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23 道试题
1 . 某卵原细胞正常染色体和倒位染色体由于同源区段的配对及交换,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倒位环,产生一条含双着丝粒桥的染色体,如图所示,“×”表示交换位点。无着丝粒片段会因水解而丢失,双着丝粒桥在两着丝粒之间随机发生断裂。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次级卵母细胞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可能是ebcAB
B.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最多有10种可能
C.若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Dcbe,则第二极体可能是ABCDE、adcbe和E
D.若卵细胞基因组成是EDc,则双着丝粒桥断裂位点一定发生在c、d之间
2 . 水稻雄性不育被广泛应用于杂交育种,研究者对雄性不育品系甲的不育及育性恢复机制进行研究。
实验一:雄性不育品系甲与可育品系乙杂交,子代均为雄性不育。基因组测序发现,与乙相比,甲的线粒体中存在M基因。将M基因导入品系乙,转基因植株花粉粒活性比品系乙的低。
实验二:雄性不育品系甲与可育品系丙杂交,F1自交,F2代出现1799株育性正常和571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1)水稻基因除了存在于线粒体中,还存在于______________。M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2)基因组测序发现,品系丙线粒体中也存在M基因,但其育性正常,推测丙的染色体上存在显性的育性恢复基因(R基因),依据是_____________
(3)为在同一遗传背景下,研究R基因与M基因的表达关系。研究者用水稻品系甲、乙、丙进行图1杂交实验,以获得水稻丁和戊。然后在相同环境下种植并检测它们的花药组织中M基因转录水平,实验结果如图2。
①据图1分析,除控制雄性育性的基因外,丁和戊的核基因几乎来自品系_______________。丁植株的表型是_______________,戊中育性正常植株的线粒体基因是______________(填“不育”或“可育”)的。据图2推测,R基因可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M基因的表达。
②研究人员进一步实验,取品系丁叶肉细胞制备原生质体,并用红色荧光标记线粒体;将R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后构建表达载体,导入制备的原生质体;对照组应导入________________。结果显示实验组绿色荧光与红色荧光位置重叠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③综合上述结果,分析R基因恢复育性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进而解除由M基因表达引起的雄性不育。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一中学高三生物5月模拟试题
3 . 某种观赏植物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类型,某紫花品种甲和多个白花品种,以及不同白花品种之间进行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每种亲本的基因型只有一种,不同品种的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用A/a、B/b……表示)。已知某一性别的配子在特定基因型时致死,各植株产生后代的个数相同,F2是由F1自交获得。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组别亲本F1F2组别亲本F1
紫花♀×白花♂白花♀×白花♂
品种1紫花紫花:白花=7:5品种2品种3白花
品种2紫花紫花:白花=3:1品种3品种2紫花:白花=1:1
品种3紫花紫花:白花=7:5品种3品种4紫花:白花=1:3
品种4紫花品种4品种3白花
A.控制花色的基因至少有2对
B.白花品种1的基因型为aabb
C.上述杂交实验中AB雄配子致死
D.组别①~④中,正反交结果不同的组别为第③组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四模考试生物试题
4 . Ⅰ、裸鼠几乎不得癌症,其寿命可超过30年,同样大小的家鼠最长寿命为4年。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做了以下研究。
Ⅱ、Period2(Per2)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干扰Per2基因表达有利于肿瘤细胞存活和促进肿瘤发生。p53肿瘤抑制因子是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调节DNA修复、细胞周期、衰老凋亡等相关细胞途径,是抵抗癌症发病和进展的重要防御因子,并且是通过与癌蛋白MDM2负调控作用调节其功能。为探究裸鼠体内下调Per基因对人胶质瘤细胞U343细胞株中P53的可能调控机制,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裸鼠胶质瘤模型构建:将裸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置于______培养箱进行体外培养,经检测发现其分泌大量粘稠的高分子量透明质酸(HA),可抑制细胞过度增殖。
(2)研究者检测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中HA合成酶(HAS)的含量,结果如图1.另外,发现裸鼠组织的HA降解酶(HAase)的活性远低于人和小鼠。结合图文信息,分析裸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大量高分子量HA的原因是______

结果显示,裸鼠胚胎期HA合成酶低表达,推测其意义是______
(3)为进一步研究高分子量HA能否提高小鼠的寿命,研究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图2)。

