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某植物红花和白花由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假设A基因含1000个碱基对,含300个胞嘧啶。让多个红花的亲本植株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1(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致死情况)。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B.亲本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且比例为1:2
C.F1植株中纯合子占5/6
D.A基因连续复制3次共需嘌呤脱氧核苷酸7000个
2019-06-20更新 | 3375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天津外大附校等)
单选题-单选 | 困难(0.15) |
名校
2 .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的均为芦花形,雌的均为非芦花形。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属于性染色体遗传
B.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
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雄鸡表现型有两种,雌鸡也有两种
D.将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产生的F3中非芦花鸡占3/4
3 .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其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已知果蝇棒状眼(B)对正常眼(b)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些果蝇棒状眼性状的出现,是因为其体内的棒状眼基因具有______的功能,该功能通过转录和翻译实现。翻译过程需要特异性识别氨基酸的______作为运载工具。
(2)某基因型为XBXb的果蝇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正常,另一个丢失了一条X染色体,导致该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左侧躯体正常而右侧躯体为雄性(X0型为雄性)的嵌合体,则该嵌合体果蝇右眼性状为______
(3)研究发现某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基因库中存在隐性致死突变基因(胚胎致死)。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状眼雌果蝇CIB品系Xe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e,且该基因与棒状眼基因B完全连锁(不发生交叉互换),如图所示。e在纯合(XeBXeB、XeBY)时能使胚胎致死,此外无其他遗传效应。为检测经相关射线辐射后的正常眼雄果蝇甲产生的精子中X 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纯合时致死,不考虑两种隐性致死突变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雄果蝇甲与CIB品系雌果蝇交配,得到F1
②在F1中选取大量棒状眼雌果蝇,与多个正常眼且细胞未发生致死突变的雄果蝇进行杂交,统计F2的雌雄数量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
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则经辐射处理的雄果蝇甲产生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未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如果F2中全为_____(填“雌”或“雄”)果蝇,则经辐射处理的雄果蝇甲产生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4 . 山茶花有红色花和白色花,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 A、a 与 B、b 控制,每一对基因 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A_B_)时,表现为红色花,其他的基因组合均表现为白色花。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亲本组合

F1 植株性状及比例

F1 自交得 F2 植株的性状及比例

红色花

白色花

红色花

白色花

①白色花×白色花

89

0

273

212

②红色花×白色花

86

0

241

80

A.基因控制的花瓣颜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组合①的 F2 红色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值为 3/4
C.亲本组合②的 F1 中一株红色花植株进行测交,后代中白色花植株占 1/4
D.若让亲本组合②中的 F2 红色花植株自交,则 F3 中红色花:白色花=5:1
5 . 下列为某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 DNA 变化图解,下列关于该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细胞是人体正常体细胞(46 条染色体),则在 CD 段的核DNA 数为 92 个
B.BC 段进行 DNA 复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则中心体复制的时期为 BC 段
D.在 AC 段合成蛋白质时,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6 .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①组

②组

③组

④组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14NH4Cl

15NH4Cl

14NH4Cl

14NH4Cl

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一代

两代

培养产物

A

B

B的子I代

B的子II代

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

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

(14N/14N)

仅为重带

(15N/15N)

仅为中带

(15N/14N)

1/2轻带

(14N/14N)

1/2中带

(15N/14N)


请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DNA中的15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________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15NH4Cl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③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①组和第②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下图是离心后第①组和②组DNA条带的位置,若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则第③DNA条带的位置应是?________(请在图中画出)。
(3)分析讨论:
①若子Ⅰ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________(“A”/“B”)代,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_______复制。
②若将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DNA条带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变化”/“无变化”)。
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Ⅰ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_______
2017-02-22更新 | 6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