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 . 大肠杆菌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环境适宜时约20min繁殖一代。研究人员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14NH4Cl的培养基中,40min后收集大肠杆菌,提取其DNA。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DNA都含有14NB.所有DNA都含有15N
C.含14N的DNA占50%D.含15N的DNA占25%
3 . 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A.①B.④C.①③D.②④
4 . 三浅裂野牵牛是常见农作物甘薯(又称红薯)的近缘野生种,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常用于甘薯品质的改良。请回答问题:
(1)科研人员对三浅裂野牵牛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观察,下图为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

注:照片所示细胞中的染色体呈亮白色
①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_____
②图A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称为_____图C中_____彼此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图F中的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的_____期。
(2)此项工作主要在_____(填“细胞”或“个体”)水平上进行研究,为甘薯品质的改良提供理论支撑。
2024-05-2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原发性家族颅内钙化(PFBC)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大脑病理性钙化为特点。为研究此病的致病机理,科研人员做了如下研究。
(1)PFBC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据图1判断,与Ⅱ-2婚配的男性_____。   
A.健康B.患病C.健康或患病均有可能

(2)为研究此病的致病机理,对该家系部分个体的相关基因S(s)进行测序,结果如图2   

可知s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此变异可能会导致组成S蛋白的氨基酸改变,进而使S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影响该蛋白的功能。
(3)为研究S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研究人员用两种活体荧光染料对野生型和突变型细胞进行标记,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3。   

①分析上述实验结果时,需要将不同波长激发光下拍摄的细胞图像做叠加处理,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
②实验结果显示,正常的S蛋白均匀分布在细胞边缘,可能是一种定位于_____(填细胞结构)的蛋白,突变型细胞的S蛋白分布的特点是_____;突变型和野生型细胞比较,绿色荧光的深浅表示_____
(4)研究发现S蛋白可能是一种磷转运蛋白,以保证细胞摄取含磷无机盐。为验证此推测,某实验小组用含磷的培养液培养突变型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含磷量。
完善上述实验: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
(5)进一步研究表明S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中高度表达。综合以上信息分析,S基因突变导致_____,使神经细胞所处局部环境中磷浓度升高,诱导血管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从而引起血管钙化,造成大脑病理性钙化。
2024-05-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临床上造成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多见于烧伤、创伤等受损部位。由于Pa耐受多种抗生素,常导致治疗失败。为解决上述问题,噬菌体治疗逐渐受到关注。
(1)在侵染Pa时,噬菌体的尾丝蛋白通过与Pa细胞壁上的脂多糖结合进而吸附在Pa表面。不同噬菌体的尾丝蛋白不同,使噬菌体的侵染具有高度的_____
(2)PA1和PAO1是Pa的两种菌株。科研人员从某地污水中分离到一株可同时高效吸附并侵染PA1和PAO1的变异噬菌体,对其尾丝蛋白基因进行测序,部分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可知,与野生型噬菌体相比,变异噬菌体的尾丝蛋白基因发生了碱基替换,使尾丝蛋白_____,变异后的尾丝蛋白能同时结合两种Pa的脂多糖。
(3)将噬菌体加入PA1菌液中,培养30min后菌液变澄清,即大部分PA1已被裂解。将菌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少量菌落,即为噬菌体耐受菌(PAlr),对PA1和PAlr的DNA进行测序比对,PAlr丢失了部分DNA序列,其中含有脂多糖合成的关键基因galU。为验证galU的丢失是导致PAlr耐受噬菌体的原因,请利用下列选项完善表格中的实验设计和预期结果。

组别

1

2

3

4

处理方法

PA1+噬菌体

_____

敲除galU基因的PA1+噬菌体

_____

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

预期结果

较多噬菌斑

无噬菌斑

_____

较多噬菌斑

注:在固体培养基上,噬菌体侵染导致宿主细菌死亡形成的空斑即为噬菌体。
①PAl   ②PAlr   ③PAlr+噬菌体   ④导入无关基因的PAlr+噬菌体   ⑤导入galU基因的PA1+噬菌体   ⑥导入galU基因的PAlt4+噬菌体   ⑦无噬菌斑   ⑧较多噬菌斑
(4)Pa的细胞周期约为40min,根据题中信息,可推断PAlr的galU的丢失发生在噬菌体感染之_____(填“前”或“后”),噬菌体的感染起到了选择作用。
(5)依据本研究,在使用噬菌体治疗Pa感染需注意_____
2024-05-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某啮齿类动物种群数量暴增后又急剧下降。死亡个体未检出病原体,但出现血糖低、肾上腺肥大和淋巴组织退化等生理变化。科研人员将小鼠分别以每笼1、4、8、17 只进行饲养,在每笼17只组检测到与上述现象相符的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反馈调节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有关
B.生活环境造成的压力和紧张不会降低动物个体的免疫力
C.种内竞争压力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导致肾上腺素浓度增加
D.种内竞争压力导致神经系统作用于胰岛使血糖浓度降低
8 . 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的产生涉及到(  )
A.转基因技术B.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C.体外受精技术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9 . 细胞分裂素不仅参与调控细胞增殖,还参与植物体多种生理代谢和发育过程。下图示细胞分裂素功能的相关实验研究。依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注:黑点表示放射性氨基丁酸的分布
A.在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
B.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吸收氨基酸
C.甲组与丙组对照说明细胞分裂素可诱导营养物质运输
D.细胞分裂素可调节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再分配
10 . 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则该图所示的时期为(  )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024-05-10更新 | 485次组卷 | 100卷引用:北京市顺义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