NeoR:新霉素抗性基因;nmrHas2:裸鼠 HA 合成酶 2 基因;CE:cre 重组酶-雌激素受体融合基因     
注:启动子仅启动相邻基因的表达
①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转基因小鼠A:为了将目的基因插入小鼠6号染色体的特定位点,需在其两端设计与6号染色体同源序列,实现同源序列之间的重组。由此获得的转基因小鼠A暂时无法表达HA合成酶2,原因是______
②B鼠为导入表达CE的纯合子,CE也插入6号染色体的相同位点。外源雌激素可诱导cre重组酶活化,活化的cre重组酶能识别并切除loxP位点间的序列。A、B鼠交配获得C、D鼠,请画出C鼠的基因组成情况______
③利用C、D鼠进行实验,测得实验组小鼠HA含量升高,癌症概率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寿命也得到了延长。请写出对照组的选材______(“C”或“D”)及实验处理。
(4)请简述本研究的应用前景_______
(5)培养U343细胞常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一段时间后用_______消化,制成细胞悬液。
(6)人工合成低表达Per2基因,以某种病毒作为运载体,构建重组DNA,导入到培养好的U343胶质瘤细胞中(实验组),同时还需要设置2组对照组,分别为:________(对照组1)、空白对照组(U343)(对照组2)。
(7)每组等量同龄健康裸鼠,皮下相同部位分别对应注入上述组别的U343细胞,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期记录瘤体体积,记录到成瘤(体积达1000mm3)的时间,处死小鼠,取出瘤体,提RNA和蛋白质。
实验结果:实验组小鼠成瘤时间短于两对照组,且相同时间内实验组瘤体体积大于两对照组。检测各组U343胶质瘤细胞中Per2 蛋白含量(各组mRNA含量关系同Per2蛋白含量关系),如图3所示。

注:图中从左向右依次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
由图3结果可知,细胞中GAPDH蛋白表达量相对稳定,在实验中可作为参照,作用是_________。该实验结果说明实验组Per2基因低表达体系构建成功。
(8)已知当DNA损伤后,DNA检测点基因ATM被激活,随后诱发p53激活,而c-myc是原癌基因,p53可与c-myc的启动子相结合发生乙酰化反应,已知c-myc的转录,相关基因表达后蛋白检测如图4(各组mRNA含量关系同蛋白含量关系)

注:图中从左向右依次为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
由图4可推测,Per2基因的作用为_____。下调Per基因对人胶质瘤细胞U343细胞株中p53的可能调控机制
(9)综上,Per2基因低表达可明显促进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请你提出一种可能的调控机制________,导致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高考考前最后一卷生物试题
5 . 某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控制雌蕊发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Y染色体上存在雄蕊发育基因和雌蕊发育抑制基因。现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一个抗病基因D和一个抗除草剂基因E同时转入雄株(XY),获得抗病抗除草剂的雄株Ⅰ、雌株Ⅱ和雌雄同株Ⅲ。已知YY个体具有发育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和E导入到一条染色体上的个体可能有Ⅰ、Ⅱ、Ⅲ
B.若D和E导入Ⅰ的一条染色体上,Ⅰ和Ⅱ杂交,F1中抗病抗除草剂个体占3/4
C.若D导入Ⅲ的一条常染色体上,Ⅲ自交,F1中抗病抗除草剂个体占9/16
D.若D和E导入Ⅰ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Ⅰ和Ⅱ杂交,F1中无论雌雄抗病抗除草剂个体均占5/8
6 . 某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1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2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毛色为黄色的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2)若基因型为AaBbdd的多只雌雄动物杂交多次,产生的子代毛色及其性状分离比是______。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型出现了黄色∶褐色∶黑色=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______
(3)该动物的长毛和短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E/e控制,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F/f控制。研究人员让一对长毛有角的雌雄动物进行交配得到F1,其表型及比例如下表。不考虑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也不考虑互换和突变。

