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470 道试题
1 . 对两个玉米品种基因转录组比较分析,发现有大量的基因在两个品种间有显著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群落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今日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冲刺卷生物(一) 试题
2 . 如图表示能量流经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的部分过程示意图,N1~N8表示能量值,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1+N8
B.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N2+N4
C.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N2+N8-N₇
D.第一、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据图无法计算
3 . 粳稻和籼稻是水稻的两个亚种,理论上可以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二者杂交子代的部分花粉会出现不育现象,影响杂交水稻的产量。我国科学家探明了粳—籼杂交稻部分花粉不育的机制,为水稻育种书写了新篇章。
(1)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可通过比较粳稻和籼稻某段______(选填“随机”“同源”或“异源”)DNA序列的差异,或是细胞中普遍含有的某种蛋白质的______差异来探究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
(2)粳—籼杂交稻花粉的育性与来自籼稻的12号染色体上的一段DNA有关。该段DNA含有2个紧密相邻的基因——基因D和基因J,基因D编码的毒蛋白DUYAO可以杀死花粉,基因J编码的蛋白质JIEYAO能解除DUYAO的毒性。研究发现,粳—籼杂交稻产生的花粉中,12号染色体源于粳稻的不育,源于籼稻的则可育(如图1所示),这与基因D和基因J的表达时期和作用时期有关。据此推测,基因D的表达时期和作用时期分别是花粉母细胞时期和花粉时期,基因J的表达时期和作用时期都是花粉期。

进一步研究发现,DUYAO蛋白发挥作用的机制如图2所示,DUYAO蛋白会与在______(选填“花粉母细胞”或“花粉”)中特异性表达的OsCOX11蛋白形成复合体,进入线粒体影响花粉细胞的______(填生理过程),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据此推测,JIEYAO蛋白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为______(答出1种即可)。

(3)粳稻基因型可记为ddjj,籼稻基因型可记为DDJJ,则粳—籼杂交稻自交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
(4)有研究人员提出利用电离辐射处理粳—籼杂交稻,使基因J/j发生染色体易位(易位后J/j依然是一对等位基因,但不再位于12号染色体上),请预测易位后粳—籼杂交稻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双杂合植株的比例为______
4 . 某二倍体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③是分裂期的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用盐酸可以破坏细胞间的果胶
B.①处于分裂后期,该时期由于着丝粒分裂导致核DNA加倍
C.②处于分裂前期,该时期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D.③处于分裂中期,该时期细胞适宜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5 . 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增殖时,不一定都有细胞周期,但一定都有DNA分子的复制
B.细胞分化后,一般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直到死亡
C.细胞衰老时,细胞和细胞核体积均变小,酶的活性均降低
D.细胞凋亡时,一定受到严格的遗传机制决定,可能与激烈的细胞自噬有关
今日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高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6 . 某种水母的触手断掉后能在两到三天内再生。研究发现,水母中一种积极生长和分裂的干细胞样增殖细胞,出现在了受伤部位并能帮助形成新的触手。下列关于干细胞样增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细胞样增殖细胞具有细胞周期
B.干细胞样增殖细胞与再生触手细胞的核遗传物质不同
C.干细胞样增殖细胞再生成触手的过程体现其有全能性
D.干细胞样增殖细胞是一种不会凋亡的细胞
7 . 某昆虫原始种群均为红眼野生型,若干年后,种群中出现了能够稳定遗传的白眼品系,用野生型与该白眼品系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红眼与白眼比例大约为15:1,据此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眼品系的出现,推测该昆虫种群发生了进化
B.白眼品系的出现增加了物种多样性,提高了物种丰富度
C.该昆虫的眼色一定受两对基因控制,有两种表型
D.若控制眼色的若干种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
今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卷
8 . 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从而表达出人干扰素前体物质。图1为科研人员使用的质粒,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图2表示人干扰素基因及相关限制酶识别序列。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使用PCR技术从人体细胞中获取和扩增干扰素基因。在PCR反应体系中,除了人干扰素基因、引物、含Mg2+的缓冲液以外,还需加入______。在设计引物时,引物内部以及两种引物之间都不能存在互补序列,原因是______
(2)用PCR技术扩增获得的产物通常采用______技术进行鉴定。若鉴定发现其中有许多非特异性条带,请分析出现此情况的原因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为了保证质粒与人干扰素基因的正确拼接,科研人员常采用EcoRⅠ、BamHⅠ两种限制酶与______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若人干扰素基因以②链为模板进行表达,3′端需存在启动子,但其两端附近无限制酶EcoRⅠ、BamHⅠ的酶切位点,据图分析,则应在配对到①链的引物5′端添加六个碱基,其序列为______
(4)科研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会同时使用质粒上的ampR和tetR两种标记基因进行初步筛选,与只使用标记基因tetR相比,其优点是______
9 . 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诱发细菌发生基因突变,耐药性增强
B.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可以通过捕食、竞争及寄生等实现
C.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保持稳定不变
D.适应具有普遍性、绝对性和完全性,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0 . 研究人员对密闭蔬菜大棚中的黄瓜植株进行了一昼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SM、SN、Sm分别表示图中相应图形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E点时密闭大棚中CO2浓度最高,O2浓度最低
B.C点过后光照降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升高
C.B点和D点时黄瓜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一昼夜后,黄瓜植株有机物的增加量可表示为Sm-SM-SN
今日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三模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