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65 道试题
1 .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侵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迅速,导致本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1)入侵种爆发时,种群增长曲线往往呈“J”型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有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__________,群落发生__________演替。
(2)三裂叶豚草是辽宁省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某锈菌对三裂叶脉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验证该锈菌对三裂叶豚草的专一性寄生,科研人员进行了侵染实验。
方法:在三裂叶草和多种植物的离体叶片上分别喷一定浓度的锈菌菌液,将叶片静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和记录发病情况。
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
(3)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试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试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A:三裂叶豚草

8.07

12.24

12.24

B:三裂叶豚草+锈菌

7.65

6.43

4.77

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

8.10

12.43

12.78

D:三裂叶豚草+野艾蒿

4.89

4.02

3.12

注:野艾蒿一植物,锈菌一真菌,广聚萤叶甲一昆虫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4)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_______;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
2021-09-18更新 | 5161次组卷 | 1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经纬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在不提供能量的实验条件下,科学家比较了生物膜和人工膜(仅由磷脂构成)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表所示,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请回答相关问题。
                           膜的通透性
物质种类

人工膜的通透性(cm. s -1)

生物膜的通透性(cm. s -1)

K+

10-10

10-6

Na+

10-10

10-7

CI

10-10

10-9

H2O

10-4

10-2



(1)据表分析,_______膜(填“生物”或“人工”)对K+、Na+、Cl-等离子的通透性存在明显差异,这体现出该膜对离子的转运具有_______性。
(2)由表可知,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远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人工膜,因为水分子跨膜运输不需要细胞代谢所释放的能量,所以可以进一步推测水分子的此种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图中的方式_______
(3)图中方式三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方式一、二跨膜运输方式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
2023-03-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3 . 孔雀翅膀的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机理如图所示,基因A、B分别控制绿色羽和红色羽的形成。基因型为A__B__的孔雀翅膀羽色表现为蓝色,当个体基因型为aabb时,两种色素都不能合成,孔雀表现为白色羽。现在只能够确定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回答下列问题:

(1)让一只绿色羽孔雀与一只红色羽孔雀作亲本多次交配,子代孔雀总会出现四种羽色,则亲本孔雀的基因型是______
(2)现有一对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和雄性孔雀,同时提供其他羽色且基因纯合的雌雄孔雀若干只,请设计杂交实验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要说明基因在该染色体的分布情况),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方案:若采用测交法进行杂交实验,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用♂和♀表示性别)。
实验步骤:一、让选择的亲本组合多次杂交。
二、观察并统计子代孔雀的羽色及比例。
三、实验结果分析(不考虑突变)
①若子代蓝色羽孔雀:白色羽孔雀=1:1,则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______
②若__________
③若________
4 .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侵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迅速,导致本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1)入侵种爆发时,种群增长曲线往往呈“J”型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__________
(2)三裂叶豚草是辽宁省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某锈菌对三裂叶脉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试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试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A:三裂叶豚草

8.07

12.24

12.24

B:三裂叶豚草+锈菌

7.65

6.43

4.77

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

8.10

12.43

12.78

D:三裂叶豚草+野艾蒿

4.89

4.02

3.12


注:野艾蒿一植物,锈菌一真菌,广聚萤叶甲一昆虫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
2022-01-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5 . 研究人员发现一突变体莲藕植株,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植株的56%。下图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莲藕植株和普通莲藕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下表中数据是某光照强度下测得的突变体莲藕植株与普通莲藕植株的相关生理指标。请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品种单位时间进入单位面积叶片的CO₂量/(mmol•m⁻²•s⁻¹)胞间CO₂浓度/(μmol•m⁻²•s⁻¹)还原性糖/(mg•g⁻¹¹鲜重)
普通莲藕植株0.102502.72
突变体莲藕植株0.182503.86

