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3 道试题
1 . 科研人员利用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TV)及其卫星病毒(TB)作为研究系统,发现TV单独侵染不会引起植物发病,只有TV和TB共同侵染才导致植物发病,在侵染时,TV基因组甲基化水平降低。而在沉默植物中DNA糖基化酶会导致TV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恢复,且TV和TB的复合侵染被显著抑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病毒在植物茎尖、根尖等处积累量较低因此可用来培育脱毒苗
B.DNA甲基化不改变DNA碱基排列顺序但可以使产生的表型变化稳定遗传
C.共同侵染时TB通过降低TV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从而增强TV的致病性
D.植物可能是通过对TV基因组进行DNA甲基化修饰从而抵御该病毒的侵染
2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负链RNA(不能作为翻译模板)包膜病毒。复制的病毒RNA与衣壳蛋白装配和释放时,宿主细胞表面会表达大量病毒的膜蛋白,含组氨酸标签(His-tag)的多肽的羟基活化后,可与细胞表面的病毒膜蛋白上的氨基发生反应,从而实现对病毒膜蛋白的标记。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病毒结构中含有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有机物
B.衣壳蛋白、膜蛋白的合成需RNA聚合酶、核糖体参与
C.His-tag标记过程中宿主细胞膜上发生了脱水缩合反应
D.病毒的释放过程依赖膜的流动性,但不需要消耗能量
3 . 有丝分裂间期依次分为G₁期、S期、G₂期,其中S期是DNA复制时期。TdR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的前体, 若TdR过量,TdR合成dTMP受到反馈性抑制, 导致DNA 复制也受阻。在不含³H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³H-TdR,有的细胞被抑制在S期不同时刻且被³H-TdR标记,有的被抑制在G₁与S期交界处。解除抑制,细胞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如图表示解除抑制后,带放射性的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与解除抑制后的时长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T2 之间,每个核DNA只有一条链含有³H
B.M期时间长度等于 Tb
C.S期时间长度等于 T。
D.G₁期时间长度等于 Tₐ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4 . 在非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其数学模型为:增长速率 公式中字母含义是:N为某时期种群的数量,r为瞬时增长率,K为环境容纳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有:①提出合理假设②观察研究对象 ③建立数学模型 ④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
B.食物、天敌、气候等密度制约因素限制种群的数量不能无限增大
C.某湖泊中,某种鱼的可持续最大捕捞速率为rK/4
D.自然环境中,某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不会超过K 值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5 . 中间产物学说认为:酶(E)的活性中心部位首先与底物(S)结合,生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ES),然后再产生产物(P)同时释放出酶(E)。根据这一学说,在酶浓度、pH值、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用米氏方程 表示底物浓度[S]与速率 V之间的关系,其坐标曲线如图1,其中“Vmax”表示该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Km”表示在该条件下达到1/2 Vmax时的底物浓度。图2表示竞争抑制剂会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中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底物浓度足够大,反应速率可以达到Vmax,由此可判断加入竞争抑制剂后,Km值将变小
B.酶的活性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即可以用P的产生速率,也可用E的消耗速率表示
C.通过竞争抑制(如图2)的事实,可以否定酶具有专一性的特性
D.如果要把反应速率控制在1/3Vmax,则应该把底物浓度控制在1/2Km
7日内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6 . 微管是由α和β两种微管蛋白形成的异二聚体装配而成的长管状结构,如下图。细胞的分裂离不开部分微管聚合和解聚的动态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来判断微管是否彻底解聚
B.如果药物X能使已经形成的微管保持静止状态,则可以用药物 X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C.微管是细胞骨架的一种,如果控制α微管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不会影响细胞的信息传递
D.微管蛋白的N 元素只有少数分布在氨基中
7日内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7 . 马铃薯 Y病毒(PVY)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马铃薯、烟草等重要经济作物的病害,每年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选育高品质马铃薯的流程如图所示(PVYN-CP 是马铃薯Y 病毒坏死株系的衣壳蛋白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过程③依据的原理均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方法一中,甲常选用茎尖,原因是其具有抗病毒的特性
C.对外植体进行消毒通常用酒精处理后直接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
D.过程②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需要限制酶和DNA 聚合酶的参与
8 . 科研人员以杉木根际土壤为供试土壤,取摇床振荡后的土壤溶液上清液等比稀释,涂布于含有磷酸三钙的无机磷培养基上,记录各菌株的溶磷圈直径、菌落直径及二者比值,挑取菌落通过平板划线法进行纯化,并利用摇瓶定量筛选出高效溶磷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土壤溶液摇床振荡培养有利于溶磷菌的生长和繁殖
B.接种前需对含有磷酸三钙的无机磷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C.初步筛选溶磷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小的菌落进行纯化培养
D.由图可知,菌株Y9的溶磷能力显著高于其他菌株
9 . 当外界环境中的Na⁺浓度过高时,会破坏微生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平衡,使其生长繁殖受阻甚至死亡。耐盐微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抗盐胁迫的生理机制:通过离子转运调节Na⁺(如图,以质子电化学梯度为动力,将Na⁺转运到胞外)、K⁺(负责摄入K⁺的蛋白转运系统升高胞内K⁺浓度,其转运过程需要消耗ATP)等离子的外排、输入,以维持胞内各离子浓度的动态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高盐环境中,耐盐微生物的Na⁺外排属于主动运输
B.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胞内K⁺浓度可维持耐盐微生物细胞渗透压的平衡
C.质子泵转运H⁺需消耗ATP,导致细胞内的ADP含量大量减少
D.Na⁺-H⁺转运蛋白只运输图中的两种离子,因此该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
10 . 2022年7月,南京大学等研究团队确认了我国5.18亿年前澄江动物群中的云南虫是脊椎动物最原始类群,为揭示脊椎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这一成果发表于《Science》期刊上,下列有关生物起源和演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都是厌氧的
B.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D.最早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是原始爬行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