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6 道试题
1 . 图1为某二倍体(2N=8)生物细胞分裂时细胞中部分常染色体的模式图,图2为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1细胞中核DNA的复制时期对应于图2中的AB、FG段
B.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①②上DNA分子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
C.图1细胞是图 2中DE段变化的结果,该变化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
D.图1细胞中①②分开发生在图2的HI段,①②分开时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
2 .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SAC蛋白与APC(后期促进因子)的监控机制。初期SAC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上,当染色体与纺锤丝正确连接并排列在赤道板上之后,SAC会失活并脱离着丝粒,进而激活APC,促进细胞正常完成后续的分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时,染色体和核DNA数目之比为1:2
B.连续分裂的细胞中,SAC会不断地与着丝粒结合和脱离
C.推测SAC的功能是使细胞进入分裂后期
D.推测每条染色体着丝粒上的SAC都失活后APC才具有活性
3 . 某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连接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异常横裂而形成“等臂染色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臂染色体”只形成于该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Ⅱ后期
B.“等臂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与正常染色体联会
C.可用秋水仙素抑制精原细胞着丝粒的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D.经图示过程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结构和数目与正常分裂产生的均不同
2024-06-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综合测试(三)生物试题
4 .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只与一侧的纺锤丝相连,细胞将延缓后期的起始,直至该染色体与另一极的纺锤丝相连,并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此过程受位于染色体上的 Mad2 蛋白的控制,其机制是 Mad2 蛋白提供一个“等待”信号延缓后期的起始,直到所有染色体着丝粒正确排列在赤道板上该蛋白才会消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ad2 蛋白含量在有丝分裂时呈周期性变化
B.Mad2 蛋白异常会导致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单附着染色体
C.若分裂中的细胞出现单附着染色体,则其子代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
D.秋水仙素处理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破坏了 Mad2 蛋白
2024-06-1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5 . 研究人员以红鲫鱼和团头鲂为亲本,利用不同方法进行人工育种获得3种后代(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育种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亲本红鲫鱼减数分裂异常可导致子代1的出现
C.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异常可导致子代3的出现
D.子代2的育性比子代3的育性高
6 . 核小体是组成染色质的基本单位,由DNA缠绕在组蛋白外形成。组蛋白乙酰化后,与DNA的结合会变松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中也含有核小体
B.有丝分裂过程中核小体会解体和重建
C.组蛋白乙酰化不利于基因表达
D.核小体有利于DNA在细胞核中的储存
7 . 端粒是有重复序列(5′-TTAGGG-3′)的DNA-蛋白质复合体,重复序列会随细胞分裂而缩短。端粒酶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以自身RNA为模板,延长变短的DNA。研究发现,老年人进行高压氧治疗后,细胞的端粒长度和衰老细胞的比例会发生变化,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项目

高压氧治疗前

高压氧治疗1周后

相对变化量

B细胞端粒长度

8.36单位

11.17单位

+33.61%

T细胞端粒长度

8.04单位

10.20单位

+26.87%

衰老T细胞的比例

10.29%

6.22%

-39.55%

A.用荧光标记端粒,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B细胞中有184个荧光点
B.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其结构会随细胞分裂而发生改变
C.癌细胞中的端粒酶能够以自身的“5′-AATCCC-3′”序列为模板,延长染色体DNA
D.高压氧可能通过影响端粒酶来降低衰老T细胞的比例
8 . 单细胞生物眼虫在适宜条件下通过纵二分裂进行增殖。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是核膜不解体,核内出现纺锤体,具体过程如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中,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
B.②→③过程中,细胞中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③→④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分离的染色体被纺锤丝拉向两极
D.④→⑤过程中,赤道面位置出现许多囊泡,囊泡聚集成细胞板
9 . 下图表示植物细胞质分裂过程形成新的细胞壁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发生在分裂末期,实现了遗传物质的均等分配
B.真菌、细菌等生物有丝分裂时,也有细胞壁的形成
C.微管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对低温和秋水仙素敏感
D.高尔基体小泡中含有固醇,小泡的膜可能形成新的细胞膜
10 .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图1表示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分子的数量关系,图2表示某小鼠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或生理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和b
B.图1中e细胞染色体组数和图3中的⑦时期相同
C.图2中B时期染色体数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
D.图2中③细胞分裂时期对应图1中的a细胞类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