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的代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40 道试题
1 . 中国是生产稻米最多的国家,增加水稻的产量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图1 是将玉米的PEPC 酶(与CO2 的固定有关)基因与PPDK 酶(催化CO2初级受体——PEP 的生成) 基因导入水稻后,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   图 2 是在光照为1000Lux 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原种水稻 A 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为 _______ , 转基因水稻 ________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通过提高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来增强光合速率。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水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 CCCP、缺镁两种因素对海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应设置 _____________组实验。
(2)图 1 是在 _____ ℃下测得的结果,如调整温度为 25℃,重复图 1 相关实验,A 点会向 ________移动,推测原因是 _________
(3)据图推测,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相比更适宜栽种在_________ 环境中。研究者提取并分离了这两种水稻等质量叶片的光合色素,通过观察比较 _______   发现两种植株各种色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则可推断转基因水稻是通过促进光合作用的 _________( 填 过程)来提高光合速率。
(4)若需证明转PEPC 基因植物的光合速率都比原种植物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大致思路。_________
2 . 科研人员以野生型拟南芥植株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其叶肉细胞渗透压、叶片ABA含量和气孔阻力(与气孔开闭程度有关,气孔全开时气孔阻力最小)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ABA调节气孔关闭与保卫细胞内K+浓度有关,其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

(1)拟南芥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可知,恢复浇水能提高拟南芥光合作用强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当ABA与受体结合后,通过关闭气孔和抑制气孔打开两条途径协同作用,即__________,调节保卫细胞内K+浓度,使气孔维持关闭状态。为进一步研究ABA受体与气孔关闭的关系,研究者以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和超表达ABA受体基因的拟南芥植株为材料设置对照实验,进行培养并定期测量叶片的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ABA受体增多能够加速气孔关闭,
(4)研究发现,在干旱条件下,ABA浓度与光合色素降解程度呈正相关,请以拟南芥ABA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不作要求)。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呼吸熵(RQ)是指单位时间内进行细胞呼吸的生物释放CO2量与吸收O2量的比值。下图表示测定消毒过的萌发小麦种子呼吸熵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KOH中放置筒状滤纸的目的是增大吸收CO2的面积
B.假设小麦种子只以糖类为呼吸底物,在25 ℃时经10 min观察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右移,乙装置中墨滴不动,说明10 min内小麦种子进行了无氧呼吸
C.为了校正还应设置一个对照装置,对照装置的大试管应放入等量死亡的小麦种子,其他条件不变
D.若在25℃时经10 min观察发现:甲装置中墨滴左移30 mm,乙装置中墨滴左移200 mm,则萌发小麦种子的呼吸熵是0.85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名校
4 . 把体积与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隔开(如图所示),液面变化的过程是(       
A.甲侧高于乙侧
B.先甲侧高于乙侧,最后乙侧高于甲侧
C.乙侧高于甲侧
D.先甲侧高于乙侧,最后甲乙两侧一致
2021-03-10更新 | 6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CO2浓度增加会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产生影响。研究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三种不同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375μ.mol·mor'),乙组提供CO2浓度倍增环境(750μmol·mo'),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的环境中培养60d,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选择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1)CO2浓度增加,几种农作物光合作用速率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CO2浓度倍增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的光合作用速率比甲组 _______________,有人推测可能是因为作物长期处于高浓度CO2环境而降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想利用纸层析法探究几种不同农作物的光合色素种类和含量的差异,可用______________提取色素,同时需要加入___________以保护色素不被破坏,经纸层析法分离后,可比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初步判断。
2021-03-10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充足氧气存在时,酵母菌也可能同时进行无氧呼吸
B.0-2小时内甲、乙两发酵罐的呼吸方式不同,气体生成的速率也都不同
C.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说明适量氧气可以促进无氧呼吸过程
D.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葡萄糖浓度较高的是乙罐,罐内温度变化较小的是乙罐
7 . 将某株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光照强度合适的环境中,测定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每天的日照时间相同,则该植物在15℃的环境中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最大
B.若每天的日照时间少于12h,与5℃相比,该植物在25℃环境中生长更快
C.若每天的日照时间为12 h,则该植物在35℃的环境中无法生存
D.由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对该植物的细胞呼吸几乎没有影响
2021-03-09更新 | 68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武罗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如图所示,图甲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的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 A 为 1 mol/L 的葡萄糖溶液, B 为 1 mol/L 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 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 _______右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4)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性。
(5)图甲所示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 K通过该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
9 . 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最不合理的是(       

单位mmol/L

处理前

用鱼滕酮处理后

用乌本苷处理后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K+

145

5

11

5

13

5

Mg2+

35

1.4

1.8

1.4

35

1.4

A.鱼藤酮对K+和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均有直接抑制作用
B.鱼藤酮可能抑制ATP的合成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
C.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10 . 学校生物实验室有少量保存时间较长淀粉酶制剂,不知酶活性是否发生变化。某班生物兴趣小组承担了鉴定任务,请你帮助完成实验设计,并解答有关问题。
(1)实验目的:探究保存时间较长的淀粉酶制剂的活性。
(2)实验原理:淀粉是非还原糖,在淀粉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通过比较该淀粉酶制剂和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可以鉴定出这批淀粉酶制剂的活性。
(3)实验材料和用具:①淀粉酶制剂,②大小烧杯若干,③试管若干,④淀粉糊,⑤本尼迪特试剂,⑥碘液,⑦量筒,⑧酒精灯等。
(4)实验步骤
①取唾液:将口漱净,口腔中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取出,将唾液挤入小烧杯中;
②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再往A烧杯加入适量唾液。B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
③适当时间后,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1、A2,各加入A烧杯中的溶液2mL。另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B1、B2,各加入B烧杯中的溶液2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结果:若试管A1中溶液为褐色,试管A2中出现红黄色沉淀,试管B1、B2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实验结论(用表格形式表达):

B1

B2

结论

第一种可能

蓝色

___

___

第二种可能

___

有红黄色沉淀

___

第三种可能

褐色

___

该淀粉酶制剂活性正常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