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1 . 某二倍体两性花植物的花色、茎高和籽粒颜色3种性状的遗传只涉及2对等位基因,且每种性状只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控制籽粒颜色的等位基因为D、d;叶边缘的光滑形和锯齿形是由2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的1对相对性状,且只要有1对隐性纯合基因,叶边缘就表现为锯齿形。为研究上述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另外,拟用乙组F1自交获得的F2中所有锯齿叶绿粒植株的叶片为材料,通过PCR检测每株个体中控制这2种性状的所有等位基因,以辅助确定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预期对被检测群体中所有个体按PCR产物的电泳条带组成(即基因型)相同的原则归类后,该群体电泳图谱只有类型Ⅰ或类型Ⅱ,如图所示,其中条带③和④分别代表基因a和d。已知各基因的PCR产物通过电泳均可区分,各相对性状呈完全显隐性关系,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
组别亲本杂交组合F1的表型及比例。
紫花矮茎黄粒×红花高茎绿粒紫花高茎黄粒∶红花高茎绿粒∶紫花矮茎黄粒∶红花矮茎绿粒=1∶1∶1∶1
锯齿叶黄粒×锯齿叶绿粒全部为光滑叶黄粒

(1)据表分析,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2种性状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2)据表分析,甲组F1随机交配,若子代中高茎植株占比为______,则能确定甲组中涉及的2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3)图中条带②代表的基因是______;乙组中锯齿叶黄粒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若电泳图谱为类型Ⅰ,则被检测群体在F2中占比为______
(4)若电泳图谱为类型Ⅱ,只根据该结果还不能确定控制叶边缘形状和籽粒颜色的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需辅以对F2进行调查。已知调查时正值F2的花期,调查思路:______;预期调查结果并得出结论:______。(要求:仅根据表型预期调查结果,并简要描述结论)
今日更新 | 5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山东卷生物
2 . 现有纯系果蝇若干,性状及表型如下表。控制体色、眼色、翅型的基因R/r、T/t、V/v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对杀虫剂联苯菊酯的敏感性由另一条染色体上D/d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性状野生型突变型
对杀虫剂联苯菊酯敏感性无抗性有抗性
体色灰体黑体
眼色红眼紫眼
翅型长翅残翅

(1)野生型雄蝇和对杀虫剂联苯菊酯有抗性雌蝇杂交,F1均为有抗性果蝇,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有抗性果蝇与无抗性果蝇的比为3:1。某生物兴趣小组通过PCR获取亲本果蝇、F1雄果蝇(A)及F2果蝇(B、C)的抗性相关基因并进行电泳,结果如图。①实验结果说明,对杀虫剂联苯菊酯敏感为___________性状,电泳结果支持D/d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请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_。②果蝇B的性别为___________,果蝇C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根据电泳结果分析,在野生型基因的突变过程中最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_
(2)若选择2对相对性状研究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用野生型纯合亲本与表型为__________(写出一种)的亲本果蝇进行交配,且实验需进行到___________代。
(3)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位点间的距离越小,发生互换的概率就越小,产生的重组类型的配子就会越少。科研人员将基因型为RrTtVv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雄果蝇杂交,所得后代基因型和比例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测该雌果蝇RrTtVv这三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的分布情况为___________(在图上标出基因)。
基因型RrTtVvRrTtvvRrttVvRrttvvrrTtVvrrTtvvrrttVvrrttvv
比例1631455114819211158130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诸暨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3 . 果蔬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土壤微生物等均可产生NO(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对植物的生命活动产生一定影响;NO同时也是重要的环境响应因子,在植物的抗逆境生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某研究小组为探究NO对某果蔬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用SNP(硝普钠)作为NO的供体。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测定了叶片的NO含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气孔导度,结果如图1。测定色素含量时,需用___提取色素并测定含量。提取液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___光。相较于甲组,推测乙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较弱,依据是___

(2)进一步检测发现,转录因子(HY5)基因敲除的植株叶绿素含量下降。PORC基因是叶绿素合成的关键基因,推测HY5蛋白可直接结合PORC基因的启动子调控其转录。为研究HY5基因与PORC基因的关系,研究者利用亮氨酸合成缺陷型酵母菌进行相关转基因实验,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先将载体1导入亮氨酸缺陷型酵母细胞,但始终无法在添加金担子素(AbA,一种抗生素)和亮氨酸的培养基上获得重组酵母菌菌落,因此,可采过___技术筛选出重组酵母细胞。
②再将载体2导入①步骤获得的重组酵母细胞,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能筛选获得如图2所示的重组酵母细胞。关于该选择培养基的配方正确是___

