患者血液化验的部分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
葡萄糖12.283.89~6.11mmol/L
钙离子2.812.02~2.60mmol/L
A.肌肉会出现抽搐现象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C.肝糖原分解增加D.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2024-04-1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褪黑素白天分泌少﹐晚上分泌多,能使人迅速入睡。人体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是人或哺乳动物脑内的昼夜节律起搏器,可调节身体内各种昼夜节律活动,对于调节激素水平、睡眠需求等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松果体细胞分泌的激素——褪黑素的调控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中褪黑素分泌和雄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均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特点
B.SCN、下丘脑、垂体和睾丸的细胞均有褪黑素的受体
C.晚上长时间的光刺激会促进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干扰睡眠
D.光周期信号调节雄性动物生殖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024-04-01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9 . 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处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高于或低于此值,机体都会进行相应调节,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在受到病原体感染时可造成机体发热至38.5℃以上,这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受影响有关。下图表示机体在发热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人体产生的致热性细胞因子会使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上调
B.在体温上升至38.5℃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物质d是神经递质,可与甲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膜电位变化
D.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调节
10 . 这个冬季,地处祖国东北角的哈尔滨走进了全国甚至全球视野,被称为2024开年首个“顶流”城市。在零下3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室外人员可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关于室外人员在寒冷条件下的生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升高,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血糖分解加快
B.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增多等变化以减少散热
C.经抗寒训练后,大脑皮层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会增强
D.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为神经一体液调节
2024-03-21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