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21 道试题
10-11高二上·北京朝阳·期末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 .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产生多倍体,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周期的
A.分裂间期
B.分裂期的前期
C.分裂期的中期
D.分裂期的后期
2016-12-13更新 | 1242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2 . 生物学实验中常常遇到筛选问题,以下筛选不能够成功的是( )
A.含高浓度盐的培养基培养愈伤组织筛选耐盐突变体
B.利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C.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筛选特定的杂交瘤细胞
D.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筛选融合的原生质体
12-13高一上·全国·期中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
名校
3 . 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DNAB.葡萄糖C.CO2D.抗体
2016-12-13更新 | 26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年北京市顺义区夏季高二会考模拟生物试卷
10-11高三·北京顺义·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4 .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利于携带氧
B.大量合成胰蛋白酶的胰腺细胞中光面内质网发达
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
D.细胞中线粒体的形状、大小随代谢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2016-12-12更新 | 977次组卷 | 5卷引用:2012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生物试卷
5 . 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经典材料,眼色有红、紫之分,体色有灰、黑之分,翅型有裂翅、非裂翅之分。
(1)已知裂翅由基因B控制,且裂翅基因B纯合致死。为研究裂翅基因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设计了两组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杂交亲本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裂翅♀裂翅♂非裂翅♀非裂翅♂
第一组♀裂翅×非裂翅♂908298103
第二组非裂翅♀×裂翅♂83798792

上述的杂交结果说明,裂翅基因位于__________(常、X)染色体上。
(2)已知果蝇的眼色由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R,r控制,体色由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科研人员设计了两个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根据杂交一、杂交二的结果推测,裂翅基因位于_____号染色体上;在翅型、眼色、体色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是__________
(3)P基因指导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催化合成一种红色的果蝇蝶呤,使果蝇眼睛呈红色。紫眼果蝇出现的原因是P基因中插入了一个DNA片段,导致PAH不能正常合成。
① P基因中插入了一个DNA片段,将直接导致基因表达过程中__________的产物异常,进而使PAH中的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② P基因中因为插入一个DNA片段所导致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_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4)有人提取了红眼果蝇的mRNA,用__________法获得正常P基因的有效片段,再通过__________法将其扩增,然后导入紫眼果蝇的早期胚胎中,观察发育成熟的果蝇眼色。发育成熟的果蝇眼色为__________
2016-12-12更新 | 3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一模理综生物试卷
6 .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家庭制作果酒时选用的葡萄要用清水简单冲洗
B.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根尖解离后用酒精漂洗
C.检测脂肪的实验中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后用清水漂洗
D.植物组织培养时切成小块的胡萝卜消毒后用蒸馏水冲洗
7 . 下列关于某人免疫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但不能直接清除靶细胞中抗原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基因和mRNA均存在差异性
C.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后可以迅速增殖和分化
D.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10-11高三·北京顺义·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8 . 图6示某哺乳动物某一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及其上的部分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含同源染色体,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或是处于减Ⅰ前期的细胞
B.该细胞在染色体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2号染色体上的A变为a或是a变为A
C.该细胞如果是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有3种基因型
D.该细胞如果是胚胎时期的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其体细胞的基因型有3种
2016-12-10更新 | 4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生物试卷
9 . 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
(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性免疫反应。
(2)科学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抗EV-GP抗体的水平。据图1,应选取_______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

(3)将制备的多种单抗分别与病毒混合,然后检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据图2,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_____________
(4)EV-GP具有多个与抗体结合的位点。为了研究上述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可按图3所示简要流程进行实验。

①请将图3中应使用的抗体填入下表i、ii、iii、iv处(填“A”或“B”或“无关抗体”),完成实验方案(一种即可)。

i_________,i_________,iii_________,iv_________

②若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与对照组1、2分别比较,实验组的荧光值应_________
(5)中国科学家用分子结构成像技术证实了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基于上述系列研究,请你为治疗EV病提供两种思路________________
2016·海南·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0 . 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A.膜蛋白能自主翻转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
2016-11-26更新 | 4435次组卷 | 67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