A.加亮氨酸和AbA       B.不加亮氨酸加AbA
C.不加亮氨酸和AbA   D.加亮氨酸不加AbA
③据此分析步骤①中培养基上无法培养得到菌落的原因是___
(3)己知NO不直接影响PORC基因的表达也不影响其表达产物的活性,综合上述研究,阐明NO降低植物叶绿素的可能机制:___叶绿素合成减少。
(4)NO作为环境响应因子,还能通过抑制需氧呼吸中___、三羧酸(TCA)循环、电子传递链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抑制了呼吸速率,延缓了植物衰老,此功能与___(植物激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2024-06-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4年5月高考及选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4 . 控制果蝇性状的基因位于线粒体DNA、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和XY染色体等。现有野生型(灰身长翅刚毛)纯合雌雄果蝇若干,某科研小组培育出突变体:黑身长翅截毛雄蝇(甲)、灰身残翅刚毛雌蝇(乙)和雄蝇(丙)。甲乙杂交,子一代雌雄果蝇都为灰身长翅刚毛,再让子一代雌蝇与丙交配,子二代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与理论上比例相同;杂交过程中不存在致死和突变现象,各种配子活力相同。黑身灰身、长翅残翅和刚毛截毛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
表型雌蝇雄蝇
灰身长翅刚毛168
灰身残翅刚毛8442
黑身长翅刚毛8442
黑身残翅刚毛168
灰身长翅截毛08
灰体残翅截毛042
黑身长翅截毛042
黑身残翅截毛08
(1)雄蝇丙的表型是______。截毛的遗传方式可能是______,利用题干中的果蝇设计实验探究截毛的遗传方式。
实验思路:______(最多设计两次杂交实验);预测结果及结论:______
(2)已知雌果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而形成的重组型配子的比例小于非重组型配子的比例。画出子一代雌蝇A/a、B/b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关系图:_____。(注:用“”形式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仅考虑体色和翅形遗传,子一代雌蝇与另一品系基因型相同雄蝇交配,子代中黑身残翅的概率为1/25,已知雄果蝇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不发生互换,则子代中灰体长翅的概率为______
(3)子一代中某只雌蝇产生一个AABb的卵,推测该果蝇形成该卵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
(4)截毛基因和刚毛基因cDNA中转录的非模板链部分测序如下(“-”表示缺少一个碱基):

由此可知,刚毛基因突变成截毛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造成蛋白质翻译在第______位氨基酸后提前终止(终止密码子:UAA、UAG、UGA,起始密码子:AUG)。
5 . 水稻雄性不育被广泛应用于杂交育种,研究者对雄性不育品系甲的不育及育性恢复机制进行研究。
实验一:雄性不育品系甲与可育品系乙杂交,子代均为雄性不育。基因组测序发现,与乙相比,甲的线粒体中存在M基因。将M基因导入品系乙,转基因植株花粉粒活性比品系乙的低。
实验二:雄性不育品系甲与可育品系丙杂交,F1自交,F2代出现1799株育性正常和571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1)水稻基因除了存在于线粒体中,还存在于______________。M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2)基因组测序发现,品系丙线粒体中也存在M基因,但其育性正常,推测丙的染色体上存在显性的育性恢复基因(R基因),依据是_____________
(3)为在同一遗传背景下,研究R基因与M基因的表达关系。研究者用水稻品系甲、乙、丙进行图1杂交实验,以获得水稻丁和戊。然后在相同环境下种植并检测它们的花药组织中M基因转录水平,实验结果如图2。
①据图1分析,除控制雄性育性的基因外,丁和戊的核基因几乎来自品系_______________。丁植株的表型是_______________,戊中育性正常植株的线粒体基因是______________(填“不育”或“可育”)的。据图2推测,R基因可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M基因的表达。
②研究人员进一步实验,取品系丁叶肉细胞制备原生质体,并用红色荧光标记线粒体;将R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后构建表达载体,导入制备的原生质体;对照组应导入________________。结果显示实验组绿色荧光与红色荧光位置重叠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③综合上述结果,分析R基因恢复育性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进而解除由M基因表达引起的雄性不育。
6 . 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由基因A/a控制;刚毛对截毛为显性,由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研究人员用X射线处理野生型果蝇,培育出两个亮红眼常染色体单基因纯合突变品系甲和乙,以及1只体色为褐色的雌性单基因突变体丙。
(1)研究人员选取某雄果蝇与残翅截毛果蝇杂交,F1中雌雄果蝇均表现为长翅:残翅=1:1,但雌蝇全表现为截毛,雄蝇全表现为刚毛。据此分析,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是位于_____上的等位基因,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
(2)野生型果蝇分别与品系甲、乙交配,F1均为野生型,F1自由交配,F2中亮红眼个体所占比例均为1/4。若将品系甲和乙交配,子代的表型为_____。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体丙交配,F1中褐色雌:野生型雄:野生型雌=1:1:1。研究发现,果蝇丙的突变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果蝇丙发生的是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出现该异常比例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若选择品系甲的雄果蝇与突变体丙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F2中眼色正常且体色为褐色的雌蝇所占比例为_____,褐色基因的频率为_____
(4)研究发现一只果蝇W减数分裂时,存在如图所示的两对染色体异常联会情况。减数分裂后期,异常联会的染色体两两分离,形成的配子中基因存在缺失或重复时表现不育(其他染色体联会正常,图中每条染色体只表示了一条染色单体,不考虑其他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染色体结构变异往往会导致个体性状的改变,但果蝇W表现正常,可能的原因是_____。一只染色体组成正常果蝇与果蝇W交配,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子代的概率是_____

