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矮化是一种重要的农艺性状,对作物产量、抗倒伏和种植密度均有显著影响。矮化果树具有结果早、易管理和成本低等诸多优势。
(1)赤霉素是 种植物激素,需要与靶细胞上的____结合后发挥作用,通过促进____从而使植物茎秆伸长。
(2)为研究某果树品种的矮化突变性状是否与赤霉素(GA)的合成途径或信号转导途径有关,现对该品种的纯合野生型和纯合矮化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且适宜浓度的外源性 GA 溶液,检测植株的地上部分长度,结果如图1所示。推测该矮化突变体的____(填“GA 合成”或“GA信号转导”)途径被抑制,理由是____

(3)近期研究发现,乙烯、GA与相关基因表达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实现对植物矮化的调控,其主要分子机制如图2所示(注:转录因子指协助目的基因转录的蛋白质因子)。

①据图分析,与矮化植株相比,正常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酶基因表达量____,赤霉素合成酶基因表达量____(以上两空填“较高”、“较低”或“相等”)。
②若植株中基因 CiACS4 超表达,推测该植株株高的表现型并分析原因____
2024-02-02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2n=28),其花色红花和白花受等位基因A、a控制;茎长受B+(高茎)、B(中茎)、b(矮茎)3个基因控制,某种茎长基因型胚胎致死。现将一对高茎红花植株个体杂交,产生的F表型及比例如下表。取F1的中茎红花随机交配,F2中矮茎红花个体占7/32.
性别F1的表型及数量
雌株高茎红花雌株81、中茎红花雌株39
雄株高茎红花雄株40、中茎红花雄株18、高茎白花雄株39、中茎白花雄株23
(1)对该植物进行核基因组测序,需要测定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根据以上信息,B+、B、b三者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可表示为_____(用“>”表示)。
(3)控制花色的基因和茎长性状的基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为_____
(4)亲代雌性个体基因型为_____,涉及茎长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
(5)取F1高茎红花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有_____种基因型。
2023-07-03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科研工作者将苏云金杆菌的Bt抗虫基因导入普通品系棉花,获得了三个纯合抗虫品系甲、乙和丙。将三个抗虫品系与普通品系棉花杂交,F1均表现为抗虫,且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3:1。回答下列问题:
(1)将苏云金杆菌的Bt抗虫基因导入普通品系棉花可以采用______法。若将Bt抗虫基因插入某种细菌Ti质粒的T-DNA上,再让其侵染普通品系棉花细胞,该过程主要利用了细菌Ti质粒的____________的特点,成功将Bt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
(2)将上述过程获得的甲、乙、丙三个纯合品系相互杂交,得到的结果如下:
甲×乙→F1抗虫→F2抗虫:不抗虫=15:1
乙×丙→F1抗虫→F2抗虫:不抗虫=15:1
丙×甲→F1抗虫→F2全表现为抗虫
①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甲、乙、丙三个品系中Bt抗虫基因的遗传都遵循______定律。
由杂交实验结果判断,甲、乙、丙三个品系中Bt抗虫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依次用A/a、B/b、C/c……表示染色体上的Bt抗虫基因,则甲、乙、丙三个品系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将甲、乙杂交的F1与乙、丙杂交的F1杂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抗虫:不抗虫等于____________
(3)通过基因工程另获得一对纯合抗虫基因的品系丁,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丁品系中的Bt抗虫基因插入新的染色体上,还是和乙的Bt抗虫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请写出该实验的设计思路: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2022-07-13更新 | 4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为研究水稻D基因的功能,研究者将T-DNA插入到D基因中,致使该基因失活,失活后的基因记为d。现以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编号亲本组合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结实率
♀DD×♂dd16/15810%
♀dd×♂DD77/15450%
♀DD×♂DD71/14150%
(1)表中数据表明,D基因失活使___________配子育性降低。为确定配子育性降低是由于D基因失活造成的,可将___________作为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后。导入到___________(野生/突变)植株的幼芽经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中。观察转基因水稻配子育性是否得到恢复。
(2)进一步研究表明,配子育性降低是因D基因失活直接导致配子本身受精能力下降,若让杂交①的F1给杂交②的F1授粉。预期结实率为___________,所获得的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3)为验证F2植株基因型。研究者根据D基因,T-DNA的序列,设计了3种引物,如图所示

随机选取F2植株若干,提取各植株的总DNA。分别用引物“Ⅰ+Ⅲ”组合及“Ⅱ+Ⅲ”组合进行PCR,检测是否扩增(完整的T-DNA过大,不能完成PCR)。若___________,则相应植株的基因型为Dd;同理可判断其他基因型。
2022-02-11更新 | 8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5 . 氧化应激是体内自由基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多细胞器协同参与的复杂生化过程,高尔基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参与放大应激信号,诱发细胞早期凋亡。Src蛋白分布于高尔基体膜等处,参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细胞骨架衔接蛋白ANLN分布于高尔基体等膜上的蛋白质,其作用是保持高尔基体及对应结构的稳定。
(1)在神经元中,高尔基体常集中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处,与突触小体内的_______ 形成有关;细胞骨架在神经元中参与了轴突和树突的伸展等生理过程,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当神经元轻度受损时,高尔基体可以形成_______,修补神经元的断端细胞膜,这一功能依赖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2)科研人员使用H2O2构建氧化应激神经元模型进行相关实验一,观察、测定并统计神经元突起数及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注:SA为Src蛋白的激活剂


