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521 道试题
9-10高三下·浙江嘉兴·阶段练习
1 . 在引进优良家畜(如牛、羊)时一般引进雄性个体,让其与本地的同种雌性个体杂交,考虑到经济与遗传方面的因素,一般以引进4头雄性家畜为宜,具体做法是:让一头引种雄畜与一头本地种雌性个体杂交得F1,F1与第二头引种雄畜相交得F2,F2与第三头引种雄畜相交得F3,F3与第四头引种雄畜相交得F4,试问F4个体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属本地种的约有多少(       
A. B. C. D.
2024-03-25更新 | 49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嘉兴一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
2 . 调查中发现某个家系关于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图所示,已知控制甲、乙遗传病的基因分别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甲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若Ⅱ3和Ⅱ4再生育一个孩子,其患甲病的概率为0
C.若Ⅰ1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Ⅰ1和Ⅰ2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为9/16
D.若Ⅰ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Ⅱ3和Ⅱ4再生一个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1/2
2024-02-2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湖南省宁乡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3 . 果蝇灰身(B)和黑身(b)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10000只果蝇,其中黑身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9%,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10000只黑身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黑身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B基因频率由70%降为35%
B.b基因频率由30%升为75%
C.杂合子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黑身果蝇比例增加了45.5%
4 . 人群中甲病(由基因A、a控制)和乙病(由基因B、b控制)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有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已知人群中每100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下图为某家族的系谱图,Ⅱ₃无甲病致病基因。下列关于甲、乙两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Ⅱ6与I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C.Ⅱ4产生同时含甲、乙两病致病基因配子的概率为
D.若Ⅲ7与Ⅲ8婚配,他们生一个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为
2024-01-12更新 | 54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双百金科大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5 . 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是野生型,图1为雄性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某科研人员做了如图2所示的杂交实验,现在让我们以“科学家”的身份去分析研究:

(1)若F2及其后代均未出现白眼个体,则一种可能是白眼性状仅仅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______的变异;另一种可能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白眼基因位于线粒体中,不能由雄性个体遗传给后代;也有可能产生的白眼基因位于部分体细胞中,没有机会参与______的形成,故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2)在白眼性状能稳定遗传的情况下,若F2中红眼:白眼≈3:1,但白眼仅出现在雄蝇中,则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有可能在X染色体的_______区段中。
(3)请从纯合野生型个体、F1个体和F2个体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对上述(2)中的问题作出判断。杂交实验设计:让_______________杂交。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①________;②_____
2024-01-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6 . 2020年一场史上罕见的蝗虫灾害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铺天盖地的蝗虫大量毁坏当地的草场、作物,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2020年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球发布了沙漠蝗灾害预警。请回答:
   
(1)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主要的蝗灾害虫,它们之间由于存在____________而属于不同的物种。
(2)2020年肆虐非洲的蝗灾中,其罪魁祸首主要是沙漠蝗。决定沙漠蝗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跳蝻为沙漠蝗的幼虫,在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时,经常采用____________法。
(3)图为东非某草原蝗灾期间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该食物网中包含了___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牧鸡位于第____________营养级。若牧鸡的食物40%来自沙漠蝗,40%来自蜘蛛,其余来自蛙,那么牧鸡要增加20g体重,最多消耗草和水稻共____________g。
(4)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散居型蝗虫的体色会由绿色逐渐变为聚居型的黑褐色,蝗虫体色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研究发现,此时期黑褐色蝗虫体内开始合成具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从而避免天敌的捕食,这说明信息传递能____________,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5)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全力合作进行灭蝗减灾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和人道主义危机。
7 . 下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强度的密闭系统装置,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三套装置中种子的质量相等且不考虑温度引起的体积膨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中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是种子呼吸消耗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的差值
B.A、B两试管有色液滴左移的速率一样
C.一段较短时间后,玻璃管中有色液滴移动距离的关系可能为hc>hB>hA
D.当种子中的有机物消耗完毕,温度计读数Tc最低
2023-10-19更新 | 581次组卷 | 2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生物试题
16-17高二下·北京·期中
8 . 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物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该种局部麻醉药物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的兴奋
B.辣椒素能使相关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增大其对该麻醉药物的透性
C.单独使用该麻药时,局部麻药能否通过细胞膜与药物的浓度有关
D.该麻醉药阻碍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使神经细胞不产生动作电位
2023-10-08更新 | 698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11-12高二·辽宁本溪·阶段练习
9 . 下图是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与线粒体代谢简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细胞①处于黑暗环境中.那么该细胞单位时间内放出的CO2量即为呼吸速率
B.细胞②没有与外界发生O2和CO2交换,可断定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
C.细胞③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量为N1与N2的和
D.对细胞④的分析可得出,此时的光照强度较弱且物质的量N1小于m2
2023-08-16更新 | 689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省本溪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10 . 下图是不同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甲——戊为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甲:性激素进入组织细胞;                           乙: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的红细胞;
丙:植物根毛细胞吸收水分                           丁:人的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戊:神经细胞受刺激时Na内流(此过程利用钠离子通道)形成动作电位
A.甲和乙都涉及的图有①、③B.丙和丁都涉及的图有②、④、⑥
C.乙和戊都涉及的的图有②、③、⑥D.丁和戊都涉及的图有③、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