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稳态与调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20 道试题
1 . 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虽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但机体依旧处于正钠平衡(总Na+摄入多于排泄)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B.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C.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与主动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D.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细胞外液总量和体液总量均增多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秋冬季节易爆发流行性感冒,其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感染后,人体产生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干咳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疼痛、发热等症状。流感病毒侵染导致的发热、疼痛、鼻塞等现象与内环境中的前列腺素含量提高有关,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异丁苯丙酸为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成分,+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回答以下问题:

   

(1)感染流感病毒后,患者在恢复内环境稳态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是____。流感病毒侵染导致鼻黏膜肿胀(鼻塞)是由于前列腺素使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由血浆进入____的蛋白质增多引起。
(2)前列腺素导致痛觉敏感度提高,原因是前列腺素能____(填“降低”或“提高”)神经细胞K+通道活性,使K+外流减少,即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绝对值____(填“降低”或“提高”),因此神经细胞产生____电位所需的刺激强度减弱。
(3)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患者体内前列腺素通过提高体温调定点,引起体温上升。
①在前列腺素的作用下,下丘脑通过增加产热,____散热,导致体温升高。若患者持续39.5℃高烧不退,此时产热量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患者由于发热满脸通红,原因是____
②发热后服用异丁苯丙酸如何通过影响体温调定点达到退烧的效果?____
3 . 低温会让机体进入应激状态,机体要提高代谢率以维持体温,持续低温会让细胞不能正常工作.近期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文章称罗兹韦尔帕克癌症研究中心Elizabeth Repasky博士研究组又发现了一个低温的害处:低温能够改变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的方式,Repasky博士发现生活在相对低温(22℃)环境的小鼠的癌细胞比生活在适宜温度(30℃)环境的小鼠的癌细胞生长得更快,更有侵略性.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低温会让机体进入应激状态,机体要提高代谢率以维持体温,在这种体温调节过程中,会有___等激素(填主要激素)参与,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同时通过位于___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行神经调节,使___收缩、汗腺减少汗液的分泌,最终减少散热.
(2)持续低温,细胞则不能正常工作,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酶的空间结构___
(3)细胞癌变是机体细胞受到___的作用,细胞中___发生变化,细胞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___细胞的过程,与衰老细胞相比,癌细胞内的酶的活性___(填“升高”、“基本不变”或“降低”)。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4 . 李兰娟院士团队开发了一个原位肝细胞癌(HCC)模型,并发现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3-HAA)可以显著抑制HCC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进而调节小鼠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清除癌细胞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
B.细胞毒性T细胞被癌细胞表面抗原激活后,能导致癌细胞坏死
C.3-HAA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制成的“抗体—药物偶联物”能直接杀伤肝癌细胞
D.在对照实验中,可通过检测细胞因子水平验证3-HAA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机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内脏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相应中枢。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活动等,它们通常不受意识控制,因而内脏运动神经又称为自主神经。为探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对心率的影响,研究人员用蛙制备了如图所示活性标本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内脏____________神经,两者可作用于同一器官,作用效果一般表现为相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在C处刺激交感神经,蛙心率明显加快,这一过程不能视为反射活动,原因是___________。请利用图中交感神经纤维上的C、D两个刺激位点及直尺等,设计测算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的方案:___________
(3)经检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大约为30m/s,在副交感神经纤维相距1.5cm的A处和B处施加适宜刺激,多次重复记录,蛙心率发生变化所需时间差约1ms,说明AB之间的M处存在___________结构,在该结构中发生的信号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6 . 吞噬和胞饮属于胞吞的两种类型,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病原体、衰老或凋亡的细胞通过吞噬的方式被巨噬细胞摄取
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通过胞饮的方式进入突触后神经元
C.两种类型胞吞都能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吞噬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且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7 . 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持续高温后降雨导致小麦种子在穗上发芽,原因是赤霉素含量提高
B.烟草的种子在有光条件下才能萌发,原因是需要光照提供能量
C.适时喷洒乙烯利可促进果实发育,达到增收、增产的目的
D.利用温度调控花芽发育,可起到提早或延迟花期的作用
8 . 下图为人体血压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受到惊吓时,支配心脏的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使血压___(填“上升”或“下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意义是___
(2)与B途径相比,A途径具有___等调节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3)临床上,诊断高血压的病因血压升高时,通常需要B超检查肾上腺皮质,因为肾上腺皮质增生会导致醛固酮分泌___(填“增加”或“减少”),进而___,引起血量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
(4)药物A具有降压效果。为探究其降压机制,科研人员利用卡托普利(ACE抑制剂)、氯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和药物A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
组别实验动物灌胃处理4周后实验结果
收缩压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
1正常大鼠生理盐水17.1510.92389.590.20
2肾性高血压大鼠生理盐水24.0113.86526.110.30
3肾性高血压大鼠卡托普利17.2715.03374.480.16
4肾性高血压大鼠氯沙坦17.1313.831036.120.15
5肾性高血压大鼠药物A19.5114.74401.770.21
注:肾性高血压指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
①组别4中氯沙坦能降低血压的具体机制是___
②研究结果表明,药物A可能通过抑制___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减少,最终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9 . 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肠—脑轴(MGB)”能将消化活动与大脑的情绪、行为和认知中心联系起来。压力或紧张情绪,会通过HPA轴产生的皮质醇抑制免疫细胞、肠肌及肠道上皮细胞活动,从而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免疫力下降;益生菌的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主要通过调节HPA轴、迷走神经和免疫反应维持人体健康,部分途径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图中(-)表示抑制作用;迷走神经含有内脏感觉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
A.HPA轴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SCFA通过增强该轴响应提高免疫力
B.推测SCFA可能促进位于肠肌中的神经细胞发生K+外流
C.迷走神经属于人体的外周神经系统,神经冲动在图示反射弧中可双向传导
D.推测微生物群—肠—脑轴(MGB)可能存在双向的信息交流
10 . 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亲和胎儿的巨大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是当今研究的热点。研究小组选择GDM孕妇(GDM组)和健康孕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的相关指标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空腹血糖(mmol/L)空腹胰岛素(mU/mL)
GDM组7.65±0.8715.93±4.55
对照组4.20±0.608.32±1.14
A.对照组孕妇空腹血糖的来源于体内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B.据表中数据推测,GDM组的孕妇的病因与1型糖尿病相似
C.GDM孕妇可能会出现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
D.通过下丘脑调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