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85 道试题
1 . 落粒性是作物种子成熟后脱落的现象。对收获种子的作物来说,落粒性大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普通荞麦是非落粒的,但自交不亲和(自交无法产生后代)。进行杂交时,普通荞麦的非落粒性常常会丧失。研究者就荞麦非落粒性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
(1)荞麦的自交不亲和性有利于增加种群的_____________多样性。
(2)选取不同的非落粒品系与落粒品系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和比例,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亲本

F2表型及比例

非落粒品系1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 =47:35(约9:7)

非落粒品系2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85:28(约3:1)

非落粒品系3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39:59(约 27:37)

①表分析,荞麦的落粒是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该性状由________对基因控制,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②若用 A/a、B/b……表示落粒与否的控制基因,则杂交组合三所得F2中,纯合落粒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控制落粒性状的基因对数,请在(2)的亲本、F1和F2中选择合适的植株,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
2 .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侵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迅速,导致本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1)入侵种爆发时,种群增长曲线往往呈“J”型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有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__________,群落发生__________演替。
(2)三裂叶豚草是辽宁省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某锈菌对三裂叶脉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验证该锈菌对三裂叶豚草的专一性寄生,科研人员进行了侵染实验。
方法:在三裂叶草和多种植物的离体叶片上分别喷一定浓度的锈菌菌液,将叶片静置于适宜条件下,观察和记录发病情况。
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
(3)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试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试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A:三裂叶豚草

8.07

12.24

12.24

B:三裂叶豚草+锈菌

7.65

6.43

4.77

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

8.10

12.43

12.78

D:三裂叶豚草+野艾蒿

4.89

4.02

3.12

注:野艾蒿一植物,锈菌一真菌,广聚萤叶甲一昆虫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4)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_______;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
2021-09-18更新 | 5149次组卷 | 1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经纬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在不提供能量的实验条件下,科学家比较了生物膜和人工膜(仅由磷脂构成)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表所示,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请回答相关问题。
                           膜的通透性
物质种类

人工膜的通透性(cm. s -1)

生物膜的通透性(cm. s -1)

K+

10-10

10-6

Na+

10-10

10-7

CI

10-10

10-9

H2O

10-4

10-2



(1)据表分析,_______膜(填“生物”或“人工”)对K+、Na+、Cl-等离子的通透性存在明显差异,这体现出该膜对离子的转运具有_______性。
(2)由表可知,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远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人工膜,因为水分子跨膜运输不需要细胞代谢所释放的能量,所以可以进一步推测水分子的此种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图中的方式_______
(3)图中方式三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方式一、二跨膜运输方式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
2023-03-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4 . 研究人员用同种小鼠进行了某中药制剂、四环素(一种抗生素)对肝脏脂肪含量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中药制剂和四环素都用生理盐水溶解),请据表分析回答:
组别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进行如下处理在第11天测量并计算每组小鼠肝脏脂肪的平均含量(mmol·L-1)
连续11天每天喂下列试剂同时第8天至第11天每天腹腔注射下列物质
甲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等体积生理盐水0.49
乙组等体积生理盐水0.025mmol四环素6.51
丙组中药制剂(0.05g)0.025mmol四环素4.74
丁组中药制剂(0.10g)0.025mmol四环素4.52
戊组中药制剂(0.15g)0.025mmol四环素4.10
(1)若要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__________染色。
(2)现有健康的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的雌雄小鼠各100只,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应将这些小鼠进行分为五组,每组的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所示的实验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说明腹腔注射四环素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表实验结果可初步说明该中药制剂能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肝脏脂肪的累积量(增加量)。
(4)研究人员认为,要证明某中药制剂对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还需要观察中药制剂对没有注射四环素的小鼠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Ⅰ.实验步骤:
①步骤一:按上表所示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增加3组小鼠,并编号。
②步骤二:这3组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每天还需分别喂0.05g、0.10g、0.15g的中药制剂,共11天。同时在第8至11天注射___________,保持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步骤三:测量并统计实验结果。
Ⅱ.讨论:
①将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表的________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得出结论。
②步骤二中需要“保持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其原因是除需保持单一变量使各组之间有对照外,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孔雀翅膀的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机理如图所示,基因A、B分别控制绿色羽和红色羽的形成。基因型为A__B__的孔雀翅膀羽色表现为蓝色,当个体基因型为aabb时,两种色素都不能合成,孔雀表现为白色羽。现在只能够确定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回答下列问题:

