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科学家分别用红色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使两种细胞分别发出红色和绿色荧光,现用某种方法促使两个细胞相融合,在37℃下保温45分钟,两种颜色的荧光在融合后的细胞上呈现均匀分布,如图一所示。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反映了_____________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
(2)若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进行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若此时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的颜色应为_______
(3)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主要表现为______
(4)在0℃下培养45分钟,发现融合细胞表面荧光仍为一半红色、一半绿色,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_______________
(5)图二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在脂质体中,脂溶性的药物应包裹在_____处(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
2 . 科学家分别用红色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使两种细胞分别发出红色和绿色荧光,现用某种方法促使两个细胞相融合,在37℃下保温45分钟,两种颜色的荧光在融合后的细胞上呈现均匀分布,如图一所示。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膜结构的探索过程,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
(2)若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并进行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若此时加入________________试剂,出现的颜色应为________________
(3)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0℃下培养45分钟,发现融合细胞表面荧光仍为一半红色、一半绿色,如何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二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它可以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细胞发挥作用。在脂质体中,脂溶性的药物应包裹在________________处(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小肠是各种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图示小肠上皮细胞,其中SGLT1、GLUT2、Na+-K+泵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一侧的细胞膜突起形成微绒毛。研究发现,小肠上皮细胞内囊泡上的SGLT1与(肠)腔面膜上的SGLT1存在转移现象,导致(肠)腔面SGLT1的数量发生变化。

(1)微绒毛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________
(2)与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处SGLT1数量变化无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3)根据小肠上皮细胞图,Na+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
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D.胞吞

(4)根据小肠上皮细胞图,SGLT1运输葡萄糖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_____________。
A.ATP水解B.葡萄糖分解C.K+吸收D.Na+吸收

中药藿香、苍术等具“理气、消食、化湿”作用。为研究其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培养了来自新生健康大鼠小肠的、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成成熟小肠上皮细胞的IEC-6细胞,用中药提取物处理后测定SGLT1、GLUT2、Na+-K+泵等蛋白质的合成量,结果见表。
合成量
组别

SGLT1

GLUT2

Na+-K+

对照

1.00

1.00

1.00

藿香

1.10

1.35*

1.25

苍术

1.50*

2.28*

1.80*

注:“*”表示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5)大鼠IEC-6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逐渐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证实其发生了____________。
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细胞衰老D.细胞死亡

(6)结合图和表的数据,以下推测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A.藿香提取物作用于小肠上皮细胞(基)膜面的葡萄糖运输
B.藿香提取物显著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吸钾排钠的过程
C.苍术提取物不能影响小肠上皮细胞(肠)腔面的葡萄糖运输
D.藿香和苍术提取物对小肠葡萄糖吸收的影响机制不同
2024-04-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4 . 人类囊性纤维病的发生与氯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图1和图2分别表示正常人与患者肺部细胞部分物质运输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①_____一是该膜结构的基本骨架。根据_____(填标号)的位置,可以判断该膜是细胞膜。
(2)由图1可知,氯离子通过_____方式转运至细胞外,随着氯离子在细胞外浓度逐渐升高,使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_____浓度,导致水分子向膜外扩散的速度_____(填“加快”或“减慢”),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
(3)由图2可知,由于_____空间结构改变,导致氯离子不能够运出细胞而形成囊性纤维病。
(4)图示说明了无机盐具有_____的作用;同时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的功能。
5 . 下图是细胞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物质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2)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________       
(3)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________     
(4)葡萄糖、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图的序号)       
(5)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吞噬.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6)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6 . EB病毒(EBV)可引发鼻咽癌等癌症。我国科研人员制备有效阻断EBV感染的单克隆抗体,为治疗和疫苗研发提供思路。
(1)如图1所示,EBV表面的糖蛋白gHgL与上皮细胞表面受体(如E2等)结合后,引起gB发生___变化,启动病毒包膜和上皮细胞膜融合。膜融合过程体现了膜具有___性。gHgL可作为制备有效阻断EBV感染的单克隆抗体的___

(2)研究人员从EBV感染者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包含自然杀伤(NK)细胞、T细胞、B细胞。将下表中不同荧光标记的分子与PBMC培养后筛选出目标细胞,将目标细胞中的抗体mRNA___为cDNA,扩增出gHgL抗体基因,转入细胞成功表达出单克隆抗体。筛选出的目标细胞应具有荧光___(选填字母)。
不同荧光标记的分子相关分子的特点
荧光A-抗CD4抗体CD4为辅助性T细胞的标记分子
荧光B-抗CD8抗体CD8为细胞毒性T细胞的标记分子
荧光C-抗CD20抗体CD20为B细胞的标记分子
荧光D-抗CD56抗体CD56为NK细胞的标记分子
荧光E-gHgLgHgL可与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3)经筛选得到单抗D8,与已报道的单抗A1相比,两者都有较强的gHgL结合能力,都能显著抑制EBV病毒感染上皮细胞。将gHgL与D8或A1混合接触后,检测与上皮细胞表面受体E2的结合能力,结果如图2。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D8与A1作用的区别是___
7 . 图1是某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II是该细胞质膜的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图I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____(填序号)。
(2)图I细胞是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判断的理由:____
(3)图I的细胞壁位于图Ⅱ中的____(填“A”或“B”)侧。
(4)图Ⅱ中④的跨运输方式是____。
A.主动运输B.被动运输
C.协助扩散D.自由扩散