(1)图中光照强度大于a时,突变体莲藕的暗反应强度________(填“低于”“高于”或“等于”)普通莲藕的,在2000lx的光照强度下,突变体莲藕的总光合速率比普通莲藕的________(填“低”或“高”)。
(2)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由此判断,藕主要进行________呼吸。光照强度为a时,莲藕植株叶片中合成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低于a时,突变体莲藕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植株的,推测引起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突变体莲藕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表信息可知,光照强度大于a时,环境中的CO₂浓度________(填“是”或“不是”)影响普通莲藕植株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突变体莲藕植株合成还原性糖较多的原因主要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突变体莲藕的最适宜光照强度,实验测定各组数据时往往要采取随机取样、________(答出两点)等措施,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可信度。
2024-06-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综试卷-高中生物
6 . 某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具有多种抗褐锈病基因,某研究小组利用不同品种(甲、乙、丙)的父本与不同品种(A、B、C)的母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编号

亲本

F1

抗病

感病

实验一

甲×A

307

93

实验二

乙×B

298

102

实验三

丙×C

104

296

若上述每组实验中的抗病与感病均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每个组合只含有一种抗性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分析,抗病为__________性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以实验二的F1为材料,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可以采用单倍体育种法,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3)以上述F1为材料,设计实验判断实验一和实验三中控制抗病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其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并统计F3中抗病和感病植株的数量。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实验一和实验三中控制抗病的基因不在一对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实验一和实验三控制抗病的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
2022-06-08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7 . 在一些地区种植的冬小麦经常出现白苗病。现在有二种观点,观点一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理由是锌是许多酶的活化剂,缺锌导致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活性降低,使叶片失绿;观点二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理由是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缺镁导致叶绿素无法形成。有同学利用三组长势相同的冬小麦幼苗完成下列实验,探究哪种观点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表中实验步骤:
组别培养液实验处理观察指标
A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缺锌培养液
C缺镁培养液
(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A 组的冬小麦幼苗正常生长。
________,则观点一正确;若 C 组冬小麦幼苗表现出白苗病,而 B 组正常生长,则观点二正确;
________,则观点一和观点二都不正确;若 B、C 两组冬小麦幼苗都表现为白苗病,则观点一和观点二都正确。
(3)若实验证明冬小麦白苗病是由缺锌引起的,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明该观点正确,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增加步骤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
2023-11-1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理)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大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D、d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紫花×白花

405

411

白花×白花

0

820

紫花×紫花

1240

413

(1)表中能判断显隐性的关系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
(2)组合一中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紫花______________;白花______________
(3)组合一的交配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组合三中的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
(5)组合三中,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
9 . 果蝇翅的形状有3种类型:长翅、小翅和残翅,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其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当个体中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A基因不存在时,表现为残翅。科研人员利用两个纯合品系的果蝇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
实验一:残翅雌蝇与小翅雄蝇杂交,F1全为长翅;F1雌雄蝇杂交,F2中残翅果蝇165只,小翅果蝇121只,长翅果蝇366只。
实验二:小翅雌蝇与残翅雄蝇杂交,F1为长翅雌蝇和小翅雄蝇。
(1)实验一、二是遗传学中的________实验,常用来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据上述杂交实验分析可推出B、b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一F2中残翅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实验二的F1雌雄果蝇杂交,F2中雌雄果蝇的翅型及比例______(填“相同”或“不同”),F2雄果蝇中小翅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长翅果蝇中纯合子的幼虫在25℃条件下培养,成虫均表现为长翅,若在35℃条件下培养,成虫均表现为残翅,但基因型不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该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的结果。现有一只残翅雄果蝇,可通过杂交实验判断它是否属于“表型模拟”,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_。若________,则说明该残翅雌果蝇属于“表型模拟”。
10 . 果蝇的截毛与刚毛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长翅与残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某雄性果蝇与一雌性果蝇杂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例如下表所示。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雄性果蝇长翅截毛长翅刚毛残翅截毛残翅刚毛
3/163/161/161/16
雌性果蝇长翅截毛长翅刚毛残翅截毛残翅刚毛
3/801/80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控制果蝇的截毛与刚毛的基因A、a位于_____染色体上,控制长翅与残翅的基因B、b位于_____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_____,原因是_____
(2)亲本雄性果蝇基因型为_____,该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产生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_
(3)后代雌性长翅截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____
(4)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相同的果蝇占后代总数的_____
2021-06-2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