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2 道试题
1 . 测定某一新鲜叶片新陈代谢速率的相关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缓冲液用于调节CO2的量,以模拟空气中CO2的浓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设置恒温水槽可避免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
B.若只用18O标记小室外水槽中的水,则不能够检测到18O2
C.光照强度为零时,能测出呼吸速率
D.通过该装置不能得出叶片的总光合速率
2 . 生物科技工作者利用DNA测序技术和红外线成像技术,在我国秦岭地区对大熊猫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等进行多维度调查,通过获取大熊猫的毛发或其粪便中脱落的肠道细胞并借助上述技术手段,获得了关于大熊猫的宝贵遗传学资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不同个体的遗传信息不同,通过基因测序可大体估算该地区大熊猫的数量
B.若上皮细胞某特定基因未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则可判断该基因发生了甲基化
C.肠道细胞中是否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
D.一段时间内统计某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可判断该时间段大熊猫种群发生了进化
2024-06-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八校2024年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3 .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与黏连复合蛋白(REC8和RAD21L)相关,见右图。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黏连复合蛋白被分离酶(separase,一种蛋白水解酶)水解后,相应染色体才能正常分离,使细胞分裂继续进行。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正常情况下,REC8蛋白和RAD21L蛋白水解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减数分裂I后期
B.能够催化相应黏连复合蛋白水解的分离酶在发挥作用前可能处于非活跃状态
C.据图和题干信息推测,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合成RAD21L蛋白
D.REC8蛋白的存在不利于染色体着丝粒的粘附
2024-06-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八校2024年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4 . 甘露聚糖酶是一种多功能的促生长剂,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动物瘦肉率等。野生产酶菌株无法满足饲料和食品安全性的要求,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甘露聚糖酶基因转入安全菌株嗜酸乳杆菌中,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常用PCR技术来扩增甘露聚糖酶基因,在PCR反应体系中,除了引物、模板、4种脱氧核苷酸外,还需加入______,决定特异性扩增出目的基因的步骤是_______。已知目的基因以β链为转录模板,与β链结合的引物5'端添加了限制酶识别序列GGATCC,则另一引物5'端需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____
(2)扩增好的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质粒重组过程具体需要_____种酶参与。检测嗜酸乳杆菌是否表达出甘露聚糖酶可采用_______技术。
(3)利用发酵工程大量培养具有甘露聚糖酶生产能力的嗜酸乳杆菌,在发酵过程中,除需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外,还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_____,以了解发酵进程。
2024-06-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5月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5 . 今年3月15日四川省雅江县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据初步调查,系施工动火作业引发,突遇极端大风造成扩散,火灾中心有很多中药材资源如川贝、红景天、藏红花等,均在火灾中遭严重破坏。
(1)森林中的野生川贝等植物可提供珍贵中药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研究森林中川贝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重度林火后,草本植物较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森林生态系统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原状,原因是_______
(3)发生林火后,森林会进行次生演替。与火灾后演替初期的群落相比,火灾前相对稳定的森林群落,一般会更低的是________。
A.物种多样性
B.食物链数量
C.二氧化碳固定量
D.总生产量/呼吸量
(4)为了加快林火迹地生态修复,按适宜的比例选择多种适应该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先锋植物进行种植,为其它生物的生存创造条件。该过程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2024-06-1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5月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6 . 南安板鸭是中国传统四大板鸭之一,肉嫩骨脆,味香可口,是腊味中的上品,其制作过程主要包括选鸭、育肥、腌制、风干和烤制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品板鸭瘦肉部分含量最多是化合物是水
B.高温烤制会破坏板鸭中蛋白质分子的肽键
C.板鸭中富含室温下呈液态的不饱和脂肪酸
D.育肥时鸭子可将谷物中的糖类转化为脂肪
2024-06-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5月二模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解题方法
7 . 研究显示肥胖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脂肪肝等疾病密切相关。人体内的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分别在脂肪的生成和分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花椒果实中的羟基-α-三醇(HAS),可通过激活TRPV1诱导PPAR-γ基因去乙酰化来促进WAT褐变(转化为BAT),进而促进机体脂肪分解产热,达到减肥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PAR-γ基因去乙酰化后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B.抑制TRPV1的活性可以减弱WAT的褐变
C.WAT褐变可以提高脂肪组织代谢效率和能量消耗
D.HAS能调理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脂肪代谢
8 . 胡杨耐盐碱能力强,能适应沙漠环境。当体内盐分超过一定限度时,胡杨能通过树干的节疤和裂口主动排出多余盐分,形成的白色或淡黄色块状结晶,称作“胡杨碱”。“胡杨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可用来发面蒸馒头、制肥皂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活在沙漠中的胡杨,细胞中结合水的含量明显高于自由水
B.胡杨通过根细胞吸收的微量元素磷可参与组成细胞膜
C.若沙漠土壤缺少大量元素镁,胡杨的光合作用强度会上升
D.胡杨能将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是其耐盐碱、抗旱的原因之一
9 . 科研人员为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EBR)对菜豆植株涝渍胁迫下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进行了盆栽实验,实验共设4个处理组,分别为正常浇水(CK)、涝渍胁迫(T1)、0.1μmol/L的 EBR +正常浇水(T2)、0.1μmol /L的EBR+涝渍胁迫(T3),每个处理种植12株菜豆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正常植株喷洒0.1μmol/L的EBR可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B.喷洒0.1μmol/L的EBR能缓解涝渍胁迫引起的Pn下降
C.每个处理种植12株菜豆苗的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D.实验结果不能表明EBR对Pn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
10 . 人体摄入乙醇(酒精)5min后,可在血液中检测到乙醇,30~60min后乙醇含量达到最高值。乙醇的排出途径较为有限:约10%的乙醇通过汗液、尿液和呼吸直接排出体外,剩余部分通过肝脏代谢来分解。酒精在肝细胞中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进入肝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人体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乙醇
C.人体内仅有肝细胞存在乙醇脱氢酶基因
D.据图可知乙酸的氧化分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