7 . 科研人员分离出某植物的叶绿体,让叶绿体交替接受5秒光照、5秒黑暗处理,持续进行20分钟,并用灵敏传感器记录环境中O2和CO2的变化,部分实验记录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支持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B.实验结果说明相比连续光照,间歇光照能够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
C.S1+S2、S2+S3可分别表示光反应释放的O2总量与暗反应吸收的CO2总量
D.光照与黑暗处理时O2释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变化说明暗反应速率限制光反应速率
2024-06-1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高三预测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8 . 鹌鹑(ZW)到了繁殖期,颈后部有的会长出长羽冠,有的长出短羽冠,长羽冠受显性基因G控制,即使携带G基因也只在成年后的繁殖期才表现出来。现有一繁殖期表现出短羽冠的雄性和一繁殖期表现出长羽冠的雌性鹌鹑杂交,繁殖出一雄一雌两只幼体。对四只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电泳结果如图1所示(对应个体标签丢失且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羽冠基因G/g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理论上,子代幼体中雌性短羽冠鹌鹑和雄性短羽冠鹌鹑在数量上表现为____________
(2)F1中雌雄鹌鹑相互杂交,子代繁殖期出现雄性短羽冠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鹌鹑突变基因D2和D3分别位于10号染色体的位点1和位点2,如图所示。已知双突变纯合子致死且突变基因D2会明显提高鹌鹑的产蛋量。位点1只含D2的蛋壳为青色,位点2只含有D3的蛋壳颜色成白色,其他的蛋壳成淡黄色(野生基因用表示)。
①鹌鹑蛋壳表现为青色的个体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育种工作者经处理得到了如图乙所示雌性鹌鹑,其一条10号染色体上含D3基因的片段缺失后与W染色体结合。该过程发生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利用图乙与图丙所示个体交配,可选育蛋壳为_______色的后代个体用于生产。
2024-06-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七高级中学一模生物试题
9 . 图1为罗伯逊易位携带者(表型正常)与正常人的14号和21号染色体组成。在形成配子时,易位染色体T(14,21)与14号和21号正常染色体联会形成三价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一极。14单体、21单体和14三体均胚胎期致死,造成流产。图2所示遗传系谱图,甲病为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不在14号和21号染色体上),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900;I1~I4号个体中仅I3为罗伯逊易位携带者。不考虑其他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
(2)I3____条染色体,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可形成____个四分体;只考虑14和21号染色体,可形成____种精子。
(3)Ⅱ7染色体组成正常且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可能性为____
(4)Ⅲ9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可能性为____;若Ⅱ7再次怀孕,为达到优生的目的,建议进行____
(5)参照图1,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Ⅱ8的染色体组成____;Ⅱ8的染色体组成与下图所示的标准型21三体患者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

2024-06-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打靶卷生物试题
10 . 果蝇Ⅱ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卷翅)对基因a(正常翅)为显性,基因F(星状眼)对基因f(正常眼)为显性,基因A和基因F均属于纯合致死基因。果蝇品系M全部为卷翅星状眼,且该品系内的果蝇相互杂交后代也均为卷翅星状眼。现有一该品系的果蝇与经诱变处理后的一只正常眼正常翅雄果蝇X交配,从F1中挑选一只卷翅雄蝇与品系M的雌蝇杂交,在F2中选取卷翅正常眼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不考虑减数分裂中的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品系M果蝇中基因A和F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不会自由组合
B.若F3全部是卷翅果蝇,则果蝇X的Ⅱ号染色体上发生了纯合致死突变
C.若F3中有1/3的个体为新突变型,则果蝇X的Ⅱ号染色体上发生了隐性突变
D.若F3中有3/4的个体为新突变型,则果蝇X的Ⅱ号染色体上发生了显性突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