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63 道试题
1 . 某植物花腋生对顶生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表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后 代
腋 生顶 生
顶生×顶生0804
腋生×腋生807270
顶生×腋生295265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该植物花腋生和顶生这一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根据杂交组合_____做出判断,判断依据是_____
(2)组合二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组合三中顶生的基因型是_____
(4)表中杂交组合中属于测交组合的是_____
(5)若杂交组合二的子代腋生植株自由交配,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2 . 落粒性是作物种子成熟后脱落的现象。研究者就荞麦落粒性的遗传规律,用某落粒品系分别与三个非落粒品系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亲本

F2表现型和比例

落粒品系

非落粒品系1

落粒:非落粒=47:35(约9:7)

落粒品系

非落粒品系2

落粒:非落粒=85:28(约3:1)

落粒品系

非落粒品系3

落粒:非落粒=39:59(约27:3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于3个非落粒品系,落粒品系均为显性性状
B.杂交一F2单株自交,后代可能出现落粒:非落粒≈9:7或3:1性状分离比
C.杂交二和杂交三的F2单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分别占1/2、1/8
D.表中亲本非落粒品系1、2、3互相交配,后代可能出现落粒性状
3 . 莲叶桐是修复海岸生态系统的优良树种之一、为探究光照强度对莲叶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生长状态良好且长势一致的莲叶桐幼苗,用一、二、三层造荫网分别对莲叶桐幼苗进行遮前处理(记为T1、T2、T3,网层数越多,遮荫效果越好),对照不遮荫处理,其他条件一致。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数据见下表(表中叶绿素SPAD值越大,表示叶绿素含量越高)。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


测量指标

对照

T1

T2

T3

单株总干重(g)

7.02

9.01

7.75

6.15

叶绿素(SPAD)

41.52

46.49

43.84

35.03

叶片可溶性糖(mg/g)

25.09

20.41

15.41

11.14


(1)绿色植物中的叶绿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中。遮荫后,T3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叶色发黄,推测其主要原因是_____。T3的叶片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
(2)经过遮荫处理后,随着光照强度由强到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其原因是_____
(3)对照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比T1,T2高,但单株总干重比T1、T2低,其原因是_____
(4)为验证T3的叶绿素含量降低,需要分析莲叶桐遮荫处理后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现有干燥的定性滤纸条(其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这一端底部1cm处画有一条细的横线)、天平、玻璃漏斗、尼龙布等充足的实验材料和用具,按步骤简要写出实验过程(根据需要可自行加步骤,不限于3步):
_____
②将材料剪碎,分别置于不同研钵中,加入等量溶剂后充分研磨
_____
4 . 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组别

亲本的处理方法

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紫色子叶

白色子叶

实验一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409粒

0

实验二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0

405粒

实验三

将甲植株和乙植株杂交

396粒

0

实验四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297粒

101粒

据表分析回答:
(1)在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2)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___________
(3)若欲检测丙植株的基因型,人工传粉时要选择接受___________植株的花粉,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1:1,上述的实验方法被称为___________
5 . 牛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是鉴别牛奶质量的主要依据。某同学欲探究某品牌的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下面是其未设计完的实验,请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探究某品牌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实验原理:利用颜色反应检测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实验步骤:见下面表格。
项目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实验结果
探究
牛奶
中有无还
原糖
试管A加入2 mL牛奶加入2 mL斐林试剂c
试管B加入2 mL蒸馏水加入2 mL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试管C加入2 mL葡萄糖样液加入2 mL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探究
牛奶
中有
无蛋
白质
试管D加入2 mL牛奶加入1 mL NaOH溶液d     
试管E加入2 mL蒸馏水 b 加入3~4滴CuSO4溶液
试管F加入2 mL a 样液加入1 mL NaOH溶液加入3~4滴CuSO4溶液

