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氧呼吸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9 道试题
1 . 某动物细胞内的蛋白质与ATP间存在如图所示的代谢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激酶是一种ATP水解酶
B.图中的ATP来源于线粒体
C.蛋白质磷酸化前后的结构与功能不同
D.细胞内蛋白质与ATP的合成都离不开对方的作用
2024-03-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2 . 耐力性运动是指机体进行一定时间(每次30min以上)的低中等强度的运动。有氧呼吸是耐力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人体肌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A~C表示相关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结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点分析可知,线粒体作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的结构特点主要是________
(2)如图中物质A表示的是________,能量①②③中最大的是________,物质A与水反应生成物质B的场所是________
(3)有氧呼吸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大部分________,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4)探究耐力性运动训练或停止训练时,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出现的适应性变化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坚持训练会使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的相对值________
   
3 . 下图为呼吸作用过程部分示意图及氧气浓度对气体交换影响的曲线图,解答下列题:

(1)图1中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产[H]的阶段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图中B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E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3)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因缺氧而变黑、腐烂,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曲线上的_____________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
(5)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例为_________
2024-01-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图中的“”“☆”“”表示离子或小分子,甲、乙表示两种不同的主动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TP驱动泵为转运蛋白,同时具有催化 ATP水解的功能
B.人体细胞中运输物质“☆”所需的 ATP 都来自线粒体
C.运输物质“”的能量直接来源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D.“”在跨膜运输时,协同转运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ATP在细胞内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内环境中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节细胞代谢。研究人员给正常小鼠(体温36℃)注射一定剂量的ATP后,将其置于15℃的环境中,小鼠体温变化如下图虚线所示,同时心率、呼吸频率、耗氧量、活动量均降低,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维持6—8小时后可自行苏醒。而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则无上述反应,体温相对稳定。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对照组小鼠的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相应的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小鼠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减少散热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
(2)实验组小鼠be段的产热速率________(填“〉”、“〈”或“=”)散热速率,cd段和ab段相比,产热速率和散热速率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ATP代谢产生的尿酸会抑制细胞排出H+,推测注射ATP后小鼠耗氧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糖尿病小鼠在低温环境中也会出现类冬眠状态,依据题干信息,请推测糖尿病小鼠内环境中ATP含量比正常小鼠________(填“高”或“低”)。
2024-01-12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生物试题
6 . 线粒体和叶绿体可进行能量转换,都可利用H的跨膜浓度差来合成ATP,图1、图2分别为这两种细胞器中的部分结构及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①②③⑤表示H的跨膜运输,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消耗的NADH来自____(场所),图2过程将光能转化成电能,最终转化为____中活跃的化学能。
(2)图中过程②和⑤的运输方式属于____。参与过程⑤的蛋白质由CF0、CF1构成,可推断CF0为疏水部分,推断理由是____
(3)从破碎叶肉细胞中提取完整类囊体并制备成悬液,对其进行光照处理后悬液的pH明显升高,结合图2分析,造成pH升高的过程有____(答2点)。
(4)蓝细菌细胞质中的NADH可将丙酮酸还原为D-乳酸,也可参与有氧呼吸产生ATP,其光合作用中存在途径1(发生水的光解产生ATP)和途径2(产生ATP不发生水光解)。某研究人员构建了一种途径2被增强的蓝细菌工程菌K,发现其能积累更多的D-乳酸,分析原因是____
7 . 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细胞的有氧呼吸引起的
B.在t1~t2期间,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快
C.在t1~t2期间,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
D.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种子进行了无氧呼吸
8 . 图甲为植物细胞呼吸作用过程部分示意图,图乙锥形瓶中放有新鲜马铃薯块茎碎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马铃薯块茎细胞中,图甲中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B.图甲中过程②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ATP中
C.无氧条件下,图甲X物质转化为CO2的过程中会生成少量ATP
D.在图乙锥形瓶中放入装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红色液滴会左移
9 .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请回答:
(1)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____,以防止色素被破坏。用纸层析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合色素,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____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O2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光照强度为n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____

当光照强度为m时,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定的CO2形成____的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____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释放氧气速率。
Ⅱ.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3)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____。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____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4)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与正常的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____(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____,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5)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____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调控____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____(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10 . 如图为有氧呼吸过程图解,I、II、III表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X、Y表示产物。请据图回答:

   

(1)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___________(场所)进行,物质X是___________和物质Y是___________,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后,溶液颜色变化___________
(2)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共同场所是___________,它们所需要的酶是否完全相同_____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
(3)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___________
(4)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