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1 . 果蝇()的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红眼和白眼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三对等位基因B和b、D和d、E和e控制(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某科研小组利用果蝇种群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1)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______,果蝇性别取决于X染色体数与常染色体组数(A)的比值(性指数),当时为雌性;当时为雄性;时,表现为中间性。若某只二倍体果蝇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发育为________
(2)根据实验一推断,果蝇的体色和翅形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纯种灰身长翅果蝇体细胞中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中表现型比例出现的原因是雌果蝇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________,其产生的配子中重组型配子比例占________
(3)根据实验二推断,E、e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让雌雄果蝇进一步自由交配得到雌果蝇中白眼所占比例为________
(4)已知果蝇翻翅基因(R)、正常翅基因(r)、星状眼基因(T)、正常眼基因(t)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其中R基因与T基因均存在纯合致死效应,科研小组要通过一代杂交得到翻翅、星状眼新品系(该品系相互交配所得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请将选出的亲本基因型标注在染色体相应位置上____。(绘制在答题卡图中)。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检测生物试题
2 .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与众不同的是,参与这次太空飞行的除了三名宇航员,还有一个“水族箱”——由“斑马鱼-水草-微生物”构成的密闭的自动化水生态系统。斑马鱼,这个不到拇指大小的全球第三大模式动物,成为了“天选之鱼”。
(1)请推测斑马鱼能够用于研究生命体普遍规律,并在人类疾病模型相关研究中已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包括: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生命周期短,产卵周期短,繁殖率高②饲养成本低,占地空间小③遗传物质与人类有一定的相似性④生理结构与人类完全相同
(2)长期生活在淡水中的斑马鱼进入海水后易死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此过程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研究人员发现,斑马鱼在面临“饥饿胁迫”时,仍能在一定范围内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为探究斑马鱼对“饥饿胁迫”做出响应的调节机制,研究员对斑马鱼的成纤维细胞(ZF4)开展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Ⅰ~Ⅵ代表生理过程。其中,Ⅲ是斑马鱼的细胞自噬过程;V是DNA中胞嘧啶甲基化的过程,虽然没有改变碱基序列,但是会阻碍转录的发生,使甲基化部位的基因不能表达。

(3)虽然斑马鱼个体间存在差异,但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相似。根据已学知识,分析原因最可能是相关调控基因中______相似。
A.遗传信息B.脱氧核糖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种类D.磷酸与脱氧核糖的组合方式

(4)据图1分析,ZF4通过发育为幼年斑马鱼的过程中,I代表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本质是__________
①有丝分裂②减数分裂③细胞分化④细胞衰老⑤细胞凋亡
(5)饥饿处理0~48h,测得ZF4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细胞总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如表所示。

所处时期处理时间

G1期(%)

S期(%)

G2+M期(%)

0h

71

18

11

12h

80

10

10

24h

83

8

9

48h

91

5

4

据此推测,“饥饿胁迫”对细胞增殖过程最可能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A.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B.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C.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D.抑制中心体的复制

(6)研究员为探究斑马鱼响应“饥饿胁迫”的机制,对ZF4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开展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1、2推测,斑马鱼应对“饥饿胁迫”的机制可能是           

A.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Ⅲ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物质
B.长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Ⅵ帮助机体“及时止损”
C.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抑制Ⅴ来增加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D.短时间饥饿胁迫下,通过增强Ⅴ来降低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

研究表明,雌性斑马鱼繁殖率下降与减数分裂异常密切相关。为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展开了系列实验。图3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可分为5个亚时期。

(7)图3中,在偶线期和粗线期可见同源染色体______(选填两个编号)发生_______并形成四分体。
(8)以下细胞分裂图像种可发生在雌性斑马鱼性腺的为_____。
A.B.
C.D.

研究人员发现,卵原细胞在胚胎期就开始了减数第一次分裂,但在出生前后被阻滞在双线期之后、浓缩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静止阶段(称为核网期)。研究发现,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环腺苷一磷酸(简称cAMP)含量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在雌性个体性成熟后,卵母细胞才少量分批继续进行减数分裂。

(9)如图4所示,当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结合后,通过G蛋白激活酶A,在其催化下__________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并发生环化形成生成cAMP,作用于靶蛋白,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
(10)不同条件下体外培养特定时期的卵母细胞,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由此可知,cAMP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了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

