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9 道试题
1 . 光照过强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阶段的PSⅡ复合体(PSⅡ)造成损伤,使其活性降低,并导致光合作用减弱。细胞可通过非光化学淬灭(NPQ)减少过剩的光能对PSI的损伤,但不能修复损伤的PSⅡ。科研人员以拟南芥的野生型和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中不同材料采用的光照强度相同且强光对二者的PSⅡ均造成了损伤)。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拟南芥种类和光照强度
B.强光照射下拟南芥突变体的PSⅡ活性比野生型PSⅡ活性高
C.黑暗2前期的拟南芥可能短暂时间内仍能制造有机物
D.强光照射下突变体的暗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
2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变化的,我们把释放二氧化碳的库称为源,吸收二氧化碳的库称为汇。在分析碳循环各个构成元素的基础上,某科研小组提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其中括号内的数据为年变化量(109tC/a),未加括号的数据为库存量(109t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B.不考虑人类活动的作用,仅考虑正常的自然因素时,中国陆地植被是一个二氧化碳的汇,它每年净吸收0.37×109tC的碳量
C.考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生产以及生物质燃烧等人为因素时,该系统每年会向大气净排放0.62×109t C的碳量
D.“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呼吸作用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途径,即土壤微生物通过无氧或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3 . 乙烯和生长素(IAA)在高浓度NH4NO3条件下可调节拟南芥幼苗根毛的发育。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受到高浓度NH4NO3毒害后,根毛会畸形分叉,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甲、乙均为缺失某蛋白质的IAA不敏感型突变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甲缺失蛋白M,乙缺失蛋白N,ACC为乙烯合成前体
A.高浓度NH4NO3下,乙烯或IAA 抑制根毛的分叉均需要蛋白N
B.高浓度NH4NO3下,外源ACC 对乙的根系保护效果比对甲的好
C.添加ACC 或IAA均可抵抗高浓度NH4NO3对甲和乙的毒害作用
D.在调节野生型拟南芥的根毛发育时 ACC 和 IAA 表现为协同作用
2024-02-02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细菌内毒素(LPS)可与免疫细胞表面TLR4结合,介导免疫细胞分泌炎症因子TNF,引发小鼠全身性炎症反应。针灸刺激足三里(ST36),可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作用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缓解炎症反应,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针灸刺激ST36,可引起NA和A分泌增加,该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理由是_________
(2)研究表明,NA、A在免疫细胞表面有两种类型的受体,α2-AR介导促进(+)炎症反应,β2-AR介导抑制(-)炎症反应。据图推测在针灸缓解炎症反应的调节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NA)和肾上腺素(A)对受体β2-A和Rα2-AR的作用分别是:甲______(促进或抑制)乙______(促进或抑制)
(3)用针灸刺激足三里(ST36)疗法可缓解炎症反应。为研究该作用效果依赖于具有P受体的感觉神经元,研究人员构建P受体感觉神经元缺失的模型小鼠P′。分别给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P′注射LPS之后,用适宜强度针灸刺激其足三里(ST36),检测TNF含量变化。若结果为_____________,则可判断上述结论成立。
(4)如图2分别为细针和粗针进行针灸治疗时,针刺部位附近神经末梢的电位变化。

①当粗针扎穴位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______,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细针治疗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所以针灸治疗需要对针的粗细进行选择。
②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试分析临床上患者血钙含量偏高,针灸抗炎疗效甚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2-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5 . 葡萄糖可作为细胞呼吸的底物,也可转化为非糖物质。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主要以[H]的形式储存,继而再转移至ATP中并用于生命活动,该转化过程在线粒体膜上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来实现,如图甲所示,图中I、Ⅱ、Ⅲ、Ⅳ表示电子(e)传递复合体。图乙表示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代谢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H]的产生场所有____。图甲中的生物膜表示线粒体____(填“内膜”或“外膜”),可运输H+的电子传递复合体有____
(2)线粒体中ADP和Pi的浓度是调控呼吸作用强度的重要因素,当细胞对ATP需求高时,线粒体中ADP的浓度较高,H+进入内膜的速度较____(填“快”或“慢”)。氰化物能抑制Ⅳ的活性,进而导致细胞的ATP供应减少,其原理是_____
(3)图乙中过程①的反应场所是____,X表示的物质是____。《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人不超过50 g,最好控制在25 g以下。摄人糖量过多容易出现____(答出2种即可)等健康问题。
2024-02-0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6 . 图中甲为龙葵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某一阶段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及着丝粒、动粒结构,其中动粒有驱动染色单体分离的作用。图丙是不同浓度氯化镉(CdCl2)对龙葵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1是龙葵根尖细胞的细胞壁;2是有丝分裂末期出现在细胞中央的一种结构,称为___,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2)观察龙葵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解离完成后,取出根尖放入清水中漂洗的目的是___。龙葵根尖成熟区细胞是否会出现动粒结构?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
(3)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分离酶能使黏连蛋白解聚。通常情况下,分离酶与securin蛋白(分离酶抑制蛋白)结合而不表现出活性。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后期促进复合物(APC)被激活,此复合体能特异性选择并引导securin蛋白降解,从而激活分离酶。APC自身不能独立工作,需要Cdc20(一种辅助因子)协助。上述资料能表明的事实是___。(填序号)
①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需要酶的参与
②APC激活后与分离酶结合,引起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③Cdc20、APC等物质的作用结果最终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4)图丙所示实验中,对照组中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原因是___。由此图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
2024-02-01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7 .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遮阴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为花生的合理间种提供依据。科研人员从开花至果实成熟,每天定时对花生植株进行遮阴处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处理

