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制作泡菜
(1)发酵原理:
①利用_____来进行发酵;
②发酵期间,乳酸会_____,当它的质量百分比为_____时,泡菜的口味、品质最佳。
(2)制作泡菜发酵条件:适宜的_____、严格控制_____条件。
(3)制作泡菜方法步骤:配制盐水→蔬菜装坛→加盐水→封坛发酵
①配制盐水: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百分比为_____的盐水,并将盐水_____,冷却待用。
②蔬菜装坛:将_____蔬菜洗净,切成块状或条状,混合均匀,晾干后装坛,装至_____时,放入_____,继续装至_____成满。
③加盐水:将_____的盐水_____倒入坛中,使盐水_____
④封坛发酵: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_____,发酵过程中注意_____,根据室内温度控制发酵时间。
(4)制作泡菜实验分析
①盐的作用:_____
②盐水浓度为质量百分比为_____
盐水浓度要适宜的原因:_____
③盐水煮沸的目的:_____
④盐水冷却后使用的目的:_____
⑤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可加入少量“陈菜泡液”,目的是_____
⑥泡菜坛子使用之前要检查密封性的目的:_____
⑦用水密封泡菜坛的目的:_____
⑧泡菜制作过程中,是否只有乳酸菌起作用?_____
(5)蔬菜应新鲜的原因:_____
(6)泡菜坛应装至八成满?为什么?__________
(7)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易发酵为酸奶?_____
(8)发酵中期时,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pH_____,嫌气状态形成,乳酸杆菌进行活跃的同型乳酸发酵(发酵产物只有乳酸或达到80%以上),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试分析这种微生物消长现象的原因(为什么乳酸菌会逐渐成为优势菌种):_____
(9)说出乳酸发酵过程中下列变化
乳酸菌数量变化_____
乳酸含量变化_____
亚硝酸盐含量变化_____
(10)泡菜制作过程中,各阶段菌种变化:
①发酵初期:_____
②发酵中期(风味最佳):_____
③发酵后期:_____
(11)泡菜坛的发酵液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乳酸菌吗?_____
(12)进一步探究——亚硝酸盐:
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会有_____产生;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_____危害人体健康,但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能够把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导致缺氧性中毒症状;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形式随尿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如适宜的_______________作用),才会转变成致癌物——_____。(霉变的食品亚硝胺可增至数十倍至数百倍)。
(13)拓展应用:
某同学在制作泡菜前,查阅资料得知,可以向泡菜坛中加人一些“陈泡菜水”;在用质量百分比为5%的食盐水制作泡菜时,他在不同时间测定了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见曲线图。请你帮他分析相关问题。

①据图分析,从亚硝酸盐的含量来看,你认为该泡菜在什么时间食用比较合适?为什么?_____
②他第一次制作出的泡菜“咸而不酸”,造成这个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
③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什么?_____
④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哪些?_____。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_____有关。温度过_____、食盐用量_____、腌制时间过_____,易造成_____,使亚硝酸盐含量_____
2024-04-04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章 发酵工程(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