(1)请补充表格中a、b、c、d处内容: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请预测A、D两个试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该实验设计:试管A和______________构成对照实验,对照组为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0-10更新 | 394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 有机物的鉴定-2021年高考生物必考实验专题突破
6 . 某种水果果肉的颜色同时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植株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表现为红色,当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表现为黄色,其余表现为橙色。现做了以下三组杂交实验:
实验一: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
实验二: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
实验三: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9:2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一中,亲代红色果肉植株与子代红色果肉植株的基因型不相同
B.实验二中,亲本橙色果肉的基因型有6种可能
C.实验三中,亲本橙色果肉植株含有3个显性基因
D.若橙色果肉亲本的基因型已确定,实验三中子代橙色果肉植株自交,其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有7种
2021-12-09更新 | 2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生物高考真题及变式题(2)
7 . I.福禄桐是一种著名的观叶植物,其叶形的心形与扇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基因D/d控制。现用一株心形叶植株和一株扇形叶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后代数量足够多),以鉴别该心形叶植株的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福禄桐是两性花植物,杂交过程和豌豆类似,其基本步骤为___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原理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定律。
(2)完善下列实验设计:
实验一:____________,由此可判断心形叶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实验二:让心形叶植株和扇形叶植株杂交。
(3)实验结果预测:
①若实验一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亲本心形叶植株为____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若未出现性状分离,则说明亲本心形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二的后代全表现为心形叶,则亲本心形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若后代全部表现为扇形叶,则亲本心形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若后代中既有心形叶植株又有扇形叶植株,则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出亲本心形叶和扇形叶的显隐性。
II.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鸡羽的芦花性状(B)对非芦花性状(b)为显性。
(4)一只发生性反转的芦花母鸡(性染色体组成不变)与一只正常的非芦花母鸡交配,子代的性状及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已知WW不能存活)。
2022-07-09更新 | 468次组卷 | 3卷引用:考向11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D、d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组合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紫花×白花       405       411
白花×白花        0       820
紫花×紫花       1240       413

(1)组合一中亲本基因型:紫花______,白花______
(2)表中能判断显隐性的关系的杂交组合是______
(3)组合一的交配类型是______
(4)组合三中的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组合一的遗传图解:_________
9 .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某地附近有一周期性泛滥的河流,下表为洪水泛滥期几种小型植食性啮齿类动物数量百分比和受猛禽捕食而造成的不同死亡率

啮齿类动物种类

普通田鼠

根田鼠

欧䶄

黑线姬鼠

泛滥期种群数量(%)

46.5

8.0

41.0

4.5

猛兽吐出残食中出现的频率(%)

63.5

6.7

12

16

(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_________分布。
(2)用样方法调查黄花刺茄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调查中发现它的种群数量每年都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1.5倍,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0,则两年后它的数量将达到__________
(3)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适宜,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但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导致局部草原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近年来人类的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
(4)表中几种啮齿类动物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5)据表中数据分析,洪水泛滥期猛禽捕食__________数量最多,__________最有可能灭绝。
(6)在森林草原交错区(群落交错区,是指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随着气候越趋干旱,__________或落叶林占优势,直到最后,只遗留一些岛屿状森林在大片的草原上,该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
2024-01-18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湖北卷生物变式题19-20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
10 . 入侵生物福寿螺适应能力强、种群繁殖速度快。为研究福寿螺与本土田螺的种间关系及福寿螺对水质的影响,开展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在饲养盒中间放置多孔挡板,不允许螺通过,将两种螺分别置于挡板两侧饲养;单独饲养为对照组。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二:在饲养盒中,以新鲜菜叶喂养福寿螺,每天清理菜叶残渣;以清洁自来水为对照组。结果如表所示。
养殖天混浊度/(FTU)总氮/(mg/L)总磷/(mg/L)
数/d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
110.810.5814.727.730.440.01
315.540.3133.168.371.270.01
523.121.0472.789.042.380.02
734.440.4674.029.354.120.01

注:水体混浊度高表示其杂质含量高。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一结果可知,两种螺的种间关系为__
(2)由实验二结果可知,福寿螺对水体的影响结果表现为__
(3)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填序号)。
①福寿螺的入侵会降低本土物种丰富度
②福寿螺对富营养化水体耐受能力低
③福寿螺比本土田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④种群数量达到K/2时,是防治福寿螺的最佳时期
(4)福寿螺入侵所带来的危害警示我们,引种时要注意__(答出两点即可)。
2023-04-10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命题视角02 曲线图信息类-【大题拆小做·题型轻松过】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情境信息类大题必杀集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