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B.单糖一定是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
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
2024-06-09更新 | 169次组卷 | 66卷引用:福建省漳州龙海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2 . 膜蛋白是一类结构独特的蛋白质,它镶嵌于膜脂的特性使这一蛋白处于细胞与外界的交界部位,是细胞执行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如图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膜上3种膜蛋白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模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A和B的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很可能具有较强的亲水性
B.若膜蛋白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则该蛋白可能是胰岛素的受体
C.若蛋白B具有运输功能,其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可能消耗ATP
D.若蛋白C具有催化功能,其活性的高低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3 . 鱼糜产品是以鱼糜为原料,制成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洋食品。海藻糖能在高温、高寒等条件下有效地保护生物分子结构不被破坏并维持其稳定性。为提高鱼糜产品的保质期,科研人员对海藻糖能否成为冷冻鱼糜制品的抗冻剂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藻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形成的非还原性二糖,食物中的海藻糖经过______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可用______(填试剂名称)来检测其与麦芽糖的区别。
(2)鱼糜蛋白是由______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聚合而成。加热可以使鱼糜中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______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两类蛋白缠绕成网格结构,将自由水封闭其中,经过这样的凝胶化过程可以提高鱼糜制品的口感。
(3)长时间冷冻会影响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导致口感变差。科研人员将添加了不同质量分数海藻糖的鱼糜放在-18℃下冷冻,检测其凝胶强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冷冻时间的增加,鱼糜蛋白凝胶强度下降,且海藻糖可以______(填“减缓”或“加强”)这种变化,考虑成本以及效果,选择质量分数为______的海藻糖添加最好。

   
(4)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冷冻时间延长,鱼糜蛋白中不同氨基酸之间形成的二硫键含量上升,破坏原有的网格结构。推测海藻糖能维持鱼糜制品口感的机理可能是____,从而维持鱼糜制品的口感。
4 . 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可以通过抑制某种细胞器的功能而抑制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其基本骨架是______;核孔的作用是______
(2)据图分析,二甲双胍通过抑制______的功能,进而直接影响了______的跨核孔运输,最终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效果。
(3)据图分析,正常生长的细胞中,乙的活性受到______(填“激活”或“抑制”),由此推测,图中ACAD10____(填“激活”或“抑制”)细胞生长。
(4)据图分析,分泌蛋白的运输是否可能受二甲双胍的影响?______,其理由是_____
5 . 下列关于人的胰岛B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葡萄糖的识别和跨膜运输B.高尔基体:胰岛素的合成与加工
C.线粒体:葡萄糖的分解与ATP合成D.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复制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部分是蔗糖,蔗糖先运输进入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再运输到植物各处。某种植物存在蔗糖自叶肉细胞至SE-CC的运输方式如下图,可分为3个阶段:①叶肉细胞中的蔗糖运输到韧皮薄壁细胞;②韧皮薄壁细胞中的蔗糖由膜上的载体W顺浓度梯度转运到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中;③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进入SE-CC中。SE-CC的质膜上有“蔗糖-H共运输载体”(SU载体)。胞内H通过H泵运输到细胞外空间,在此形成较高的H浓度,SU载体将H和蔗糖同向转运进SE-CC中。最终筛管中的蔗糖浓度远高于叶肉细胞。
      
根据材料的信息,下列推测或叙述合理的是(       
A.蔗糖和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再通过胞间连丝从叶肉细胞运输到韧皮薄壁细胞
B.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叶片,蔗糖经W载体由韧皮薄壁细胞运输到细胞外空间的速率降低
C.H和蔗糖同向转运进SE-CC,需要SU载体同时具有酶的催化和载体蛋白的转运功能
D.与野生型比,SU功能缺陷突变体吸收14CO2后,叶肉细胞会积累更多含14C的蔗糖和淀粉
7 .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可用于(       
A.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B.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
C.证明DNA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D.解释遗传信息从DNA到RNA传递的一般规律
8 . 下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图中只显示部分染色体,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据图可以推断的是(       
   
A.该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和同源染色体
C.两条染色体上携带遗传信息一定相同D.该过程导致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半
9 . 将刚采摘的新鲜糯玉米立即放入85℃水中热烫处理2min,可较好地保持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       
A.提高淀粉酶活性
B.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的结构
C.破坏淀粉酶的活性
D.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的活性
2023-08-23更新 | 215次组卷 | 55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某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甲醛(HCHO)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严重情况下会引发人体免疫功能异常甚至导致鼻咽癌和白血病,室内栽培观赏植物常春藤能够清除甲醛污染。研究发现外源甲醛可以作为碳源参与常春藤的光合作用,具体过程如图所示(其中RU5P和HU6P是中间产物)。

(1)图1中产生NADPH的场所是___________,NADP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追踪并探明循环②中甲醛的碳同化路径,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推测细胞同化甲醛(HCHO)的场所应是______________
(3)甲醛在被常春藤吸收利用的同时,也会对常春藤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生长情况的实验。下表是常春藤在不同浓度甲醛胁迫下测得的可溶性糖的含量。甲醛脱氢酶(FALDH)是甲醛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图2表示不同甲醛浓度下,该酶的活性相对值,图3是不同甲醛浓度下气孔导度(气孔的开放程度)的相对值。
表1   不同甲醛浓度下常春藤可溶性糖的相对含量

级别

样品

0天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1个单位甲醛浓度的培养液

2271

2658

2811

3271

3425

2个单位甲醛浓度的培养液

2271

2415

2936

2789

1840

不含甲醛的培养液

2271

2311

2399

2399

2529

表1中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填“①、②、③”组别);结合图2和图3推测常春藤在甲醛胁迫下气孔开放程度下降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表1、图2和图3的信息,写出在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的抗逆途径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