(1)让一只绿色羽孔雀与一只红色羽孔雀作亲本多次交配,子代孔雀总会出现四种羽色,则亲本孔雀的基因型是______
(2)现有一对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和雄性孔雀,同时提供其他羽色且基因纯合的雌雄孔雀若干只,请设计杂交实验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要说明基因在该染色体的分布情况),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方案:若采用测交法进行杂交实验,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用♂和♀表示性别)。
实验步骤:一、让选择的亲本组合多次杂交。
二、观察并统计子代孔雀的羽色及比例。
三、实验结果分析(不考虑突变)
①若子代蓝色羽孔雀:白色羽孔雀=1:1,则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______
②若__________
③若________
6 .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入侵种一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扩散能力,而且在入侵地缺乏天敌,因而生长迅速,导致本地物种衰退甚至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1)入侵种爆发时,种群增长曲线往往呈“J”型从环境因素考虑,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入侵种的爆发通常会使入侵地的物种多样性__________
(2)三裂叶豚草是辽宁省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之一,某锈菌对三裂叶脉草表现为专一性寄生,可使叶片出现锈斑,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科研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试验,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部分试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A:三裂叶豚草

8.07

12.24

12.24

B:三裂叶豚草+锈菌

7.65

6.43

4.77

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

8.10

12.43

12.78

D:三裂叶豚草+野艾蒿

4.89

4.02

3.12


注:野艾蒿一植物,锈菌一真菌,广聚萤叶甲一昆虫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
2022-01-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7 . 下丘脑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内分泌枢纽,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_,进而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在性激素的分泌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所以当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时,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抑制作用减弱,使其分泌相应激素的量__________,进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
(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相关部位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可鉴别病变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当给三人注射相同且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下表。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10

10~40

<10

10~40

10~40

>40

<10

<10

①通过抽取血样可以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人血样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碘会抑制细胞膜上钠—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最终会导致甲状腺______(填“萎缩”或“肿大”),其原因是_________
(4)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骨骼肌首先会不自主战栗,然后大脑皮层还会产生冷觉。前者反应比后者反应稍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人体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_____调节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加,因为甲状腺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8 . 研究人员发现一突变体莲藕植株,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植株的56%。下图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莲藕植株和普通莲藕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下表中数据是某光照强度下测得的突变体莲藕植株与普通莲藕植株的相关生理指标。请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品种单位时间进入单位面积叶片的CO₂量/(mmol•m⁻²•s⁻¹)胞间CO₂浓度/(μmol•m⁻²•s⁻¹)还原性糖/(mg•g⁻¹¹鲜重)
普通莲藕植株0.102502.72
突变体莲藕植株0.182503.86

(1)图中光照强度大于a时,突变体莲藕的暗反应强度________(填“低于”“高于”或“等于”)普通莲藕的,在2000lx的光照强度下,突变体莲藕的总光合速率比普通莲藕的________(填“低”或“高”)。
(2)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由此判断,藕主要进行________呼吸。光照强度为a时,莲藕植株叶片中合成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低于a时,突变体莲藕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植株的,推测引起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突变体莲藕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表信息可知,光照强度大于a时,环境中的CO₂浓度________(填“是”或“不是”)影响普通莲藕植株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突变体莲藕植株合成还原性糖较多的原因主要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突变体莲藕的最适宜光照强度,实验测定各组数据时往往要采取随机取样、________(答出两点)等措施,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可信度。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理综试卷-高中生物
9 . 在一些地区种植的冬小麦经常出现白苗病。现在有二种观点,观点一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理由是锌是许多酶的活化剂,缺锌导致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活性降低,使叶片失绿;观点二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理由是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缺镁导致叶绿素无法形成。有同学利用三组长势相同的冬小麦幼苗完成下列实验,探究哪种观点正确。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表中实验步骤:
组别培养液实验处理观察指标
A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缺锌培养液
C缺镁培养液
(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A 组的冬小麦幼苗正常生长。
________,则观点一正确;若 C 组冬小麦幼苗表现出白苗病,而 B 组正常生长,则观点二正确;
________,则观点一和观点二都不正确;若 B、C 两组冬小麦幼苗都表现为白苗病,则观点一和观点二都正确。
(3)若实验证明冬小麦白苗病是由缺锌引起的,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明该观点正确,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增加步骤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
2023-11-1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理)试题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大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D、d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紫花×白花

405

411

白花×白花

0

820

紫花×紫花

1240

413

(1)表中能判断显隐性的关系的杂交组合是______________
(2)组合一中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紫花______________;白花______________
(3)组合一的交配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组合三中的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
(5)组合三中,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