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62 道试题
1 . 下图1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过程Ⅰ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该过程表示_____,其中ATP合成酶的功能有_____
(2)过程Ⅱ发生的场所是_____,该过程形成的NADH中的能量通过呼吸链转移到_____(填物质名称)中。
(3)D1蛋白是光系统Ⅱ的核心蛋白。在正常条件下,植物体内D1蛋白的合成和降解处于动态平衡中。为研究高温、强光胁迫对叶绿体D1蛋白的影响以及水杨酸(SA)的调节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状况一致的灌浆期小麦若干,均分为A、B两组。A组喷施0.3mmol/L_____,B组喷水作为对照,连续喷施3d。
②将A、B组小麦植株分别均分为A1、A2、A3组和B1、B2、B3组,在人工气候空中进行如下处理:A1、B1(适宜温度中等光强,MTI组)、A2、B2(高温强光,HTI组)、A3、B3(高温强光2h后,再适宜温度中等光强下恢复3h,R组)。
③提取各组小麦叶片高活性类囊体膜并进行D1蛋白含量测定,结果如图2。

根据图2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_____;②_____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生物试题(六)
2 . 甘蔗是广西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提高甘蔗产量,科研工作者探究了种植方式对甘蔗的影响。请分析并作答:
(1)在适度干旱条件下,甘蔗细胞中蔗糖等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含量会增加,推测其意义最可能是____
(2)某科研小组研究了甘蔗—花生的间作行比对甘蔗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了R1~R5共5个区域:其中3个区域(R1~R3)设置的甘蔗—花生的间作行比(甘蔗行数与玉米行数的比例)分别为1︰1、1︰2、1︰4.研究小组测定了甘蔗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R4~R5作为对照组,R5的种植模式是花生单作,R4的种植模式是____。甘蔗和花生高矮相间以及根系分布深度不同,有利于提高农田中____(答出三点)的利用率。
②后续监测得知间作模式有利于提高甘蔗产量,据图分析理由是____
③这种间作模式不但可以增产,还能降低化肥使用,原因是____
(3)下图为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据图分析什么温度下植物体积累有机物量最多?当温度为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多少倍?答案是____。

A.25℃   2倍B.30℃   2倍
C.25℃   3倍D.30℃   4倍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南宁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科学家为研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以某绿色蔬菜为材料在密闭的玻璃温室内进行了补光实验,所补光源的光照强度均为150lx,CO2吸收速率的单位为,补光时间为上午7:00~10:00,温度及其他条件均适宜,得到了图1所示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7:00时580nm补光组的绿色蔬菜叶肉细胞内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此时绿色蔬菜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
(2)有同学认为白光对照组从13:00到17:00时间段,该植株的有机物积累量在逐渐减少。你是否赞同该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光照过强,植物吸收的光能过剩可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该过程被称为“光抑制”。为研究某植物激素B对光抑制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员将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幼苗进行分组和处理,如表所示,其中试剂M会影响光反应关键蛋白P的合成。各组幼苗均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用强光照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分组
处理清水B+M

①表中的“?”应为加入______的处理。
②与甲组相比,乙组处理后的光抑制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乙组与丙组相比,说明试剂M对合成蛋白P的生理过程所起的作用是______(填“促进”或“抑制”)。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天一大联考(山东)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4 . 研究人员对密闭蔬菜大棚中的黄瓜植株进行了一昼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SM、SN、Sm分别表示图中相应图形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E点时密闭大棚中CO2浓度最高,O2浓度最低
B.C点过后光照降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升高
C.B点和D点时黄瓜植株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一昼夜后,黄瓜植株有机物的增加量可表示为Sm-SM-SN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三模联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甲、乙为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方式实验,图丙是在特定光照强度下柑橘幼苗光合速率的测定装置,根据有关实验和细胞代谢方面的知识回答问题。

   

(1)图甲和乙实验为______(对照、对比)实验.检测 B中有无酒精生成用______试剂,颜色由橙色变为______
(2)若丙装置放在适宜光下一段时间,有色液滴会向______(左、右、不)移动。
(3)若要用丙装置测量幼苗在某一光强下的光合速率,由于灯光照射后会引起装置内温度改变,从而导致实验误差,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校正误差?______
(4)为了进一步研究柑橘的光合作用影响因素.某同学观测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叶色

平均叶面积(cm2

气孔密度(个m-2

净光合速率

浅绿

13.6(100%)

826(100%)

4.33(100%)

绿

20.3(100%)

768(93%)

4.17(96%)

深绿

28.4(209%)

752(91%)

