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9 道试题
1 .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某地附近有一周期性泛滥的河流,下表为洪水泛滥期几种小型植食性啮齿类动物数量百分比和受猛禽捕食而造成的不同死亡率

啮齿类动物种类

普通田鼠

根田鼠

欧䶄

黑线姬鼠

泛滥期种群数量(%)

46.5

8.0

41.0

4.5

猛兽吐出残食中出现的频率(%)

63.5

6.7

12

16

(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_________分布。
(2)用样方法调查黄花刺茄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调查中发现它的种群数量每年都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1.5倍,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0,则两年后它的数量将达到__________
(3)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适宜,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但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导致局部草原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近年来人类的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
(4)表中几种啮齿类动物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5)据表中数据分析,洪水泛滥期猛禽捕食__________数量最多,__________最有可能灭绝。
(6)在森林草原交错区(群落交错区,是指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随着气候越趋干旱,__________或落叶林占优势,直到最后,只遗留一些岛屿状森林在大片的草原上,该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
2024-01-18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方面的研究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菊科植物青蒿中所含的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新型特效药。研究者做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如下。
【实验一】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实验结果】相关实验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实验二】生物工程合成青蒿素
为避免青蒿被过度采集,研究者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生产青蒿素。但直接从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提取青蒿素的效果很不理想,因而采取如下图中①~④所示实验流程合成青蒿素。其中发根农杆菌具有Ri质粒,可促进青蒿愈伤组织生根。

(1)提取青蒿素应选取的最佳青蒿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据表1和表2分析,实验一的实验目的不包括 ( )
A.不同生长期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
B.不同青蒿组织中的青蒿素含量
C.不同干燥方式对青蒿素提取的影响
D.不同日照时长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2)实验二图中青蒿组织培养通常用的培养基名称是______培养基。步骤③青蒿叶片组织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实验二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未分化的青蒿组织中青蒿素含量高   B.该实验是从青蒿根中提取青蒿素
C.Ri质粒转化青蒿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   D.利用此生物工程方法可大量生产青蒿素
【实验三】植物激素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萘乙酸 (NAA)是最常用来调控发根生长及代谢中间产物形成的一种激素。研究者假设NAA能促进青蒿愈伤组织发根,并能提高青蒿发根后产生青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6。
表6: NAA对青蒿组织发根和产生青蒿素的影响
组别NAA浓度 (mg/L)发根生长比青蒿素含量 (mg/g)
A0.02534.4570.080
B0.05033.5000.166
C0.10029.4000.128
D0.25015.8130.000
E0.50013.0590.000
F0.7508.7060.000
G27.1011.480
(注:发根生长比指的是:收获时鲜重/接种量)
(4)实验三培养时影响青蒿素含量的可能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写出2种即可)。表6中①表示的数值是_______
(5)根据实验三结果,请画出发根生长比与NAA浓度的关系曲线图___________

(6)由实验三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该时期细胞内主要完成染色质的复制。为探讨染色质复制的起因,有人将不同时期的Hela细胞进行融合,并研究融合后细胞中核的复制情况,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
实验结果
实验一

G1期核进入复制
早S期核继续复制
实验二
G2期核不进入复制
S期核继续复制
实验三
G1期核不进入复制G2期核不进入复制
(1)G1期细胞中所发生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时期某些蛋白质由细胞质通过__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
(2)G1期的细胞核不进入复制,而实验一中融合后的G1期的核进入复制,有学者认为S期细胞中存在活化因子。若上述观点是正确的,则融合细胞中G1期核进入复制的原理最可能是____________,表中结果表明该活化因子可作用于____________(“G1”“S” “G2”)期的细胞。
(3)表中结果表明,G1期、S期、G2期细胞中发生的代谢反应存在差异,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18-02-20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运城、大同、朔州、阳泉五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4 . 雌性哺乳动物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 1 条 X 染色体会发生整体范围内的沉默(“非逃逸”基因转录活性被抑制),X 染色体失活(XCI),仅有少数“逃逸”基因仍能正常表达。XCI能保证雌、雄间 X 染色体上基因表达水平的一致,也会造成体外受精胎儿性别比例的失衡。
(1)为制备体外受精(IVF)的胚胎,研究人员采用超数排卵方法采集小鼠______期卵母细胞,另一方面,将成年健康公鼠的精子在体外条件下进行______处理,将二者置于适当的培养液中完成体外受精。收集早期胚胎,移植到经过______处理的代孕母鼠中,获得的胚胎含有______(填“单”“双”或“三”)亲的遗传物质。
(2)研究人员对体外受精胎儿性别进行鉴定,表中数据显示正常胎儿性别比例(雄/雌)______自然生产(IVO)胎儿的性别比例。

组别

胚胎数

活仔率(%)

雄/雌

自然生产(IVO)

81

56.25

1.08

体外受精(IVF)

82

45.58

1.48


(3)为进一步揭示体外受精的胎儿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研究人员剖取第 7.5 天的小鼠胚胎进行胎儿发育情况统计,结果如图 1:

①结果显示 IVO 组形态异常的胎儿的雌、雄比率相当,而在 IVF 组中,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收集不同组别的胚胎细胞,定量检测具代表性的“非逃逸”基因,结果显示这些基因的表达在 IVF 雌性胚胎中显著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IVO 雌性胚胎,说明 IVF雌性胚胎 XCI 不足。
③已有研究表明,XCI 高度依赖激活因子 RNF12,研究人员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RNF12 蛋白的表达量如图 2,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XCI 造成体外受精的胎儿性别比例失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果蝇的翅形有有翅(长翅、短翅) 和无翅,控制翅型的两对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现有甲、乙两组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其中乙组子一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子二代,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别