陈振辉等科学家在《自然》上撰文报道,斑马鱼幼鱼表面上皮细胞(SEC)能在DNA不复制的情况下随机分配染色体,分裂2次产生4个子细胞。这个过程与皮肤表面张力增大导致Piezo1离子通道开放有关,简要过程如图5所示。这种“无复制分裂”能保障快速生长中幼鱼的体表覆盖。在成年斑马鱼断鳍后的组织再生过程中也会出现“无复制分裂”。斑马鱼的生殖过程中并未发现该分裂方式。
(11)下列关于“无复制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复制抑制剂能抑制浅表上皮细胞的增殖
B.“无复制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机理不同
C.“无复制分裂”产生的全部子SEC细胞都含有斑马鱼全套的遗传物质
D.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Piezo1离子通道基因的表达来研究其作用
2024-06-1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花、粉红花和白花三种表型,显性基因A、D共同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b基因为修饰基因,基因型bb能彻底淡化色素,使植株表现为开白花,基因型Bb能部分淡化色素,使植株表现为开粉红花。不考虑任何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一株纯合白花植株甲与已知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花色均为粉红花,则纯合白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______,F1的基因型为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基因A、D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请选择题干中出现的植株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完成相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表型及比例都要写出)
①若______,则A、D均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则A、D均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且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③若______,则A、D只有一个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④若______,则A、D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
2024-06-1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孕妇通过饮食摄入的为普通叶酸,并不能直接被吸收利用,需要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转化为活性叶酸(即四氢叶酸)被吸收利用,同时伴随着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甲硫氨酸。叶酸代谢异常是胎儿DNA低甲基化,染色体不分离,神经管缺陷的重要原因。MTHFR和MTRR基因发生突变,对应酶的活性降低,活性叶酸水平降低。下图分别是叶酸代谢途径和叶酸代谢异型的两个家庭成员的MTHFR和MTRR基因检测情况。


家庭1

家庭2

个体

母亲

父亲

姐姐

男孩

母亲

父亲

哥哥

女孩

表型

正常

正常

正常

患病

正常

正常

正常

患病

MTHFR因测序结果

【667C/T】

【1298A/C】

【667C/C】

【1298A/T】

【667C/C】

【1298A/A】

【605C/C】

【731A/A】

MTRR基因测序结果

【66A/A】

【66A/A】

【66A/A】

【66A/G】

【66A/G】

【66A/G】

注:测序结果只给出其一条链(编码链)的碱基序列,【667C/T】表示两条同源染色体上MTHFR基因编码链的第667位碱基分别为C和T,其他类似。
(1)据图可看出,基因与物质代谢途径和遗传病的关系是____
(2)控制叶酸代谢的基因MTHFR基因和MTRR基因,分别位于人体的1号染色体和5号染色体,根据题意可知,叶酸代谢异常的患者至少有____个突变位点,这是由于DNA分子发生____,从而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3)根据题意,写出导致家庭1患病男孩患病的基因名称及其序列:____;写出导致家庭2患病女孩患病的基因名称及其序列:____。若家庭1的姐姐与家庭2的哥哥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____
(4)孕妇要补充叶酸的原因是____
2024-05-3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北中、河中、清中、惠中、阳中、茂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质量监测生物试卷
5 . 拟南芥属于自花传粉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果蝇”。拟南芥中常存在雄性不育或雌性不育现象,由雄性不育或雌性不育个体培育得到的株系(纯合子)在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拟南芥果瓣有紫色和白色两种表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中基因A对a为显性、基因B对b为显性。已知当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时为紫色果瓣,其余基因型都为白色果瓣。若选择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自交得到F1,则F1中紫色果瓣:白色果瓣=____,将F1中的所有紫色果瓣植株进行自花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紫色果瓣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
(2)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拟南芥的4号染色体上有冷敏基因(m),为进一步提高拟南芥的存活率,他们培育出了含抗冻基因的纯合拟南芥植株X(MM)。现将植株X与冷敏型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抗冻型:冷敏型=7:5。为了推测此比例产生的原因,让F1与冷敏型植株进行正反交,结果是①F1当作父本时,子代抗冻型:冷敏型=1:5;②当F1作母本时,子代抗冻型:冷敏型=1:1。根据该实验结果,请推测F2中分离比是7:5的原因是____
(3)科研人员在对拟南芥的研究过程中分离出一种基因型为rr的雄性不育株系甲,该株系经低温处理可恢复育性。若让基因型为Rr的拟南芥在低温下连续自交两代,则F2中基因型为rr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
(4)已知基因N位于2号染色体上,与拟南芥的育性有关,当基因型为nn时表现为雄性不育,则等位基因N/n与(4)中等位基因R/r在染色体上可能的位置关系为____(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并利用处于常温下的基因型为rrNN的株系乙和基因型为RRnn株系丙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推断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
实验思路: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
6 . 人类某遗传病受一对基因T、t控制,人类ABO血型受3个复等位基因ⅠA、ⅠB、i控制,位于另一对染色体上。A血型的基因型有ⅠAA、ⅠAi,B血型的基因型有ⅠBB、ⅠBi,AB血型的基因型为ⅠAB,O血型的基因型为ii。两个家系成员的性状表现如图,Ⅱ-3和Ⅱ-5均为AB血型,Ⅱ-4和Ⅱ-6均为O血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
B.Ⅱ-3的基因型为TtⅠAB的概率为2/3,Ⅱ-4的基因型一定为Ttii
C.如果Ⅲ-1与Ⅲ-2婚配,为预防生出患该遗传病的子代,最好进行遗传咨询
D.若Ⅲ-1与Ⅲ-2生育一个正常女孩,该女孩为O血型且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2024-05-22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期末冲刺卷02- 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2)
7 . 某卵原细胞正常染色体和倒位染色体由于同源区段的配对及交换,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倒位环,产生一条含双着丝粒桥的染色体,如图所示,“×”表示交换位点。无着丝粒片段会因水解而丢失,双着丝粒桥在两着丝粒之间随机发生断裂。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次级卵母细胞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可能是ebcAB
B.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最多有10种可能
C.若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Dcbe,则第二极体可能是ABCDE、adcbe和E
D.若卵细胞基因组成是EDc,则双着丝粒桥断裂位点一定发生在c、d之间
多选题 | 困难(0.15) |
8 . 柑橘黄龙病HLB被称为柑橘艾滋,由在韧皮部内寄生的韧皮部杆菌引起,可以造成柑橘产业的巨大损失。有证据表明韧皮部杆菌的感染可以刺激韧皮部组织中的全身性和慢性免疫反应。在该过程中(       
A.活性氧ROS水平增加
B.NADPH氧化酶活性降低
C.胼胝质发生沉积
D.油菜素内酯BR可以减轻相关症状
2024-04-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四川省赛区初赛试题
9 . 某种昆虫属于XY型性别决定动物,其体色受两对基因(B、b和D、d)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D、d仅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基因控制体色的关系如图所示。