该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应激下的神经元及高尔基体的早期表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并推测细胞中Src蛋白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又设计了特异性干扰ANLN基因表达的RNA片段(ANIi)和无关RNA片段。并利用该干扰技术,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二:探究在氧化应激状态下,Src与ANLN之间的调控关系。请结合实验一的结果填下表完善实验二。
材料及处理   a .正常神经元     b. H2O2氧化损伤神经元       c. SA        d. ANIi       e.无关RNA
组号                          

材料及处理bd be bcd____
预期
现象
神经元突起急速下降,高尔基体长度迅速增长,出现细胞凋亡现象与实验中
( ) 组一致       
现象与实验中
( ) 组一致
现象与实验中
第 (③) 组一致
实验结论:Src通过调控ANLN表达来抑制神经元的凋亡及稳定高尔基体结构。
6 . 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M、m 基因位于 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mm 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型为 MM、Mm 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R、r 基因位于 5 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RR、Rr、rr 的植株表现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细菌中的 H 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导入 H 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中,H 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达,喷施萘乙酰胺(NAM)后含 H 基因的雄配子死亡。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1)基因型为 Mm 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F2 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雄性不育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所得可育晚熟红果杂交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以该杂交种为亲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受粉,则 F2 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2)已知 H 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多插入 1 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将 H 基因导入基因型为 Mm 的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施 NAM,F1 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若植株甲和乙的体细胞中含 1 个或多个 H 基因,则以上所得 F1 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 H 基因。若植株甲的体细胞中仅含 1个 H 基因,则 H 基因插入了________所在的染色体上。若植株乙的体细胞中含 n 个 H 基因,则 H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植株乙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若不喷施 NAM,则子一代中不含 H 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3)若植株甲的细胞中仅含一个 H 基因,在不喷施 NAM 的情况下,利用植株甲及非转基因植株通过一次杂交即可选育出与植株甲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请写出选育方案______________
2021-07-09更新 | 10209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已知某种小鼠的体色由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A1控制灰色,A2控制黑色,A3控制黄色,基因B控制色素的形成,基因型bb的小鼠为白色。科研工作者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基因M定向插入到基因B或b所在的染色体上,并培育出均含有一个基因M的小鼠品系:灰色①、黑色②、黄色③,M基因纯合致死。每个小鼠品系中雌雄个体各有若干只,且基因型相同。已知上述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染色体结构缺失个体正常存活。对这三个品系小鼠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1)由杂交实验一、二可知,基因A1、A2、A3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杂交亲本③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述实验推断,在品系①②③中基因M与基因______(填“B”或“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3)仅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基因B、b与基因A1、A2、A3之间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确定基因B、b与基因A1、A2、A3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让实验一F1中的多只灰色鼠相互交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多次进行实验二的过程中,F1代偶然出现了一只黄色雄鼠。为探明其产生机理,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下操作:提取该鼠性腺中处于联会期细胞,用六种颜色的特殊荧光分子分别对细胞中可能存在的基因M、B、b、A1、A2、A3进行特异性染色,然后将未被相应基因结合的荧光分子洗脱,在显微镜下检测基因的着色情况,每个被染上颜色的基因都会出现一个光点。请分析下列变异类型会出现的光点的颜色和数量。
①若该黄色雄鼠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则一个细胞中可能出现5种颜色10个光点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黄色雄鼠是由于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则一个细胞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该黄色雄鼠是由于某条染色体结构缺失导致的,则一个细胞中出现___________
2020-07-28更新 | 5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下列为某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 DNA 变化图解,下列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细胞是人体正常体细胞(46 条染色体),则在 CD 段的核DNA 数为 92 个
B.BC 段进行 DNA 复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则中心体复制的时期为 BC 段
D.在 AC 段合成蛋白质时,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9 . 图一表示某家族性疾病甲病(由基因A、a控制)和乙病(由基因B、b控制)的遗传系谱图。图二表示该家族第Ⅱ代某个体某一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图三表示该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部分图像(注:图中只显示了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图三表示的是第Ⅱ代_____(填“2”或“3”)号个体内细胞增殖情况。图二曲线上的F点与图三的_______细胞相对应,此曲线G点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在增殖过程中,图三细胞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加箭头表示)。
(3)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染色体_______性遗传。
(4)若甲病为伴性遗传病,则Ⅱ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Ⅱ3体内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____种配子(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第Ⅲ代M个体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
非选择题-实验题 | 困难(0.15) |
10 . 屋顶种植植物既利于室内降温又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为了提高屋顶植物的生态效益,有人做了相关实验,绘出下列四图。请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甲中a物质形成过程中,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的________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2)图乙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在温度为10 ℃,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klx后,该植株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温度为20 ℃时,光照强度由4 klx瞬时上升至12 klx,此刻该植株叶绿体内C5的含量将______。当温度为30 ℃、光照强度小于12 klx,限制该植株光合速率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
(3)图丙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O2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则在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_____倍。
(4)图丁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无机盐离子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在自然情况下,土壤中该无机盐离子的浓度比根细胞中该无机盐离子的浓度________(填“低”或“高”),幼根表皮细胞通过________方式吸收土壤中该无机盐离子。
2016-12-12更新 | 14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省孝感高中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