亲本(P)

子一代(F1) ♀:♂=1:1

子二(F2)♀:♂=1:1

甲组

长翅

无翅

长翅:无翅

=1∶1

长翅:短翅:无翅

=1∶1∶2

-

-

乙组

短翅

无翅

全为长翅

全为短翅

长翅:短翅:无翅

=3∶3∶2

长翅:短翅:无翅=3∶3∶2

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翅形性状中,________(填有翅或无翅)是显性性状。
(2)果蝇的翅型基因中,控制________(填有无翅或长短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组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若让甲组F1的长翅果蝇随机交配,则F2雄果蝇中,长翅∶短翅∶无翅=________________
(4)选择甲组F1无翅雄果蝇与乙组F2的长翅雌果蝇杂交,其子代中长翅雌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5)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鉴定某短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可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的雄果蝇与其杂交,若后代雄果蝇的翅形均表现为__________,则该雌果蝇为纯合子。
2020-02-16更新 | 3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家蚕(2n=56)是古代劳动人民最早从野蚕“驯化”而来,通常家蚕的体色为较浅的素色,但偶有黑色斑的突变体出现。
(1)家蚕与野蚕(2n=54)杂交子一代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研究发现子一代依然可育,使用显微镜观察_________细胞,发现_________个二价体(两条染色体联会),一个三价体(三条染色体联会)。
(2)为研究家蚕体色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黑色斑(黑蚕)与素色(素蚕)进行正反交实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杂交结果不能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该选择F1_________相互交配,若子代_________,则该性状表现为显性。
实验二:将F1代黑蚕相互交配及F2代黑蚕相互交配,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据此可知,黑色斑与素色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_为显性性状。推测存在_________才导致后代出现特殊的分离比。
(3)综合以上实验统计,F1—F3代黑蚕作母本时蚕受精卵的孵化率_________
(4)已知家蚕的黄血对白血是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该基因不存在纯合致死现象),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P:黑蚕白血×素蚕黄血       
②P:黑蚕黄血×素蚕白血     
③F1:黑蚕黄血×素蚕黄血       
④F1:黑蚕黄血×素蚕白血   
⑤F2:黑蚕黄血:黑蚕白血:素蚕黄血=1:1:2     
⑥F2:黑蚕黄血:素蚕白血=1:1
以上实验组合__________可说明黑色斑(素色)基因也在2 号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只需从F2代的性状表现描述即可)
2019-09-20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研究小组调查了该湖泊中某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种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1且<2,其他以此类推;该鱼在3十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十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鱼群的年龄结构大体为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一段时间内,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2)如果要调查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记重捕法。该方法常用于调查__________(填特点)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自然湖泊中,该鱼种群的__________特征直接决定其种群密度,影响该鱼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有__________(答出2项即可)。
8 . 回答下列果蝇眼色的遗传问题。
(1)有人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 表示):
实验一亲本F1F2
红眼(♀)×朱砂眼(♂ )全红眼全红眼红眼:朱砂眼=1:1






①B、b 基因位于_____ 染色体上,朱砂眼对红眼为_____性。
②让F2 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雌蝇有_____ 种基因型,雄蝇中朱砂眼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
(2)在实验一F3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雌蝇。研究发现,白眼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基用E 、e 有关。将该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实验二亲本F’1F’2
雌、雄均表现为
白眼(♀)×红眼(♂ )全红眼全朱砂眼红眼 ︰朱砂眼 ︰白眼=4 ︰3 ︰1
实验二中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 ;F’ 2 代杂合雌蝇共有_____种基因型,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
(3)果蝇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 如下图所示。
(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 或UGA )

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____链为模板合成mRNA ;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____个氨基酸。
2019-01-30更新 | 1756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3-2014学年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
9 . 大麦品系Ⅰ的麦穗性状表现为二棱、曲芒;品系Ⅱ的麦穗性状表现为六棱、直芒。研究人员将品系Ⅰ和品系Ⅱ杂交,F1麦穗性状全为二棱、曲芒。F1自交,统计F2麦穗性状,结果如下表所示。对此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麦穗性状二棱曲芒六棱曲芒二棱直芒六棱直芒
统计结果54118117763
A.F2代表型为六棱曲芒的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均为4种,比例均为1:1:1:1
C.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了自由组合
D.控制麦穗性状为曲芒还是直芒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10 . 研究机构对某草原的野兔进行了调查,下表表示通过某种方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32321418
重捕3641818
(1)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则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为___只/hm2。若一部分被标记的野兔被狼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该调查方法称为___法。
(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
(3)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___法。
(4)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该实验___(“需要”或“不需要”)重复实验。
(5)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再计数。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时间(天)1234567
酵母菌数量(万个/mL)32762824819821820
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计数时应选择___(无色/蓝色)的酵母菌。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个/mL。
下图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6)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年,第8年时若调查鼠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相似,此后两年中种群数量将___(增加、减少)。
(7)现如今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抢人”大战,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从种群数量特征角度分析其目的是最终改变该城市人口的___,进而增加人口密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