(1)昆虫体色的遗传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
(2)一只纯合淡棕色雌性个体与一只白色雄性个体杂交,F1代全为棕色个体,将F1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在F2代棕色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该昆虫体内另有一对等位基因E、e,与基因B、b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和其他变异)。当e基因纯合时对雄性个体无影响,但会使雌性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性。让一只棕色雌昆虫与一只白色雄昆虫杂交,F1代没有出现性反转个体,所得F1代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代雌雄昆虫个体数比例为7:9,无淡棕色个体出现。
①E、e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亲代雌性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__种,亲代雄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②F2代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不育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
③现有荧光标记的D、d基因共有的特异序列基因探针,该探针可以与细胞内染色体上D、d基因结合出现杂交带,从而出现荧光标记点,通过观察荧光标记点的个数可确定细胞中D、d基因的数目。请利用该探针和F2代某雄性个体高度分化的体细胞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该个体是否可育,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
10 . 睡眠状态提前综合征(FASPS)是一种罕见的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与绝大多数人的睡眠清醒节律不同,表现为早睡(下午4~5 点) 早起(凌晨1~2 点)。研究人员对该病进行了系列研究。
(1)对患有 FASPS 的某家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研究人员认为该病最可能为显性病。该病不太可能为隐性病的理由是_______

(2)正常基因(a) 的表达产物为 dbt(酶), 与dbt 相比, 致病基因(A) 表达产物的第44位氨基酸由苏氨酸(密码子为 ACU、ACC、ACA、ACG) 变为异亮氨酸(密码子为AUU、AUC、 AUA), 导致dbt的活性下降。 a 突变为 A 时碱基对的变化为_______, dbt 活性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
(3)GAL4/UAS 系统可实现基因在果蝇特定类型的组织或细胞中表达,该系统由GAL4纯合果蝇品系和“UAS-待表达基因”纯合果蝇品系组成,可用于睡眠清醒节律的研究。GAL4基因由转GAL4果蝇品系携带,编码转录激活因子。UAS是上游激活序列,其下游连接待表达的基因, “UAS-待表达基因”由另一果蝇品系携带。 GAL4的表达产物可激活 UAS 进而表达其下游基因,GAL4/UAS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图。

①构建 GAL4 纯合果蝇品系时, 在一雌果蝇和一雄果蝇的常染色体上分别导入一个GAL4, 该雌、 雄果蝇交配后, 子代果蝇中有________(比例) 符合要求。 若子代果蝇全不符合要求,原因是________。为不影响其它细胞的生理功能,GAL4应在果蝇的________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②研究人员构建了 GAL4、UAS-A、UAS-a 三个果蝇品系并进行实验,通过检测果蝇的睡眠清醒节律是否发生变化,证明了 A 基因是引起睡眠清醒节律失调的基因。
实验过程: _______
实验现象: _______
结论:A 基因引起睡眠清醒节律失调,是 FASPS 的致病基因。
2024-03-14更新 | 63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新蔡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