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5 道试题
1 . 尿黑酸尿症为受一对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该病患者经过基因测序,发现每个致病基因上存在2个突变位点,第1个位点的C突变为 T,第2个位点的T突变为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例证明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的特点
B.该致病基因在男性患者中的基因频率和在女性患者中的不同
C.上述突变改变了 DNA 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
D.该患者体细胞中最多可存在8个突变位点
2 . 下图分别表示某动物(2n)精巢中正在分裂的甲细胞和乙细胞,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着丝粒附时间的变化,发现其依次出现在细胞①~③(或①~④)的不同位置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细胞和乙细胞中均标记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
B.甲细胞的着丝粒到达③位置时,细胞内的染色单体数为0
C.乙细胞的着丝粒从②到③位置的过程中仍保留着染色单体
D.乙细胞的着丝粒到达④位置时,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为2
3 . 动物细胞在分裂间期,每条染色体完成复制后由黏连蛋白 SGO1连接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分裂的中、后期转换时,由APC/C复合物介导黏连蛋白 SGO1降解,使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后期得以分开,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抑制APC/C 复合物的活性,细胞将停留在中期
B.激活APC/C 复合物的活性可以促进分离酶抑制蛋白的降解
C.黏连蛋白 SGO1 在细胞分裂间期由核糖体合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D.黏连蛋白 SGO1异常产生染色体数日变异与秋水仙素作用机理相同
2024-04-06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某动物(2n=22)精巢中正常细胞分裂某时期核DNA数=染色单体数=a,染色体数=1/2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等于22,则该时期细胞内含有两条性染色体
B.若a等于22,则该时期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
C.若a等于44,则该时期细胞中部不可能发生明显缢裂
D.若a等于44,则该时期的细胞中可能正发生染色体互换
5 . 在细胞分裂时,微丝(一种细胞骨架)会突然把线粒体向各个方向弹射出去,实现线粒体的运动和均匀分配。但一些特定种类的干细胞会进行非对称分裂,分裂出两个不同功能的子细胞,这时线粒体会被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与乳腺干细胞相比,成熟的乳腺组织细胞代谢需要更多的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乳腺干细胞与成熟的乳腺组织细胞中的mRNA、tRNA和rRNA完全相同
B.细胞进行非对称分裂时,DNA分子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C.在动物细胞中微丝的合成与中心体有关
D.借助微丝调控线粒体的分布和分配可以实现细胞的不同功能需求
2024-04-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下列是关于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分析回答:

(1)由图甲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_____性,细胞②、③的名称是分别是_____
(2)如果细胞完成了图乙中①→②的过程,则该过程相当于图丙中_____段的变化(用字母表示),图乙a、b、c中表示核DNA的是_____
(3)图丙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
(4)若某生物的卵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该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形成_____个四分体。
7 . 四数獐牙菜(2n=12)是一种高寒藏药,含有獐牙菜苦甙和龙胆苦甙等药用成分。现将四数獐牙菜组织细胞分成两组(I和Ⅱ),其中Ⅱ组用紫外线处理,然后两组细胞分别与柴胡组织细胞(2n=12)进行体细胞杂交,经诱导后获得愈伤组织,检测两组愈伤组织中含不同染色体的细胞数量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细胞杂交之前,需先分别将四数獐牙菜组织细胞和柴胡组织细胞用酶处理去掉细胞壁,得到___,然后利用化学试剂___进行诱导融合,会产生___种类型的融合细胞(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
(2)据表可知,I组杂交细胞经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有所减少,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显微观察发现,来自柴胡细胞染色体数目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来自四数獐牙菜细胞的染色体发生部分丢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四数獐牙菜/柴胡)的细胞周期较短,使两者的染色体不能同步分离。
(3)Ⅱ组杂交细胞经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细胞,选取染色体条数为12的细胞进行检测,发现细胞中存在獐牙菜苦甙和龙胆苦甙等成分,据此推测Ⅱ组四数獐牙菜组织细胞用紫外线处理的目的是___,进而___
8 . 细胞分裂间期的染色质可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常染色质是基因活跃转录的部位,呈现疏松状,被碱性染料染色后着色较浅。异染色质无基因转录活性,呈现高度折叠、凝集状态,染色后着色较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均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
B.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上的DNA均携带有遗传信息
C.常染色质具有较多的RNA聚合酶识别与结合位点
D.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在间期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增多
9 . 哺乳动物成体干细胞在进行分裂时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称之为“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新的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DNA新合成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该子代细胞分化并最终衰老死亡,过程如图所示,①~⑤表示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分裂形成③④过程中,染色体不是随机分配的
B.①进行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C.②内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都是①的2倍
D.⑤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
10 . 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2024-03-29更新 | 273次组卷 | 4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