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81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提取绿叶中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
B.研磨时加入CaCO3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C.研磨时添加石英砂有助于充分研磨
D.色素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不同色素带的位置可以表示色素的含量
2 . 下列关于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C.班廷和贝斯特用结扎了胰管的狗进行实验证明胰岛素由胰岛分泌
D.艾弗里及其同事通过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024-01-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Ⅰ、图1为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常用装置,图2表示在相同环境条件下,I、Ⅱ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图1中甲、乙装置测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乙装置中X溶液为___。X溶液的作用是:___。实验一段时间后,甲装置红色液滴右移距离为a,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距离为b,则这段时间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为___(用液滴移动的距离表示)。
(2)图2中,光照强度为A时,植物Ⅰ表观光合作用速率___(大于、小于、等于)植物Ⅱ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此时限制植物Ⅱ光合作用强度的内因有___(答两点);若12小时光照强度为B,12小时黑暗,24小时后植物I比植物Ⅱ多吸收CO2___mg。
Ⅱ、下表为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分组甲组乙组丙组
①淀粉酶溶液


②可溶性淀粉溶液5mL5mL5mL
③控制温度0℃0℃60℃90℃
④将新鲜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
⑤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_

(3)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__,在实验中应该控制___(写出两个)等无关变量保持相同。
(4)实验步骤④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__
(5)实验的第⑤步最好选用___(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__(填“反应量”或“剩余量”)。
4 . 为提高草莓的产量,科研人员研究了大棚内不同条件对草莓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数值可代表草莓植株的呼吸作用速率
B.C、D两点相同时间内草莓植株制造有机物的量相等
C.B点草莓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保持适当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草莓的产量
2023-12-30更新 | 34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生物知识可应用于生产实践,下列有关生物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密封无氧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大量增殖生产酒精
B.水果在无氧、零上低温和无乙烯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C.小麦和玉米轮作,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调节土壤肥力
D.用绿色薄膜覆盖大棚,可增加绿叶中的色素对光的吸收
2023-12-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阴中学教育集团涟水滨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6 . 如图为甘蔗叶肉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C.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D.过程②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7 . 将某植物置于密闭玻璃罩内,在25℃恒温条件下,测定该植物对某气体的吸收或释放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所测的气体应为CO2
B.b点时,该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为光饱和点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点将下移
D.a点时,气体的吸收量可以表示呼吸速率
8 . 小麦和玉米是两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其产量一直存在明显差异。玉米固定CO2的能力强,光合速率约为小麦的1.5倍。科学家对小麦和玉米的光合作用过程进行研究,给小麦提供14CO2,发现最早出现14C标记的是C3酸,然后是C5、丙糖磷酸、葡萄糖等,该途径称为C3途径;给玉米提供14CO2,最早出现14C标记的有机物却是C4酸,玉米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CO2先在叶肉细胞中被固定,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该物质进一步转化成苹果酸后转移到与其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再释放CO2,为C3途径提供原料,这种浓缩CO2的机制称为C4途径。玉米通过C4途径和C3途径固定CO2时,与CO2结合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
(2)玉米、甘蔗等C4植物原产地多是强光照、高温、干旱的热带地区,试说明C4途径的适应意义:____
(3)叶绿体膜上分布有一种磷酸转运体TPT,在将丙糖磷酸运出叶绿体的同时,将相同数量的无机磷酸(Pi)运入叶绿体,因此,当细胞质基质中的Pi水平降低时,蔗糖合成会____,原因是____
(4)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个主要末端产物。蔗糖是光合产物从叶片向各器官移动的主要形式,淀粉是一种暂贮存形式。小麦经过光合作用后,叶片淀粉含量很少,蔗糖积累较多,有利于小麦的产量提高。在农业生产上,尤其是小麦灌浆期,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小麦产量?____
2023-12-23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某实验小组欲测定叶绿素对光的吸收情况,他们用三棱镜将白光中不同波长的光分散开,然后通过特殊装置移动狭缝,选择特定波长的光,使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到叶绿素溶液,最后用光电管来检测透过叶绿素溶液的光的强弱,透过光合色素溶液的光越多,越强,光电管测定的数值越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溶于酒精,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片中的叶绿素
B.推测用绿光进行照射时,最终光电管测定的数值最小
C.若将叶绿素溶液替换为类胡萝卜素溶液,则实验结果不同
D.预期实验结果,叶绿素溶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023-12-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如图1;在光照为1000μmol·m-2·s-1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如图2,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不影响水稻的呼吸强度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温度
C.用温度25℃重复图1相关实验,a点向左下方移动
D.转双基因水稻更适合栽种在高温度、强光照环境中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