光补偿点/lx

光饱和点/klx

叶绿素含量/(mg - dm—2)

单株光合产量(干重)/g

单株叶光合产量(干重)/g

单株果实光合产量(干重)/g

不遮阴

550

40

2.09

18.92

3.25

8.25

遮阴2h

515

35

2.66

18.84

3.05

8.21

遮阴4 h

500

30

3.03

16.64

3.05

6.13

注:光补偿点指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指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的最低光照强度。
A.花生植株可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来适应弱光环境
B.遮阴处理不会影响花生植株最终的光合产量
C.遮阴处理可能会降低花生植株的呼吸作用强度
D.较长时间遮阴处理下,花生植株可能优先将光合产物分配至叶中
2024-02-0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8 . 如图为机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的流程图,甲~丁代表不同物质,字母代表不同的细胞,数字代表不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图中共有4种细胞能识别过敏原
②第二次注射甲时,产生的浆细胞同样来源于C细胞
③与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特有的过程包括⑤⑥⑦⑧⑩
④图中的A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⑤图中肥大细胞表面有抗原MHC复合体
⑥哮喘发生的过程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2024-02-01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在遭遇病原体感染期间,造血系统会由正常模式切换到紧急模式。研究发现,去泛素化酶基因(USP22) 敲除小鼠在紧急造血模式下比正常小鼠更能抵抗病原体感染,组蛋白(H2B) 泛素化水平升高可增强细胞的紧急造血和免疫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推测紧急造血模式有利于机体及时补充感染期间消耗的免疫细胞
B.推测 USP22 基因敲除小鼠体内的 H2B泛素化水平低于正常小鼠
C.增强USP22 基因表达有助于提高小鼠对病原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D.H2B 泛素化水平降低可能是免疫系统进入高度防御状态的信号
10 . 盐地碱蓬能生活在靠近海滩或者海水与淡水汇合的河口地区,它能在盐胁迫逆境中正常生长,与其根细胞独特的转运机制有关。下图是盐地碱蓬根细胞参与抵抗盐胁迫的示意图(HKT1、AKT1、SOS1和NHX均为转运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盐地碱蓬根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与细胞液、细胞膜外的pH不同,这种差异主要由H+—ATP泵以___方式将H+转运到细胞外和液泡内来维持的。这种H+的分布特点为图中的___蛋白运输Na+提供了动力,以减少其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2)在高盐胁迫下,当盐浸入到根周围的环境时,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进入根部细胞,同时抑制了K+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中Na+、K+的比例异常,使细胞内的酶失活,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盐地碱蓬的根细胞会借助吸收的Ca2+调节Na+、K+转运蛋白的功能,进而调节细胞中Na+、K+的比例。由此推测,细胞质基质中的Ca2+对HKT1和AKT1的作用依次为______(填“激活”或“抑制”),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恢复正常。另外,一部分离子被运入液泡内,通过调节细胞液的渗透压促进根细胞___,从而降低细胞内盐浓度。
(3)为验证Ca2+在高盐胁迫下对盐地碱蓬吸收Na+、K+的调节作用,科研小组进行实验:
①实验材料:盐地碱蓬幼苗、Ca2+转运蛋白抑制剂溶液、一定浓度的NaCl、KCl的高盐培养液等。
②实验步骤:
a.取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盐地碱蓬幼苗分成甲、乙两组,放入一定浓度的含NaCl、KCl的高盐培养液中培养;
b.甲组加入2mL蒸馏水,乙组加入___
c.一段时间后测定高盐培养液中Na+、K+浓度。
③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若与甲组比较,乙组___,说明Ca2+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细胞中Na+、K+的比例。
(4)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及所学知识,农业生产上促进盐化土壤中耐盐作物增产的措施有___。(写出两点)
2024-01-3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