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65 道试题
1 . 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则该图所示的时期为(  )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024-05-10更新 | 507次组卷 | 100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4-15高二上·浙江温州·期末
2 . 已知大豆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其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图,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DDSS×DDSsB.DdSs×DdSs
C.DdSs×DDSsD.DdSS×DDSs
2024-04-15更新 | 179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二上期期末生物卷
2010·广东揭阳·一模
3 . 将遗传因子组成为 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绘得如图所示曲线。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
2024-04-12更新 | 697次组卷 | 161卷引用:2015-2016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二下寒假挑战生物卷
4 .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选用图甲中d物镜时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a物镜时视野的亮度比选用d物镜时更亮
B.选用a物镜时观察到的细胞最大
C.选用b物镜比选用c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
D.由d物镜转换为c物镜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2023-12-10更新 | 131次组卷 | 4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5 . 图一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②为次级精母细胞,②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交叉互换
B.图一中⑤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最多可形成8条染色体
C.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CD段的有①④⑤
D.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二的DF段
6 . 图1表示人体内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2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图1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1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
C.图2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没有相互转换
D.图1、图2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2023-11-09更新 | 242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6届山东临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模)生物试卷
7 . “竞争干扰假说”认为在食物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群体的增大,个体会增加取食速度以获得更多的食物;“群体警戒假说”指随着群体增大,群体发现天敌攻击的概率增加导致群体中成员的警戒水平下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常集群活动,主要在我国鄱阳湖越冬,在西伯利亚地区繁殖。相关研究结果如图1、图2所示。

       

(1)白鹤从西伯利亚地区迁徙到我国鄱阳湖地区,体现了种群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迁徙过程中,白鹤主要靠地磁场定位,地磁场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信息。
(2)据图1可知,幼鹤较成鹤花费更多时间觅食,从幼鹤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可知,集群型白鹤较非集群型白鹤花费更多时间觅食,较少时间警戒,依据“竞争干扰假说”和“群体警戒假说”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白鹤的种群密度,可以在鄱阳湖地区退耕还湖,营造更多适合白鹤生存的环境,从而提高白鹤种群的_____________
8 . 下列图示为细胞中所含染色体分布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a所示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所示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2023-08-24更新 | 417次组卷 | 77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
9 . 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 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表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0510152025
萌发的种子0816232934
蚯蚓04.5911.011.515.5
表1
注: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1)装置图中的Y溶液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_____移动(填“左”或“右”),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_____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 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_____(填“上”或“下”)移动,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2所示:
时间(min)0510152025
注射器量取的气体变化体积(mL)01.53.04.25.05.5
表2
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为_____,在此过程中,有氧呼吸的强度越来越_____
10-11高三上·河北石家庄·阶段练习
10 . 实验室欲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可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 ℃条件下恒温培养3天,结果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链霉素能阻止结核杆菌的生长
B.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链霉素可以用于治疗伤寒病人
2024-04-11更新 | 55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7届宁夏银川二中高三上学期统练二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