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菜豆子叶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A.P1和P2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B.F1的基因型是AaBb
C.F2子叶为黑色的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
D.F2子叶为白色的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
2024-04-12更新 | 15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2 . ε-聚赖氨酸(ε-PL)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的活性,且人体可将其分解为赖氨酸,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食品防腐剂。科研人员欲从土壤中分离能分泌ε-PL的微生物,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V表示过程,①~③表示菌落),已知ε-PL可使亚甲基蓝褪色,形成透明圈。

   

(1)实验中需注意无菌操作,下列需要灭菌处理的是___。
A.土样B.培养基C.接种环D.涂布棒

(2)图中第I步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若经第Ⅱ步培养后发现菌落铺满了整个培养基、无法分辨出单菌落,则应在第I步之前____________,再进行接种。
(3)第Ⅲ步接种,应挑选_______(①/②/③)号菌落。
(4)下列所示操作,发生在图中哪个过程________(填图中过程编号)

   

(5)下列关于实验中用到的4种培养基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甲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能提供目的菌所需的全部营养
B.乙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用于选择产ε-PL的菌种
C.丙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用于分离产ε-PL的菌种
D.丁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用于目的菌的增殖、生产ε-PL

为检测上述收集到的ε-PL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抑制能力,研究人员将大肠杆菌等菌种分别涂布于某培养基表面,再将浸有不同浓度ε-PL的滤纸圆片置于平板培养基表面,培养后测量清晰区的宽度,得到了表所示的结果。

ε-PL浓度/mg·L-1

清晰区宽度/mm

微生物

20

30

40

50

60

70

大肠杆菌

+

+

7.2

10.8

11.6

13.3

沙门氏菌

+

+

6.5

9.2

10.9

13.0

酿酒酵母

7.2

9.1

12.6

13.4

14.8

-

红曲霉

+

+

+

+

+

6.3

注:“+”表示无清晰区,“-”表示未进行实验。
(6)下列关于上述抑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结果显示ε-PL对酿酒酵母的抑制作用最强
B.ε-PL对四种微生物的抑制效果与浓度正相关
C.用于实验的培养基应该用液体的选择培养基
D.接种过程需在超净工作台火焰周围进行

(7)该实验在设置ε-PL浓度梯度方面还有不完善之处,请提出2条修改建议: ________
(8)经实验筛选到的菌种通过大规模发酵可大量生产ε-聚赖氨酸(ε-PL),以下关于发酵工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发酵过程中培养基和设备均采用相同方式灭菌
B.选育出的菌种可直接用于大型发酵
C.发酵过程需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培养条件
D.发酵产物ε-聚赖氨酸(ε-PL)需从微生物体内分离提纯

(9)发酵过程中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若要确切统计活菌数量,可采用_______(显微镜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3 .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2023-12-06更新 | 1394次组卷 | 331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9-10高二下·甘肃天水·期末
4 . 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以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特异性免疫,抗体
B.特异性免疫,抗原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2023-11-14更新 | 482次组卷 | 173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生物试卷
11-12高三上·上海·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结构或基因序列的变化。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换模式,丙、丁、戊图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2023-04-16更新 | 210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卢湾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6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类的生活规律。实际上,地球上的生物都表现出一种昼夜节律。为深入了解昼夜节律,科学人员以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研究。
(1)用甲磺酸乙酯处理野生型雄果蝇以获得昼夜节律突变体, 将经过处理的雄果蝇和一种特殊的X^XY雌果蝇(两条X染色体连在一起,不能分开)进行杂交,在该杂交实验中,亲本雌果蝇可以产生      
A.2种配子,比例为1:1B.2种配子,比例为2:1
C.2种配子,比例为1:2D.3种配子,比例为1:2:1
(2)从F1中筛选昼夜节律突变体。已知XXX和YY型果蝇死亡,则F1中没有染色体变异的个体为____(编号选填)
①雄性                            ②雌性                            ③雌雄都有
(3)若F1雄蝇昼夜节律都异常,雌蝇都正常,则可推断控制果蝇昼夜节律的基因per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
(4)野生型果蝇的昼夜节律为24h,某科研小组筛选出昼夜节律分别为28h(长节律)、19h(短节律)和无节律3种突变体以果蝇群体每小时羽化个体数作为昼夜节律的观测指标进行研究,其结果如图所示,图A对应野生型果蝇的节律,则图 B~D中表示短节律和无节律突变体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以上3种突变体的相关突变基因(perL(长节律)、perS(短节律)和per0(无节律))相对per都为隐性基因且均位于与pe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相同,但不能确定它们是否由同一个per基因突变产生(即是否互为等位基因)。科学家将长节律雄蝇和携带无节律基因的雌蝇杂交,培育双per突变杂合体:若perL和per0为等位基因,则双per突变杂合子雌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perLXper0,其性状应为________(编号选填填①“节律正常”或②“节律异常”);若为非等位基因,则相关基因在该雌蝇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为下图中的_________,该雌蝇性状应与第一种假设相反。

(6)经实验确定上述的第一种假设正确,这体现了基因突变___________的特点。基因测序发现perS、perL和per0基因都只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但只有per0突变体完全丧失了昼夜节律,请推测per0突变体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08更新 | 67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10高二下·浙江杭州·期中
7 . 如果下列所示基因分布状况的生物自交,其子代性状分离比例为9:3:3:1的是(       
A.B.
C.D.
2022-09-04更新 | 717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4年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8 . 果蝇成体中的神经干细胞(NSC)可在机体需要时增殖,也可分化为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以达到稳定细胞数量或修复机体的目的。研究证明果蝇胚胎早期发育时NSC中,trbl基因的表达会使NSC进入暂不增殖的状态,且有相当部分(约75%)的细胞停滞在了G2期。图1显示了果蝇胚胎发育早期NSC细胞进入或解除停滞状态的分子机理,其中Trbl、Akt、dILPs都是蛋白质分子。

(1)据题信息推断,神经干细胞属于______
A.胚胎干细胞B.单能干细胞C.多能干细胞D.全能干细胞
(2)根据图1中的信息以及学习过的知识,处于增殖期I的细胞和停滞期的细胞,在_______方面(填下面的编号)可能存在差异。
①DNA含量             ②RNA种类             ③蛋白质种类             ④细胞形态             ⑤细胞核相对大小
(3)Trbl可促进并维持NSC细胞进入停滞期,dILPs则可以解除细胞的停滞状态,结合图1的信息,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trbl基因在增殖期I开始转录
B.Trbl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序列由trbl基因的碱基序列决定
C.Akt可以促进NSC脱离停滞期、能促进细胞分裂
D.dILPs可能是一种激素分子,通过与细胞内的Akt结合可抑制Trbl发挥作用
(4)一般认为,细胞处于暂不增殖状态时,所处的时期应为G0期。最近研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细胞周期停滞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处于不同暂不增殖状态下的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的比例差异,得到了如图2的结果。有人提出“处于G2期NSC细胞是更好的修复神经损伤的材料”。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根据图2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SC细胞累积一定的数量并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分化是保持内环境稳态以及修复神经系统损伤的关键。科研人员希望在Trbl、Akt、dILPs中选择一种作为“分子开关”以控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状态。你认为哪一种蛋白质分子更适合,请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10-11高三上·福建厦门·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9 .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
已知染色体状况:
A.B.
C.D.
2021-11-16更新 | 525次组卷 | 71卷引用: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10 . 线粒体内的mtul基因突变后,会导致3种tRNA无法准确识别相关信息,从而无法合成蛋白质。由此可知,下图中可被该基因突变阻断的过程是( )
A.①B.②C.③D.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