(5)方式④能够进行的条件有____。
①顺浓度梯度 ②需要能量 ③逆浓度梯度 ④需要载体蛋白
A.①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
2024-04-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8 . I.人体缺乏尿酸氧化酶,导致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存在形式为尿酸盐)。尿酸盐经肾小球滤过后,部分被肾小管细胞质膜上具有尿酸盐转运功能的蛋白URT1和GLUT9重吸收,最终回到血液。尿酸盐重吸收过量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

(1)图1是肾小管细胞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A、磷脂和糖脂分子形成的脂双层是完全对称的
B、酵母固醇插在磷脂之间有利于增强质膜的流动性
C、质膜的选择透过性是质膜流动性的基础
D、有些膜蛋白能识别并接受来自细胞外的化学信号
(2)图2是肾小管细胞局部的电镜照片,①~④均为细胞核的结构,对其描述错误的是____。A、①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②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
C、③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mRNA通过④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3)组成肾小管细胞质膜上URAT1的基本单位是____。
A、脱氧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     C、甘油和脂肪酸       D、氨基酸
(4)下列细胞器中,参与转运蛋白URAT1和GLUT9在细胞内的合成、加工和转运过程的有____。

A、       B、   

C、   D、   

(5)肾小管细胞功能的完成还离不开细胞骨架,下列关于细胞骨架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A、各细胞器可沿该结构移动
B、对细胞内的物质运输起重要作用
C、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D、其网络状框架结构可支撑细胞形态
(6)肾小管细胞比细菌生命活动更有序和高效,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A、有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B、有DNA控制蛋白质合成
C、有多种膜结构细胞器,将细胞质分制成许多功能化区域
D、有核膜,核膜的阻隔使DNA免受细胞质中某些物质的伤害
(7)肾小管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下列关于构成肾小管细胞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A、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B、含有多种糖类,它们是细胞的结构成分和能源物质
C、这些化合物以C、H、O、N、P、S为骨架
D、构成细胞中含有自由水和结合水,赋予了细胞许多特性
(8)肾小管细胞通过URAT1和GLUT9蛋白重吸收尿酸盐,体现了细胞质膜具有____的功能特性。该特性与质膜上的____(物质)有关。
(9)原尿中还有许多物质也需借助载体蛋白并且消耗能量通过肾小管的质膜,这类转运方式是____。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胞吐
II.目前,药物E是针对上迷蛋白治疗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常用临床药物。为研发新的药物,研究人员对天然化合物F的降尿酸作用进行了研究。给正常实验大鼠(有尿酸氧化酶)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获得了若干只高尿酸血症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一组设为模型组,另一组灌服F设为治疗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图3。

图3

(10)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各组需要控制一致的因素有____。A、各组小鼠生活的环境相同
B、各组小鼠体内尿酸氧化酶活性相同
C、各组小鼠饮水量基本相同
D、各组小鼠喂食的食物成分和含量相同
(11)为进一步评价F的作用效果,本实验需要增设对照组,具体为____
2024-04-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低密度脂蛋白(LDL)过多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LDL 是血浆中的胆固醇与磷脂、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结构如图 1 所示。图 2 为不同温度下胆固醇对人工膜(人工合成的脂质膜)微粘度(与流动性负相关)影响的    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胆固醇是构成 _________________ 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由图 2 可知,在人体正常体温条件下,胆固醇能_________________ (填“提高”或“降低”)膜流动性。
(2)据图 1 分析,LDL 膜结构与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相比,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脂肪由_________________ 元素构成,常温下的物理状态由其含有的_________________ 的种类决定。与糖类相比,脂肪是人体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为研究肥胖成因,科研人员选取同龄且健康的A、B 、 C三个品系小鼠,每个品系分为_________________组和实验组,分别饲喂等量的常规饲料和高脂饲料。在适宜环境中饲养 8 周,禁食 12h 后检测_________________(反映小鼠的肥胖程度),结果如图 3。三个品系小鼠中,最适宜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品系小鼠。
10 . 下图1为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即小窝,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标号)

(1)①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____,判断理由是____
②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____
③图中有双层膜结构的是____。(填标号)
④细菌细胞与该图所示的细胞比较,其根本区别是____
(2)图1中参与小窝蛋白形成的细胞器有____(填写序号)。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由____(填“亲水性”或“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
(3)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分别向小窝蛋白的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位氨基酸)加入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3,据图可知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在____(填“肽段1”或“肽段2”)中。
(4)当小窝中结合的胆固醇过少时,小窝蛋白的____结构改变,小窝会变扁平,影响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
2024-03-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高一上】【期末考】【十四中凤起+康桥+青山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