短毛有角∶长毛有角=2∶5

短毛无角∶长毛无角∶短毛有角∶长毛有角=1∶3∶1∶3

①基因F/f位于______染色体上,F1雌性个体出现表中所示比例的原因是______
②多只无角雌性个体与多只有角雄性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了一只无角雌性个体。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缺失造成上述现象。请你设计实验对上述推测进行验证。(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才致死;雄性个体缺失有角基因时存活且表现为无角。)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7 . 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由基因A/a控制;刚毛对截毛为显性,由基因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研究人员用X射线处理野生型果蝇,培育出两个亮红眼常染色体单基因纯合突变品系甲和乙,以及1只体色为褐色的雌性单基因突变体丙。
(1)研究人员选取某雄果蝇与残翅截毛果蝇杂交,F1中雌雄果蝇均表现为长翅:残翅=1:1,但雌蝇全表现为截毛,雄蝇全表现为刚毛。据此分析,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是位于_____上的等位基因,该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
(2)野生型果蝇分别与品系甲、乙交配,F1均为野生型,F1自由交配,F2中亮红眼个体所占比例均为1/4。若将品系甲和乙交配,子代的表型为_____。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体丙交配,F1中褐色雌:野生型雄:野生型雌=1:1:1。研究发现,果蝇丙的突变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果蝇丙发生的是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出现该异常比例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若选择品系甲的雄果蝇与突变体丙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F2中眼色正常且体色为褐色的雌蝇所占比例为_____,褐色基因的频率为_____
(4)研究发现一只果蝇W减数分裂时,存在如图所示的两对染色体异常联会情况。减数分裂后期,异常联会的染色体两两分离,形成的配子中基因存在缺失或重复时表现不育(其他染色体联会正常,图中每条染色体只表示了一条染色单体,不考虑其他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染色体结构变异往往会导致个体性状的改变,但果蝇W表现正常,可能的原因是_____。一只染色体组成正常果蝇与果蝇W交配,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子代的概率是_____

2024-05-2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研室提供)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考二模生物试题
8 .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BbXdY(2N=16)。将该动物体内一个精原细胞(DNA被32P全部标记)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若干次分裂后,分别用与基因B、b、D、d特异性结合的探针B(黄色)、探针b(绿色)、探针D(红色)、探针d(蓝色)处理某一分裂时期的细胞,结果如图1所示,已知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了一次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处于___________分裂的后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量。图1细胞中出现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中基因B和b所在染色体片段发生互换,则经探针处理后,不考虑其他变异,产生的配子中只显黄色的比例为___________;若该精原细胞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中含32P的细胞所占的比例范围是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细胞分裂过程中p53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在细胞核内调控转录因子的活性,进而抑制细胞恶性增殖。为探究熊胆对皮肤癌细胞中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人员分别提取经BB(熊胆粉)处理后的皮肤癌HaCaT、KUMA6细胞株的总蛋白,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出p53,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①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推测p53基因属于__________基因。
②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p53时,p53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主要与_____________有关。由电泳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三模生物试题
9 . 褐家鼠的红眼和黑眼受等位基因M/m控制,有眼和无眼受等位基因N/n控制。科研人员利用纯种褐家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亲本组合F1F2
甲组无眼雌×红眼雄红眼雌、黑眼雄红眼雌、无眼雌、红眼雄、黑眼雄
乙组红眼雌×无眼雄红眼雌、红眼雄红眼雌、红眼雄、无眼雄
注:F1雌雄交配获得F2
(1)根据实验结果红眼对黑眼为_______性。
(2)控制有眼和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填“常”、“X”、“Y”或“X和Y”)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某同学重复甲组实验,发现F2出现比例相同的黑眼雌和无眼雄,原因是____(不考虑突变)。
(3)根据上述推测,甲组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甲组F2理论上表型及比例是______。科学家研究发现,甲组F2表型及比例是红眼雌:无眼雌:红眼雄:黑眼雄=2:1:2:1;为解释这种现象科学家提出了两种假说,假说一:F1某亲本产生的某种类型的配子存活力低;假说二:F2中某基因纯合个体存活率低。若想要探究两个假说的真伪,在上述杂交实验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统计_______(填“甲组”、“乙组”或“甲组或乙组”)F1性状分离比。
(4)若假说一正确,乙组F2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
2024-05-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题
10 . 与雌蚕相比,雄蚕在生命力、桑叶利用率和吐丝结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科学家利用诱变和杂交的方法构建了一种家蚕品系,实现了专养雄蚕的目的。该家蚕品系雌雄个体基因型组成如下图所示。A/a为控制卵色的基因,显性基因A决定黑色,隐性基因a决定白色,b、e是纯合时引起胚胎死亡的突变基因(注:ZbW、ZeW为纯合子),“+”代表野生型基因。研究发现,在该家蚕品系的性染色体上存在交换抑制因子,能避免四分体中染色体片段互换,从而保留该品系用于育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构建该品系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该品系产生的黑色受精卵为雌蚕,白色受精卵为雄蚕
C.由上图可知该品系不可能产生的基因型配子是Za++、Zabe、Zab+、WAb、Wa+
D.该品系能产生四种受精卵,其中胚胎致死的基因型为Zab+Zab+、Za+eWA+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