3.87(8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考)
①CO2______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______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______
②在弱光下,柑橘通过____________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③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______,最后发生改变的是______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高三三模生物试卷
6 . 为探究远红光强度对黄瓜幼苗形态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黄瓜幼苗为材料,在固定红蓝光强度及光合有效辐射的基础上,添加3种不同强度的远红光,使得各处理组的红光/远红光的值分别为10(L-FR)、1.2(M-FR)和0.8(H-FR),比较不同处理对于黄瓜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表、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株高(cm)鲜重(g)干重(g)总叶面积(cm2
L-FR23.9519.7961.829605.963
M-FR72.0031.6822.079573.087
H-FR82.9731.0002.037567.203

(1)实验中,各组红蓝光强度及光合有效辐射固定的目的是____。黄瓜幼苗的光合色素中,可吸收蓝紫光的色素有____
(2)根据表中信息分析,随着远红光强度的增加,黄瓜幼苗的株高明显增加,但干重的增加并不明显,原因可能是____,这会影响光反应产物____的生成,进而影响暗反应中有机物的合成。
(3)气孔导度可反映气孔的开放程度,由图可知,与L-FR处理组相比,H-FR处理组的气孔导度明显增大。据此推测,H-FR处理组幼苗鲜重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在光照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气孔导度增大在短时间内会导致叶绿体基质中C3、C5含量的变化分别为____(从“增多”“减少”中选择)。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7 . 水杨酸(SA)对植物抗逆性有一定作用。为研究SA作用机制,科研人员用适宜浓度的SA喷洒小麦叶片后,测定两种光照条件下的D1蛋白(D1是促进光合作用活性的关键蛋白)含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实验一、二为重复实验)。科研人员继续在较强光照强度下进行了相关实验,以探究SA对小麦作用的适宜浓度,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A通过减少较强光照造成的D1蛋白含量降低程度,降低抗逆性
B.图甲重复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
C.为确定SA作用的最适浓度,应在0.1~0.3μmol/L之间进一步实验
D.较强光照下,特定浓度NaCl与SA对小麦光合作用存在协同作用
7日内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五模生物试卷
8 .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盆栽植物做实验,探究土壤湿度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一段时间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正常浇水保持土壤湿度适宜,定时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Mg是合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的无机盐,它溶于水并通过___的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盆栽植物的细胞中。
(2)叶片色素提取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加入适量___来代替无水乙醇。
(3)第2~8天叶片有机物含量变化为___,判断的依据是___
(4)据图分析,第4~8天实验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至少答2点)。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
9 . 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围成的孔隙。大多数植物的气孔白天打开,晚上保持很小的开度。但在干旱条件下,某些植物的气孔在白天会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的开放和闭合,称为“气孔振荡”。
(1)“气孔振荡”是植物对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适应性体现在:植物面临干旱条件时,气孔关闭可以_______________;气孔打开可以_______________
(2)气孔开闭的调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研究者利用拟南芥展开了相关研究。

①研究人员欲研究蛋白质TOR激酶在气孔开闭中的作用及作用机理,以光照12h/黑暗12h为光照周期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1、图2所示:
本实验利用______________(填“加法”或“减法”)原理控制实验变量。结合图1、图2所示的结果分析,TOR激酶能促进光照条件下保卫细胞中淀粉的迅速降解,保卫细胞渗透压______________,保卫细胞______________,气孔打开。
②研究发现,对于气孔开闭的调节,蔗糖与TOR激酶起到相同的作用。为确定蔗糖和TOR激酶之间的关系,将野生型拟南芥分为4组开展实验,检测光照后各组中淀粉降解酶BAM1的相对表达量。

组别

A

B

C

D

蔗糖

-

+

-

+

TOR激酶抑制剂

-

-

+

+

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
比较各组数据,若淀粉降解酶BAM1的相对表达量大小表现为:_______(用“>、<或=”表示),说明蔗糖通过促进TOR激酶活性进而促进淀粉降解,调节气孔开闭。
7日内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五模生物试卷
10 . 柑橘属于喜光植物,光照减弱会影响柑橘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柑橘的品质。实验人员为研究不同遮光比例对柑橘光合作用的影响,测定了柑橘叶相关数据,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能够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叶绿体中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__;此外,光还可作为一种信号被细胞内的__________等吸收,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2)图中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据图分析,弱光条件下,柑橘为了能够吸收更多光能,其适应弱光环境的方式有____________
(3)与对照组相比,弱光条件下,柑橘叶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实验人员认为这一变化不仅仅是由光反应减弱引起的,依据是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